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日報社深耕新聞內容生產淺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陳麗娟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快餐式、碎片化的新聞資訊不斷刷新著大眾接收信息的速度,對于制作周期偏長的傳統媒體新聞產品而言,也產生了一定的沖擊,于是有人認為傳統紙質媒體已經不再受歡迎。那么,傳統紙質媒體新聞報道真的對大眾不再有吸引力了嗎?顯然不是!以云南省曲靖市的市委機關報——曲靖日報社為例,緊扣宏大的時代背景,緊貼百姓民生,堅持內容為王,在媒體改革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傳統紙質媒體新聞報道也可以既叫好又叫座。
(一)確定百歲老人采訪選題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國上下洋溢著對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敬仰之情和對當今美好生活的無限感懷。作為新時代的主流媒體,如何做好這一宏大主題下的新聞宣傳工作,弘揚好時代主旋律的同時,讓新聞產品既叫好又叫座無疑是擺在各主流媒體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云南省曲靖市委機關報——曲靖日報社干部職工經過集思廣益、提前策劃,提出采訪全市范圍內的百位百歲老人的課題。選擇這樣的采訪對象,是因為這些百歲老人正好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恢弘史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由他們來訴說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特別有說服力和感染力。[1]
經過反復研究,這組策劃的主題定為“建黨百年 世紀人生”,旨在通過100位百歲老人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自然而然道出:中國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的宏大主題。同時,百歲老人身上的優秀品質和養生秘訣等方面也是很多讀者感興趣的話題,這樣的題材既緊扣宏大歷史背景,又貼合百姓民生,無疑是既叫好又叫座。
(二)聯合媒體力量全力出擊
確定采訪選題后,曲靖日報社聯合各縣(市、區)融媒體中心力量,先后派出100余名記者全力以赴投入到采訪工作中,大家不辭辛勞、翻山越嶺、熬更守夜,累計行程萬余公里,兵分多路深入采訪,詳細了解100余位世紀老人的好品德、好習慣、好家風等,并用筆尖將所見所聞反映在文稿里。
《百歲老人高家本:言傳身教家風好》《百歲老人朱粉芝:閑不住還要去“創收”》《百歲老人陳福蓮:“現在的孩子享福了!”》《黨齡73年的百歲老人楊立芳:紅色家風代代傳》《甘桂枝:勞動成了一生的習慣》《百歲老人陳寶云:生活比蜜甜》等精品力作紛紛出爐,這些作品內容一方面展現了平凡人的生活經歷,另一方面反映出不平凡的時代之光,隨著記者的講述娓娓道來,百余位老人可親可愛的形象躍然眼前,他們對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也令人動容,引發了廣大受眾共鳴。
腳下有泥、心中有光,百余位老人的百年人生,呈現給受眾的是一首首昂揚向上的奮斗之歌,讀過他們人生的人,從中汲取生活的養分,了解百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加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體會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這也是主流媒體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題中之義。
(三)進一步豐富呈現形式
同時,為進一步豐富呈現形式,做一份大眾喜歡的報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到來之際,曲靖日報社還提前制作了百位百歲老人圖譜,于2021年7月1日當天,將100位百歲老人的生活照片配以簡單文字說明,足足安排了四個版面刊登在《曲靖日報·珠江源晚刊》上,老人們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躍然紙上,以此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獲得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為將這一組有意義的新聞報道“再次升華”,曲靖日報社還聯合當地有關部門專門出版發行了《建黨百年 世紀人生》一書,作為極其珍貴的資料留存并展示給更多受眾閱讀,并拍攝制作了《建黨百年 世紀人生》短視頻,播放量突破10萬余次。
這項新聞策劃作為曲靖日報社2021年的重頭戲,無疑是成功的,而且也再次證明了傳統紙質媒體仍然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和魅力。只要新聞產品有價值、有特色,讀者就沒有不喜歡的道理。
