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飛,陳曉剛
(1.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經貿管理系,山西運城 044000;2.運城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運城市林業局),山西運城 044099;3.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山西太原 030002)
隨著我國畜牧業的不斷發展,飼料資源短缺問題是制約畜牧業進一步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主要問題,預計這種短缺將逐年增加。為了克服飼料原料問題,生產上經常使用當地可獲得的替代原料,如工農業副產品。此外,由于人口增長,工農業副產品的數量將在未來繼續增加,這些副產品作為人類食物沒有價值,但可以廣泛用在動物飼料中。豆渣是一種家庭和農業副產品,是制作豆漿、豆腐等豆制品后剩下的部分,是一種白色或黃色殘留物,由大豆的不溶部分組成(李繼彬,2019)。世界各地每年約有1400萬t的大豆被用于制作豆漿和豆腐,而1 t大豆可以產生7 t豆奶和2 t豆渣。豆腐加工需要大量的水,會產生大量固液體廢物,Grizotto等(2010)估計,豆渣中含有大量水份及水不溶性成分,如蛋白質、纖維、脂肪和礦物質,這使它容易腐敗,同時由于其高濕度和黏性,很難處理和運輸(靳世磊,2017)。此外,由于缺乏大量關于豆渣合理利用的數據,將其傾倒在垃圾填埋場或扔進河流,由于其快速腐爛,會造成環境污染。Gupta等(2018)報道,目前這種副產品大概有45%在豬和奶牛上應用,而作為人類食品加工產品的量不到5%。因此,為了進一步合理利用豆渣,降低其對環境的污染,本研究以烘干豆渣為飼料原料,評估其對肉雞生長性能、養分消化、胴體性狀及養殖成本的影響。
1.1 試驗原料與動物分組 將某食品廠收集的豆渣用電熱鼓風機烘干,制備成風干樣品,然后粉碎過1.5 mm分析篩,作為原料使用。將828只1日齡商品肉雞隨機分為3組,每組6個重復,每個重復46只。3組肉雞在整個為期5 w的飼養試驗中分別飼喂豆渣添加水平為0%、8%和16%的試驗日糧。肉雞進舍后,每個重復的肉雞飼養在同一欄內,每欄配備4個料筒及5個飲水嘴,入舍第一天圈舍溫度通過紅外線保溫燈控制在32℃,之后每周下調1℃。每周對肉雞進行稱重,并記錄飼料用量、死亡和淘汰數量。

表1 不同豆渣水平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2 養分消化試驗 在試驗第32天,每個重復隨機選擇8只雞進行代謝試驗。試驗方法參考馬世峰等(2017)的方法進行。
1.3 屠宰試驗 試驗結束后,每個重復挑選4只體重接近的雞進行屠宰,稱量胴體中。分離組織器官并稱重。屠宰后45 min,用pH計測定pH。肌肉成分、滴水損失、蒸煮損失和剪切力參考于翔等(2014)的方法進行。
1.4 數據處理 數據使用SPPS 22.0單因素方差分析模型(One-way ANOVA)進行處理,采用Duncan’s法進行多重比較,P<0.05表示組間差異顯著。
2.1 豆渣對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日糧添加0%~16%豆渣對肉雞體重、平均日增重及15~35 d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響無顯著差異(P>0.05)。與對照組相比,16%豆渣組1~14 d和1~35 d肉雞的平均日采食量分別顯著降低7.59%和2.40%(P<0.05)。但8%和16%豆渣組1~14 d料重比較對照組分別顯著降低5.08%和7.68%(P<0.05),而試驗全期(1~35 d)豆渣組料重比較對照組分別顯著降低1.78%和2.44%(P<0.05)。

表2 日糧不同水平豆渣對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豆渣對肉雞養分消化的影響 由表3可知,酸性洗滌纖維、干物質、粗灰分和粗蛋白質表觀消化率在不同水平豆渣組無顯著差異(P>0.05)。8%和16%豆渣組肉雞粗脂肪表觀消化率較對照組分別顯著提高3.25%和3.55%(P<0.05),但中性洗滌纖維表觀消化率較對照組分別顯著降低8.48%和11.04%(P<0.05)。

表3 日糧不同水平豆渣對肉雞養分消化的影響 %
2.3 豆渣對肉雞胴體性狀的影響 由表4可知,日糧添加不同水平豆渣對肉雞屠宰率、胸肌、腿肌、肝臟相對重量無顯著影響(P>0.05),同時,各組肌肉pH、滴水損失、蒸煮損失、剪切力、肌肉水分、蛋白質和灰分含量無顯著差異(P>0.05)。對照組肉雞腹脂相對重量較8%和16%豆渣組分別顯著提高7.69%和10.26%(P<0.05),肌肉脂肪含量顯著提高16.29%和17.71%(P<0.05),但肌胃相對重量顯著降低9.31%和6.86%(P< 0.05)。

表4 日糧不同水平豆渣對肉雞胴體性狀的影響
生長性能指標顯示,隨著日糧豆渣添加水平的升高,生長前期肉雞(1~14 d)采食量表現出抑制作用,作者推測,這可能與豆渣所含纖維水平較高有關,同時,生長前期肉雞的消化道尚未發育完全,不能有效適應該原料。然而,由于各組肉雞的體重和日增重無顯著差異,進而導致生長前期和整個試驗期的飼料效率在8%和16%豆渣組表現為顯著改善。由于目前關于豆渣在家禽上的研究數據有限,作者查看了豆渣在其他動物上的應用結果也發現,由于反芻動物具有強大的瘤胃發酵功能,其能有效的利用這種高纖維原料,進而可以改善采食量和生長效率(Yasuda等,2016)。Tian等(2020)采用發酵豆渣飼喂育肥豬,結果發現,日增重和飼料效率顯著提高。在肉雞日糧中用75%發酵豆渣替代豆粕對生長性能也無負面影響(Motawe等,2012)。
養分消化結果顯示,8%和16%豆渣組肉雞的粗脂肪消化率顯著提高,但中性洗滌纖維表觀消化率顯著降低,這與Diaz-Vargas等(2016)報道的結果一致。Motawe等(2012)發現,肉用仔雞日糧中豆渣添加水平為25%~75%時會降低粗蛋白質表觀消化率,主要原因是由于纖維水平提高。本研究通過添加麩皮來平衡各組日糧纖維水平,因此,未發現對蛋白質消化的負面影響。
與對照組相比,飼喂8%和16%豆渣組的肉雞大部分胴體性狀和肉品質指標無顯著差異,豆渣組肉雞的肌胃相對重量顯著提高,這可能與豆渣所含纖維高有關。由于肌肉、脂肪對肉的風味、質地、嫩度、持水性和多汁性等品質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日糧添加豆渣一方面顯著降低了腹脂相對重量,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肌肉脂肪沉積,這也間接表明,日糧豆渣添加水平達到16%時對生產高品質肌肉具有積極影響(Hermann和Honeyman,2004)。將單噸含水量在70%以上的豆渣烘干成風干原料的成本僅為800元/t,因此,8%和16%豆渣組的飼料成本比對照組(原料在市場價格條件下)降低了185和370元/t,結合采食量及飼料效率可以計算出,8%和16%豆渣組肉雞的每千克增重飼料成本降低0.35和0.66元。
日糧添加8%~16%豆渣對肉雞體重和日增重無負面影響,但影響生長前期采食量,降低中性洗滌纖維表觀消化率及腹脂和肌肉脂肪重量。因此,結合生長成本,1~35 d肉雞日糧中豆渣適宜添加水平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