葛世豪
摘要:信息技術通過視頻、圖像和音頻的方式,能夠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鍛煉其運用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能力,幫助學生更高效率地進行學習,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在信息化2.0大環境下,將抽象概念轉為更加形象直接的表現,從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 信息技術2.0;初中物理;信息技術;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作用
物理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提高教學的質量。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不應僅停留于對學和物理知識的傳授,學生也應該學會用物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必須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走出傳統教育理念的桎梏。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過分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大部分的教師只注重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培養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同時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關注度也不夠高。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課堂參與度也不高。因此,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自發、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提高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
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措施
(一)創設教學情景,提高學習興趣
興趣作為學習的動力,對于初中生而言更是如此,初中生由于年齡較小,其心智尚不成熟,學習的主要動力來源于興趣。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初中物理是初中的一門新學科,學生在剛接觸物理知識時,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再加上大部分物理知識比較抽象,所以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學習時容易出現阻力,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其對物理學習失去信心。而利用信息技術則能夠通過其圖片、文字和視頻等方式,輔助教師進行教學,將原本晦澀難懂的物理知識,更加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結合教與學,突破教學重難點
物理知識一般比較抽象,尤其電學部分是物理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電的概念和公式比較抽象,學生需要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但是由于初中生的思維模式還停留在淺表的形象思維上,所以對于抽象性知識的理解比較吃力。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結合實驗教學的方式,將書本中復雜的概念轉化為簡單的實驗操作,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概念和定理,從而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例如,在磁場方向、繞線電流的磁感應線方向、磁場中小磁針的方向等概念上,這就更容易讓學生困惑,也更難理解,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讓學生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它。結合實際教學,教師可以用基板作直線,以拉板為電流方向,再用蓋板代替磁針作復合板,最后用投影法在屏幕上顯示,同時也可以顯示旋轉的方式,抽拉和覆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概念,也有助于教師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三)利用探究學習,培養學習動力
信息技術多樣的呈現方式,能夠更好地展現出教學的內容,教師在進行物理課程的教學時,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創造更加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以全新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比如,可以運用情境教學,實驗教學和計算機分析等方式,來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在親手實踐中來感受實驗的過程和現象,從而更好地掌握相關的定義,提高其學習的效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相關的設備來模擬實驗的發生,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從而優化實驗教學的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解題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會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其考試成績,有一些教師甚至會采用題海戰術,來鍛煉學生做題的速度,培養其做題的思維模式。但是單一的訓練模式,反而會讓學生失去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同時還會讓學生迷失在大量的習題訓練中,在解題時形成固化的思維方式,不利于其靈活地使用物理知識。同時,大量的習題也會增加教師的教學負擔,影響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信息技術能夠讓教師利用網絡資源,收集歷年的考試習題,通過計算機的技術,將習題進行整合,以方便對學生進行習題訓練。
三、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注意事項
(一)有的放矢地使用信息技術
縱使信息技術有再多的優勢,教師也應該要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手段,是為了幫助教師更好地達到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要對其進行合理的運用,充分發揮其優勢,讓其為教學所服務,而不是成為教學的主體。對于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定義,教師依然要堅持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口頭講述的方式,讓學生理解相關公式的推導,更好地掌握公式以及定義,一味地依賴性信息技術對基本知識進行講授,反而會讓學生迷失于絢爛的展示效果中,沒有真正地掌握重點知識,影響到教學的效果。
(二)重視實際的物理實驗
物理作為一門和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傳統的物理實驗,不能因為信息技術能夠模擬實驗,就忽視實驗對于教學的作用。當外部條件限制,不得不使用信息技術進行實驗模擬時,教師可以借用信息技術來彌補這一缺憾,但是不能完全取代物理實驗。因為即便信息技術能夠呈現出再逼真再形象的模擬實驗,但是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沒有實踐操作的訓練無法提高動手能力,所以教師要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模擬實驗教學,對于重點的知識,依然要采用傳統實驗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掌握。
四、結語
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物理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夠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便利,同時還能夠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要不斷地提高教學的方法,更新教學的理念,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作用,揚長避短,將信息技術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保證課堂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 衛津,蔡長運,曾維靜.新課改背景下尋求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整合的契機[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