云南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的曲靖市素有“古魚王國”和“人類遠祖發源地”的美稱。如何結合曲靖實際,學習好、貫徹好、宣傳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于主流媒體而言,是當之無愧的責任。
曲靖與魚的故事極具探索價值和宣傳價值。早在100年前,中國地質事業的先驅者丁文江就在曲靖發現了古魚化石,是中國學者最早發現的魚化石。20世紀80年代初,古脊椎動物學家張彌曼在曲靖發現了楊氏魚、奇異魚等。[2]曲靖古魚化石填補了脊椎動物演化史上多個關鍵“缺失環節”,強有力地推動了學術界對“從魚到人”演化進程的深入探索,在國際上連續產生重大影響。
新聞重在“新”字,古魚大多鮮為人知,也是“新鮮事物”,而且它們和曲靖有著難舍難分的情緣,同時有著重大的研究價值,對廣大受眾而言也是極具吸引力的,在敏感的新聞媒體人眼里,這些都是寶貴的新聞源泉,足以成為獨家信息。
“4億年前的曲靖不似現在這般山清水秀,風景怡人,在那時它是一片寬闊的淺海,形態萬千的魚類是這片海域生活的主體……這片水域還生活著一種數量眾多的魚類——胴甲魚類……胴甲魚類中有一個會“打扮”的家族,它們就是軀甲背部帶有米字型紋飾,漫游于海底的龍華山米字魚。”[3]這是刊登在2021年8月16日曲靖日報·珠江源晚刊上《曲靖龍華山米字魚:四億年前的時尚達魚》一文中關于曲靖龍華山米字魚的描述,對于大多數不了解古魚的人們來說,可謂新鮮感十足。類似的稿件還有《長吻麒麟魚:“一條令人瞠目結舌的魚!”》《丁氏甲鱗魚》《劉氏鐮角魚:操縱水流的高手》《一條形似編鐘的“明星魚”》《背棘魚國際地層對比的重要材料》《翠峰山長瘤魚:一條具有發達瘤突的魚》等等。這是為講好曲靖的“魚故事”,曲靖日報社、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及曲靖師范學院的創新之舉。通過開設《魚的故鄉 一周一魚》專欄,每周在報紙的固定版面、固定位置刊登文章介紹一種古魚,系統講述曲靖古魚的特征、背后的故事等,不僅為讀者打開了了解古魚的一扇窗,更有著珍貴的科普價值。
傳統紙質媒體因為和受眾溝通不夠及時和順暢,總是習慣于“我說你聽”的模式,面孔有時難免過于嚴肅和呆板,傳播力和用戶黏性都受到了一定影響。
那么如何讓傳統紙質媒體“活起來”?曲靖日報社的辦法是主動順應時代潮流,闊步改革求發展。為此,曲靖日報社以活動為紐帶,很好地將報紙和“學習強國”曲靖學習平臺、掌上曲靖手機客戶端、曲靖新聞網、掌上曲靖微信公眾號等聯系在一起,實現信息共享、資源互補。
在形成媒體矩陣的情況下,曲靖日報社通過開展百家黨報社長總編看曲靖、曲靖日報“掌上曲靖”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四進”大型主題宣傳活動、“黨報上火車”、“新華杯”校園文學征文大賽、曲靖日報社國際汽車品牌文化展,以及“我給兩會捎句話”、曝光臺等眾多活動和欄目,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發力,讓傳統媒體有了新載體,并在每一次活動中與受眾增進互動、增加用戶黏性,其中像曝光臺、捎話等欄目通過“網絡曝光——全民圍觀——向相關部門傳遞信息倒逼問題解決”的模式,為群眾搭建了反映社情民意的直通車,逐漸形成品牌效應,成為當地的明星活動和欄目,既服務了百姓,又拉近了媒體和讀者的距離。
(一)重拳整頓編校質量。近年來,曲靖日報社將加強編校質量擺在報社生死存亡的重要位置來抓,通過優化編校軟件和制定強有力的獎懲制度,重拳整治編校質量,比如抓編校質量不僅把目光放在錯別字上,更精細到標點符號的斟酌。實行嚴格的差錯扣分制度,重金尋求“外援”,對外來糾錯者給予獎勵。通過“內外施壓”,盡可能減少差錯率,牢牢堅守產品質量。
(二)進一步提升采編水平。具備生產好產品的能力才能贏得市場,為此,曲靖日報社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每天召開編前會、每周召開評報會,并利用理論中心組學習、黨建活動等契機,面對面做好新老記者編輯的傳幫帶工作,另一方面適時分批組織員工外出學習,著力提升記者編輯的業務能力。
(三)著力優化報紙版面。曲靖日報社解放思想、更新理念,進一步加強美編力量,由既是本報資深編輯又是知名畫家的員工負責報紙版面美化工作,致力于提高報紙的觀賞性和可讀性,報紙排版不再是單一的、定勢的,靈活多變的版面風格讓報紙“活起來”“美起來”了,報紙的變化迅速被廣大讀者發現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傳統紙質媒體新聞報道真的不受歡迎了嗎?其實并沒有,一方面傳統紙質媒體新聞報道內容權威又全面,符合讀者的閱讀習慣,且易于保存,這些優勢始終沒變。另一方面,傳統紙質媒體之所以不可替代,還因為其社會責任和擔當精神,這也是應該一直堅守的。況且在媒體融合浪潮的大趨勢下,報紙也以數字報、手機報等形式存在于受眾的生活和工作中,除了自身固有優勢以外,傳統媒體也搭上了信息社會發展的快車,兼具權威性和時效性,儼然更具有吸引力。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好產品就會擁有好市場,這是顛覆不破的真理。與其故步自封、自怨自艾,不如重拾老一輩新聞人精益求精、勇于探索的精神,緊扣讀者需求,好好在產品內容和表現形式上下一番功夫,相信定能收獲更多讀者芳心,不斷夯實新聞輿論陣地,讓新聞事業更加行穩致遠。

新聞漫畫《托育新需求》曹一/作(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