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鳳江
提起作文,讓老師、學生、家長都感到很頭疼的事。學生在作文時,要么就感覺到沒什么可寫的寥寥幾筆就草草收場;要么就去網上抄襲一片,應付差事。如何讓學生從不愿意寫到愿意寫,從無詞可寫到下筆有千言呢?在此我們來探討探討。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是一切事業成功的前提。沒有興趣,就沒有內驅力,學習就沒有效果。這個道理我們都懂,只有對作文產生興趣,才能轉變學生當前的局面。可是話好說,事難辦。那如何讓學生對作文產生興趣呢?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我認為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做好下面幾點是可行的。
一、活動展現情境,激發學生寫作情趣
我們都知道要想寫出好的文章必須有親身經歷,只有把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親身經歷的寫出來,才能做到言之有物,物中有情。文章才會如泉水,如溪流豐富而不枯竭。否則,學生在作文時,盡管敏思苦想也無從下筆。就如林海音在《城南舊事》中寫她與駱駝面對面站立時,駱駝那丑陋的樣子,那安靜的態度,那咀嚼時的怪樣,她都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了起來。如果沒有親身經歷,林海音就不會把駱駝寫得那么細致,如果沒有親身經歷,她就不會有不自覺的像駱駝那樣牙齒也動了起來的情感流出。因此為了讓學生寫出好的作文,寫出真情實感,要讓他們在情境中激發寫作情感。
二、增加知識儲備,在初得成功中體驗樂趣
要想來一個開門紅,功夫要提前做好。四年級第一學期第一單元作文是寫景作文。因此,開學沒兩天,我就利用一節課,帶著學生在校園里有目的轉了轉。當來到我校花池旁,我讓學生談談你看完花池后的感受。學生踴躍發言:太美了!太漂亮了!太好看了!語言很貧乏。當我問到:“同學們,你們只說出這些花太漂亮了,那么這些花怎么漂亮呢?”學生無言以對。于是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作業,讓他們記錄下來花池里的那些花名說:“你們去網上把你們記錄的這些花,他們是如何描寫這些花的語句給我記錄下來,三天后我要檢查。”三天后,學生摘抄了很多。于是,我讓學生把這些語句分類:哪些是對花的顏色描寫,那些是姿態描寫等。分清后又給學生一個任務。一周時間把這些語句背下來。到了規定時間,我又帶著學生按照上次游覽的順序走走停停、說說笑笑去欣賞校園美景。當走到花池旁再一次讓學生談感受時,學生都仰著笑臉爭先恐后的回答。她們都有了儲備當然有詞可言了,那叫一個滔滔不絕呀。回到教室,教給學生如何把一個個片段串聯成篇的寫作技巧,趁熱打鐵馬上完成草稿。學生們在快樂中完成任務。體驗到成功,也就有了些興趣,也為今后更好的寫作文做了鋪墊。
三、注重批改與評價,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課文我相信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都教過。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圣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他在上中學時葉圣陶先生給他批改作文,并請肖復興到他家做客,使他受益匪淺的成長經歷。我想肖復興之所以成為中國著名作家與葉老那次對他的作文的批改與評價是分不開的。因此我覺得作文的批改與評價是激發學生寫作情趣的重要一環。注重對學生作文的批改和講評,并及時對寫優秀習作和精彩句子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學生得到賞識,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由于人的個性差異,每個學生的寫作風格也不盡相同,但每個學生的作文都有他或多或少的可取之處,因此,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鼓勵的對象,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從中找到值得鼓勵和表揚的地方。所以在作文批改的過程中,我特別注意尋找學生作文中的優點,一旦發現,就劃上表示寫得好的曲線,并寫上鼓勵性的語言。這些曲線和贊語,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感情效應,它會成為一種鞭策,一種動力,使學生寫作自信心大增,寫作水平也會不斷提高。隨著寫作水平的不斷提高,作文的優點也會越來越多,久而久之,何愁作文成績不提高呢?我會永遠記住這樣一句話:教育少寫批評,多寫鼓勵,孩子總會有進步!對于習作教學亦是如此。
四、從讀學寫,讀寫結合,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學生學寫作文的樣本。從閱讀每一篇課文中學習文章的結構和表達方法。我們在寫作教學實踐中,作為教師要有意識地把作文指導滲透到閱讀教學中,鼓勵學生讀好課本中的課文更要鼓勵學生多讀一些有益的課外書籍,來拓寬知識面。廣泛的閱讀是提高個人素養的良好途徑,特別是針對農村的學生,盡管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孩子手里的課外書卻少得可憐。這一點我想上級領導也意識了這一點。因此國家每年都為我們農村學校配備了大量的課外書籍供學生閱讀。要提高農村孩子的寫作水平,我們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抓住這一機緣,引導學生廣泛的閱讀有益書籍做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指的是人們在閱讀書報時所作的一些文字記錄。寫讀書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寫讀書筆記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要做好課內課文的讀書筆記,但這還遠遠不夠,還要指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并作好讀書筆記。具體的方法在閱讀時摘錄書中的優美詞語,妙語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復吟誦,只有經過長期積累,語言才會豐富,寫作時大量生動的語句就會涌向筆端。引導學生廣泛的閱讀有益書籍對學生思維和知識面的拓展是有益無害的。同時,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每學習一篇課文后,注意對該文的結構和寫作方法進行分析。聯系課文,適當摹仿,仿中求創。在指導仿寫的同時也注意求創,寫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習作。
五、培養想象思維,激發寫作情趣
小學生的思想活躍,愛幻想。面對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想象是何其重要。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應該時刻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不但體現了新課程的要求,也是適應時代的要求。寫作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盡情想象。
通過不斷的實踐證明:只要我們重視激趣寫作,讓學生不斷享受成功的喜悅,學生的習作一定會越寫越好,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也一定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