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飛
長期以來,我國期貨市場主要由國務院頒布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及相關司法解釋、規章、行業規則等進行調整規范。銀行、證券、保險、期貨、基金、信托等六大金融行業中,只有期貨業沒有制定法律。
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下稱“期貨和衍生品法”),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該法的出臺,進一步完善了我國資本市場立法體系,被視為期貨和衍生品市場交易的基本法。
填補衍生品市場法律空白
中國期貨業協會指出,立法過程中,是否納入衍生品交易以及對其如何監管,是爭議焦點和難點,草案一審稿至三審稿,衍生品章節的結構和內容一直不斷調整、完善。
4月23日,北京大學公司財務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法學院教授劉燕接受《法人》記者采訪時表示,“這部法律最大亮點在于對場外衍生品的規定,因為期貨市場的制度在實踐中早已齊備,而場外衍生品的民商法基礎則由此法而夯實。”劉燕認為,該法的落地,解決了衍生品交易中的不確定性等問題。
劉燕說,從法律角度看,衍生品合約“當前訂約、未來履行”的本質特征,使得履行過程面臨重大風險。特別是對于基礎資產有公開市場報價的衍生品合約,如合同執行價與市場價格出現差異,有潛在虧損的一方存在未來逃避履行的強烈動機。而相對方因無法兌現潛在獲利,導致衍生品套期保值功能完全落空。“在以期貨交易為代表的場內衍生交易中,保證金交易、每日無負債結算、強制平倉、清算所作為中央對手方等一整套交易所的規章制度正屬于此類。而衍生交易不存在集中交易場所,是金融機構之間或金融機構與客戶之間一對一的交易關系,只能依賴合同消除履行風險。”而實踐中,合同約束難以對抗破產法、合同法或擔保法的規定,從而陷入法律上的不確定性。本次期貨和衍生品法出臺,徹底消除了這種不確定性。
為投資者提供法律保障
中國期貨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75.14億手,累計成交額為581.20萬億元,成交量、成交額均創下歷史新高。4月22日,北京周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肖敬仁告訴記者,在期貨和衍生品法出臺前,我國期貨和衍生品領域的制度不夠完善,長期適用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等行政法規和部門規范性文件,制定不夠詳盡合理。特別是對普通投資者保護的制度體系、期貨市場民事法律責任體系等方面規范制定上,缺位明顯。“期貨和衍生品法出臺,不僅將衍生品交易納入法律調整范圍,填補了衍生品市場的法律空白,明確了衍生品市場的地位(如確立了單一主協議、終止凈額結算、交易報告庫等衍生品交易基礎制度,明確了互換合約與遠期合約概念等),還進一步明確了金融機構開展衍生品交易業務應當依法經過批準或核準,履行交易者適當性管理義務,重點突出對普通交易者的保護,構建了交易者保護制度體系,完善了期貨和衍生品市場民事法律責任體系,讓仲裁機關、司法機關在審理相關案件時有法可依,為市場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強有力的保護,影響極為深遠。”肖敬仁表示。
“期貨和衍生品法重點規范了期貨市場,兼顧衍生品市場,統籌考慮了兩個市場。確定了交易者保護體系,規定交易者適當性原則,并將交易者分為專業交易者與普通交易者,積極保護普通交易者的權利,為交易者風險管理提供制度層面依據。”4月22日,有著多年期貨和衍生品交易實操經驗的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管理主任、高級合伙人趙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規范交易服務經濟發展
中國期貨業協會介紹,我國期貨市場經過30多年發展,品種體系不斷完善,市場規模體量穩步擴大,國際影響力逐步提升。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上市期貨期權品種數量達到94個,其中商品類84個,涵蓋能源、糧食、金屬等關系國計民生的多個重要領域。2021年,我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再創歷史新高,期貨交易所成交量排名在全球場內衍生品市場穩中有升。“在法治建設方面,我國已逐漸形成以《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為基礎、證監會行政規章為主導、交易所協會自律規則為補充的期貨行業法規制度體系,為推動市場規范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囿于法律層級,期貨市場的功能發揮和期貨價格的國際影響力仍受到一定制約。期貨和衍生品法適時出臺,有利于規范和促進期貨交易,更好發揮期貨市場的功能和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同時注意防范化解市場風險,為推動期貨行業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奠定堅實基礎。”中國期貨業協會進一步指出。
近日,《證券日報》副總編輯、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少鵬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期貨市場進入創新發展新階段:新上市期貨、期權品種快速增加,目前存量品種數量為2012年前的兩倍多;金融期貨品種體系進一步完善;交易所期權品種更加豐富。2018年3月,首個對外開放的期貨品種原油期貨上市;同年,鐵礦石期貨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業務。2020年,證監會取消期貨公司外資股比例限制,標志期貨市場開放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出臺能夠覆蓋全市場、全鏈條、更具權威性的相關法律十分迫切。該法順利通過,值得祝賀。”
4月23日,中泰期貨股份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合規風控部負責人孟現成表示,期貨和衍生品法系統規定了期貨和衍生品領域的基本原則、參與主體及其職責分工、權利義務,為我國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期貨和衍生品法通過后,證監會發文總結該法六大制度亮點,并表示下一步將加快制定、修改完善配套規章制度,完善期貨市場基礎制度,不斷提高監管執法水平,充分發揮期貨和衍生品法在推動市場改革、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市場功能發揮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積極穩妥推進期貨市場建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編 惠寧寧 美編 趙佳)731BBF45-339F-422C-96A8-F86B6A736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