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衛強
摘要:中職數學教學一直存在較大的困難,這主要歸因于教材的針對性不強,學生的數學基礎薄弱,教師的教學方法陳舊。本文討論了中職數學教學面臨的問題,探討了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方法。
關鍵詞:中職數學,教學方法,教學目標
中職學校學生的數學基礎普遍較差,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欠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要求相對較高,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教師產生厭教的局面。因此,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數學教學改革,是中職數學教學研究的一個亟需完成的任務。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有利于學生數學基本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有利于數學課為專業課服務功能更有效的發揮。
一、中職數學教學現狀
1.教材現狀
現在中職學校一般使用國家統編教材,雖然教材正通過教學研究逐步修改,但仍然存在不適合不同學校,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學習的情況。就我校使用的教材來看,此教材的數學邏輯性和連貫性仍需加強,情景引入的例子仍需更貼切,難度仍需降低,習題數量也有增加的必要,教材仍需加強與專業課的聯系。
其次,學習數學不做相當的練習無法深刻地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這就要求學生要有配套的習題冊。但是,中職數學練習冊的數量相對較少,教師和學生選擇的余地就相對狹窄,并且現在已編就的練習冊質量需要提高。這就使學生在使用練習冊時容易對自己聽課效果產生懷疑,導致上課聽課動力不足,產生厭學情緒。
2.學生現狀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決定數學學習的最主要因素。當前中職學校的生源絕大部分是無法進入普通高中的學生,這類學生普遍數學基礎較差,部分學生未能完成初中數學的學習任務,數學學習興趣不高。比較升入高中的學生,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差,自制力和責任感欠缺。其次,中職學校學生個體之間,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有些學生是考上高中甚至重點高中出于認可中職學校的優勢選擇中職學校就讀的,這類學生數學基礎好,數學素養較高,學習現行教材內容,存在“吃不飽”的現象,而也有部分同學數學基礎差,學生能力弱,學習大綱規定的內容,必然會出現“吃不消”的現象;最后,中職學校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由于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都會存在一些問題,這樣就會導致課堂效率不高,學生越聽不懂越不聽,最后失去學習信心,甚至放棄數學學習。
二、解決中職數學教學困難的策略
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中職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惑與挑戰。針對職業教育數學課程的教學現狀,應該從以下方面解決現在中職數學教學所面臨的困難。
1.教材應與專業課程緊密聯系
教材要具有專業特色。現行使用的教材更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對于專業相關知識極少涉及。中職學校專業眾多,因此教材不能“一刀切”,所有專業都使用一套教材。隨著中職學校辦學方針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解決職業問題能力成為學校的主要目標,這必然會增加專業課學習時間,相應地減少文化課學時。這樣現行的教材內容就過于繁重復雜,所以編就一套知識量適中,難度適中的教材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2.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技能含量
職業教育的特點要求中職學校的教師不僅具有廣博的數學知識,而且也應該比較深刻和廣泛地了解專業課知識。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將數學知識融入專業課之中,才能使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上對專業課也有所了解。
3.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師的引導作用在數學學習中是不容忽視的。如果教師在中職學校的課堂上,仍然采用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方式,鑒于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這種教學方式很難取得有效的效果。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
(1)聯系實際生活,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學習積極性的始動因素,是學生為了滿足某種需要而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心理狀態。不同的學習動機所產生的內驅力有很大的差別,它隨著個人需要的強弱程度聚散或釋放,這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實際用處,而從實際生活中引用例子,一方面可以容易引起學生的關注,也容易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并不是不能用于生活實踐中的。
(2)降低教學難度,使學生能體會到學習得成就感。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曾經獲得成功的知識或者活動,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動最容易引起興趣。由于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如果講授難度較大的內容,學生聽懂的可能性不大,自然無法體會到成就感,反而會增加挫敗感。這就需要教師講課降低難度。降低難度不是單純的舍棄教材中的難點知識,而是盡量將知識整合,使其簡單化,授課語言通俗化。
(3)重新審視對學生的評價指標,建立更能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
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是必需的。考核方式方法應該有利于教學相長,有利于學生對數學學習保持一貫的認真態度。考核結果單靠分數體現,必然會挫傷某些同學的積極性。對學生的評價體系應該多維化,不但將學生的成績作為考核因素,還得將平常的表現作為考核因素。這方面的改革應該繼續,找到最合理的比例,更有效更公平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4)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本校學生的學習情況,開發生動有趣、切合學習內容的課例;多運用多媒體教學和實物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比如,在講授立體幾何時,教師可以自制一些幾何模型。學校也可以購買一些數學教學模型幫助教師教學、學生學習。
三、小結
中職數學的數學改革還處于探索階段。為了適應新形勢,中職數學的教學必須轉變教學思路,由知識性向能力型和應用型轉化,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致力于學生核心素養的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廣全,李尚志. 數學(基礎模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北京教育委員會. 數學(第三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 徐涵.德國中職文化課的定位[J].中國教育報,2008.
[4] 肖中文. 中職數學課程改革的實踐與反思[J]. 中國學術研究,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