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萬輝
2021年7月起,嵩山實驗室、神農種業實驗室、黃河實驗室3家省實驗室在百日之內相繼揭牌運行。這3家實驗室目標定位十分明確——嵩山實驗室致力于突破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基礎核心問題,神農種業實驗室致力于解決種業的重大科學問題,黃河實驗室錨定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推動這3家省實驗室早日形成“核心+基地+網絡”的創新格局,3月15日,河南省科技廳為第一批設立的11家省實驗室基地授牌,這標志著河南省的省實驗室體系化、網絡化建設邁出了重要一步。
構建省實驗室體系的背后,體現了河南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決心。省政府印發的《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創新和一流創新生態建設規劃》緊扣打造國家創新高地目標定位,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全省科技創新總體部署:圍繞著力建設國家創新高地“一個主線”。堅持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培育和營造創新活力迸發的創新生態“兩頭抓”。突出“三個導向”,即“起高峰”——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創建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夯高原”——著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提升科技創新整體實力;“補洼地”——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全面完善我省創新體系。著力推進建設一流創新平臺、凝練一流創新課題、培育一流創新主體、集聚一流創新團隊、創設一流創新制度、厚植一流創新文化、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水平建設創新載體、全面支撐引領現代化河南建設等“九項任務”。
實驗室作為創新基本單元,一頭連著大學、院所等科研機構,一頭連著產業,既是承擔科研任務的尖兵,又是連接產學研的紐帶,能對創新活動形成強力支撐。抓住實驗室體系建設不放,就抓住了創新的關鍵環節。重點實驗室成果涌現、活力四射,就能為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100天內嵩山、神農種業、黃河三大重量級省實驗室接連揭牌,也成為河南矢志不渝抓創新、一心一意謀轉型的典型注腳。以省實驗室體系組建為契機,增強搶灘意識,突破“慣性思維”,以“十年磨一劍”的靜氣、“一覽眾山小”的膽氣,持續攻關重大原創技術、關鍵核心技術,中原大地創新活力必將更加澎湃激昂。
久久為功,方能善作善成。緊跟科技創新的步伐,與時代同頻共振,省級重點實驗室定能在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方面有所突破,為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南貢獻科技力量。高校作為創新的源頭和主戰場,如何回應時代召喚,助力三大省實驗室搭建一流創新平臺,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本刊推出特別報道,介紹河南高校在參建嵩山、神農種業、黃河三大省實驗室中如何書寫河南高校的科技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