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婷,李 棟
(呂梁學院,山西呂梁 033000)
由于研究人員在育種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在過去的幾年里,奶牛業因此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奶牛泌乳期是其一生中最關鍵的階段之一,由于食欲下降和干物質攝入量不足,可能會使動物出現氧化應激、免疫抑制和炎癥反應(Hashemzadeh-Cigari等,2015)。另一方面,夏季高溫也是高產奶牛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這種情況會對機體代謝、生產性能與激素分泌產生負面影響(Safa等,2019)。邵麗瑋等(2018)報道,高溫條件會加劇奶牛產后-泌乳階段的能量負平衡和代謝紊亂。小規模反芻動物養殖生產依賴于飼喂低質量的粗飼料、農業作物殘留物和工業副產品,盡管這些原料可以降低飼料成本,但這些原料含有大量的木質素,因此,味道較差,導致采食量較低。瘤胃發酵主要受可發酵氮和纖維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同時,調控瘤胃環境的策略之一是補充營養素,尤其是當用低品質粗飼料飼喂反芻動物,因為補充的主要目標是增加營養物質的供應,如能量和蛋白質,這有利于增強瘤胃發酵底物,進而改善動物生長或生產性能(普宣宣等,2019)。利用非常規飼料資源開發最低成本日糧對可持續畜牧業的發展非常重要。綠豆葉為豆科植物綠豆的葉片,為清熱解毒藥、清熱燥濕藥,杲仁義(1997)報道過綠豆葉在淡水魚養殖飼料中的應用,但關于綠豆葉作為反芻動物的飼料原料幾乎沒有可利用的數據源。因此,本研究旨在評估日糧添加不同水平的青貯綠豆葉對泌乳期奶牛采食量、養分消化、乳成分及血液代謝物的影響。
1.1 試驗原料及動物分組 將采集的新鮮綠豆葉切成1~2 cm長,以濕重為基礎,將20 g/kg尿素與綠豆葉混合后,裝入密閉塑料桶中室溫青貯40 d。之后開蓋,將青貯后的綠豆葉作為濃縮料配方(表1)中的原料。將平均泌乳量為(6.47±0.68)kg的24頭荷斯坦奶牛隨機分為4組,每組6個重復,每個重復1頭牛。對照組與處理組分別飼喂青貯綠豆葉水平為0、5%、10%和15%的濃縮料,整個10周的飼養試驗期間各組均自由采食水稻秸稈。

表1 不同水平青貯綠豆葉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2 數據記錄 每天早上6點和下午3點各擠奶1次,并記錄泌乳量。稱量每天投喂的濃縮料、水稻秸稈及其剩余量。在試驗結束前4 d,每天收集提供和剩余的飼料樣品。記錄每頭奶牛的日采食量和糞量。取200 g糞便在55℃烘72 h后粉碎過篩,用于化學分析。
1.3 樣品分析與計算 采用國標法測定飼料和糞便中的養分含量,根據采食量及糞中養分含量計算表觀消化率,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表觀消化率/%=(采食量×飼料養分含量-糞便量×糞中養分含量)/采食量×飼料養分含量×100。
在試驗結束最后1周,每天收集乳樣品并合并,參考楊晉輝等(2013)的近紅外法分析乳成分。根據泌乳量及乳成分計算乳中養分產量。在試驗結束當天,對每頭牛進行頸靜脈采血,分離血清,用商品試劑盒測定血清代謝物指標。
1.4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SAS軟件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Turkey法進行多重比較,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 不同青貯綠豆葉水平對奶牛采食量及養分消化的影響 由表2可知,日糧青貯綠豆葉添加水平對奶牛體重、代謝體重、濃縮料攝入量及干物質、有機物、粗蛋白質和粗脂肪表觀消化率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P>0.05)。10%和15%青貯綠豆葉組奶牛的水稻秸稈采食量較對照組分別顯著提高10.36%和11.01%(P<0.05),而10%青貯綠豆葉組奶牛總可消化養分攝入量較對照組顯著提高15.74%(P<0.05)。對照組奶牛中性洗滌纖維表觀消化率較10%青貯綠豆葉組顯著降低7.54%(P<0.05),同時,該組酸性洗滌纖維表觀消化率較10%和15%青貯綠豆葉組分別顯著降低9.81%和10.32%(P<0.05)。

表2 不同青貯綠豆葉水平對奶牛采食量及養分消化的影響
2.2 不同青貯綠豆葉水平對牛奶成分的影響 由表3可知,日糧添加不同水平的青貯綠豆葉對泌乳量、4%脂肪校正乳、乳蛋白質產量及乳中脂肪、蛋白質、灰分、非脂固形物、總固形物含量均無顯著影響(P>0.05)。與對照組相比,10%和15%青貯綠豆葉組乳脂肪產量分別顯著提高5.63%和5.18%(P<0.05)。

表3 不同青貯綠豆葉水平對奶牛乳成分的影響
2.3 不同青貯綠豆葉水平對奶牛血液代謝物的影響 由表4可知,日糧添加不同水平的青貯綠豆葉對奶牛血清非酯化脂肪酸、β-羥丁酸、葡萄糖和白蛋白濃度及總抗氧化力、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活性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P>0.05)。

表4 不同青貯綠豆葉水平對奶牛血液代謝物的影響
日糧添加10%青貯綠豆葉可顯著提高奶牛水稻秸稈和總可消化養分的攝入量,結果提示,青貯后的綠豆葉可改善飼料適口性,增加養分攝入。此外,Dey等(2014)報道,通過調節瘤胃發酵,青貯綠豆葉增加了秸稈采食量,提高了總干物質采食量,顯著提高了纖維表觀消化率。Islam等(1995)也報道了類似的結果,其發現青貯豆科牧草可以提高干物質攝入量及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表觀消化率。隨日糧青貯綠豆葉添加水平的升高,總可消化養分并未表現為顯著的升高,但添加水平高達15%時也未產生負面影響。
日糧青貯綠豆葉添加水平對奶牛干物質、有機物、粗蛋白質和粗脂肪表觀消化率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本試驗結果表明,所有實驗動物均有足夠的營養物質(可消化粗蛋白質和總可消化養分)滿足維持和產奶量的要求。10%青貯綠豆葉組中性和酸性洗滌纖維表觀消化率顯著升高,表明該組奶牛營養水平較好。飼料之間的聯合效應可以改變瘤胃內的代謝過程,因此,動物對飼料組合的反應可能不同于單獨考慮各成分的平衡中值,可能存在協同或拮抗關系(Dey等,2014)。
雖然各組平均產奶量和乳成分無顯著差異,但10%青貯綠豆葉組奶牛的泌乳量在數值上較對照組提高2.53%,表明奶牛對青貯綠豆葉營養的有效利用。瘤胃微生物持續供應能量和氮可改善瘤胃發酵,從而更好地利用纖維飼料,并可提供額外的揮發性脂肪酸,以更好地生產牛奶(Krause等,2003)。血液代謝物濃度及相關酶活性無顯著差異,提示青貯綠豆葉可作為奶牛的濃縮料原料,對其機體代謝無負面影響。
用青貯綠豆葉飼喂泌乳期奶牛對其生產性能、養分消化及血液代謝物無負面影響,其中濃縮料中青貯綠豆葉添加水平為10%時可提高奶牛水稻秸稈采食量和總可消化養分的攝入量及纖維消化率,提高乳脂肪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