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強
關鍵字: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措施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6-
一、創設教學情境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中加入聲音、圖像、游戲等方式來使美術教學氛圍更加濃厚,吸引學生更快融入美術學習之中。情境創設法與小學美術有著較高的契合度,教師在應用時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性格特點出發,使整個美術教學氛圍變得寬松、和諧、自由,引入更為新型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生在美術學習中自由發揮、自由表達,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動力與激情,有效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真正成為美術課堂的主人。通過為學生創設生動立體的教學情境,還能使學生獲得更為深刻豐富的情感體驗,建立起教材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情感表達,加深學生的理解思考。學生在這種教學情境的刺激之下創造性思維會更加活躍與主動,更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增強學生的創造力。學生在生動的教學情境之中更能體會到美術學習的樂趣所在,教師如果只憑借美術教材中寥寥幾張的圖片、插畫來開展美術教學是很難使學生深刻領略到美術學習的意義與內涵的。因此,創設情境一方面也是在充實美術教學的內容,拓展學生的眼界,讓學生能夠通過聽與看來見識到美術學習中更廣闊的的天地。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兵馬俑》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情境,一方面豐富學生對兵馬俑相關歷史文化的認識,一方面帶給學生更多靈感,讓學生能夠進一步認識兵馬俑的藝術價值與意義。教師可以先用視頻為學生介紹兵馬俑的來歷、制作工藝與形態樣貌,學生會被其所深深吸引,這時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問:“這些兵馬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讓學生踴躍討論,當學生對兵馬俑有了一定了解過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假如讓你來設計一個兵馬俑,你會用哪些材料?為什么?”然后鼓勵學生想一想,畫一畫。在見識了各種形色各異的兵馬俑、探討了兵馬俑的特點之后,學生會產生諸多靈感,創作的過程也會更加順利,整個教學過程高效且生動,輕松且愉悅。
二、加強學生體驗
創新既是每個人頭腦中最敏感的機能,也是最容易被抑制的機能。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既可能如同火花一般靈光一閃,變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可能逐漸熄滅,難以再受到觸動。教育對學生來說既為他們提供了發展的動機,也有可能成為阻礙他們創新意識與能力發展的障礙。而這種阻礙不僅來源于教師,同樣也來源于學生本身。例如,很多小學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實踐中都會逐漸發現,低年級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總是優于高年級的學生,而這并不是因為高年級學生的想象能力不足、創造能力較低。而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越往高年級,教師往往越看重學生畫的像不像、畫的好不好、色彩運用是否合理、線條是否流暢,但是卻不會用這些要求來對待低年級的學生,因此低年級的學生創造力才會更高于高年級的學生。作為教師,要改善這樣的現象,首先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放置于最高的位置,要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有更多體驗、思考、共情的機會,讓學生表達真實的感受、創作靈光一閃的作品,讓學生自身成為美術教學的“尺”,而非以傳統的標準與要求作為“尺”來要求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不會逐漸喪失自身的創造力與想象力,美術課堂于他們來說才是放飛自己想象的高地,學生才能從心底熱愛美術、尊重美術。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飛天暢想》時,為了不局限住學生的想象,教師可以先提問學生:“在大自然中,只有鳥兒可以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假如水中的魚、草地上的昆蟲想要在天空翱翔,它們應該怎么辦呢?”很多學生會說:“它們長出翅膀就可以了?!苯處熆梢岳^續提問:“在現有的交通工具中,只有飛機可以帶領我們去到天空之上。其他的交通工具為什么不行?”、“假如讓你來設計一種交通工具或者某種道具,可以讓我們實現飛天的愿望,你會如何設計?”學生在前兩個問題的刺激與思考之下會很容易聯想到“翅膀”才是飛天的關鍵,只要給一些道具物品加上翅膀就能實現飛天的愿望。而這樣的思考可以帶給學生很多靈感:哪些物品可以加上翅膀?哪些動物可以加上翅膀?如何可以將其設計的既具美感又具想象?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討論交流,從他人的表達與意見之中尋找更多靈感與素材,然后再進行創造。如此一來,學生的思維能夠更快發散出去,還能獲得更為豐富的學習體驗,從而有效提升了美術教學的質量。
三、走進實際生活
美術是一種生活的藝術,它既孕育于生活現象之中,又服務于實際生活。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認知背景與生活經驗出發,帶領學生走進實際生活,從生活之中體驗、領略、捕捉美術,感受生活之美,提升美術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走進校園》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在校園中漫步,數一數校園中有多少種花與樹、目測一下校園的布局、數一數操場中的鍛煉設施、觀察一下校園中的林蔭小道。校園是學生最為熟悉的場景,但很多學生都沒有細致認真的觀察過校園。教師為學生布置的這些觀察任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細致的了解一遍校園,領略校園美景的風采,還能給學生帶來一些靈感。在學生觀察校園過后,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問:“假如要改造校園,你最想改造的是校園中的哪一處?如果要增加新的設施,你想增加什么設施?增加在哪里?”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來設計一個自己想象中的校園。這樣的實踐活動更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美術學習的趣味性更甚,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反應能力,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收獲更多,領略美術學習的意義與價值。
結束語
綜上所述,美術是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學科,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對小學美術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與目標。因此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思路與方式,認真審視當前美術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結合學生的實際美術學習需求與各自的特點開展多樣化的、生活化的美術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濃厚的美術學習氛圍之中成為美的發現者、創造者與延續著。
參考文獻
[1]張靜.淺談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抓手[J].美術教育研究,2017(12)
[2]李安貴.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