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7月17日,河南省第一家省實驗室嵩山實驗室正式揭牌運行,這標志著河南省重塑實驗室體系、搭建一流創新平臺邁出了實質性步伐。截至2022年3月,嵩山實驗室雖然只運行了半年,卻已展現出較強的研發創新能力。據了解,嵩山實驗室與宇通客車公司、復旦大學合作,突破了智能網聯汽車功能安全和網絡安全一體化的技術瓶頸。
嵩山實驗室對標國家實驗室,圍繞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結合河南省中長期發展規劃,建設國家中西部信息技術創新高地、打造國際一流新型科技創新平臺。實驗室聚焦網絡空間安全、網絡與信息通信、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以應用基礎和工程科技研究為抓手,帶動技術創新突破,輻射引領產業發展。實驗室科研團隊由院士領銜,由國內外知名專家組成戰略咨詢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
嵩山實驗室是由信息工程大學、鄭州大學和中電科第二十七研究所等單位共同發起組建的新型科研機構,一起來看參建嵩山實驗室的鄭州大學如何在其中發揮高校的力量。
優勢:鄭州大學軟件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依托中原網絡安全研究院等平臺,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方面支撐嵩山實驗室建設。2018年,鄭州大學與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簽署了《網信領域軍民融合合作協議》,依據協議,雙方共同組建中原網絡安全研究院,并把籌建嵩山實驗室作為重要工作目標。在嵩山實驗室前期籌備工作中,中原網絡安全研究院作為主要支撐單位,全程參與了籌建方案撰寫、省外實驗室調研、科技廳對接等工作。
在科研團隊支撐方面,研究院的學術委員會以鄔江興院士為主任,信息工程大學陳鴻昶教授、蘭巨龍教授和鄭州大學周清雷教授、石磊教授擔任委員,以上人員都是嵩山實驗室籌建專班成員,也在嵩山實驗室任職或者參與科研工作。
任務: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中原網絡安全研究院重點牽頭或參與嵩山實驗室先期“網絡空間安全治理體系構建及關鍵技術研究”“邊緣智聯計算融合網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應用”等重大科研任務。鄭州大學今后將加大對嵩山實驗室項目的投入力度,與其他單位加強合作,突出研究院在網絡空間安全方面的獨特優勢,積極承擔其他方向的科研任務。
平臺:通過多學科交叉、多層次融合等手段,建設信息技術領域一體化科研平臺環境,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高水平成果、高層次人才培養產出提供支撐。
擬態防御科研創新與試驗平臺。針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中網絡、平臺、業務、數據等各層次安全防御場景,構建先進防御科研創新與試驗平臺。主要包括先進防御基礎網絡試驗環境、業務數據安全試驗平臺、網絡安全態勢監測分析平臺和安全防御效能測試評估平臺等。
智慧網絡科研創新與試驗平臺。針對未來網絡領域大規模分布式協同計算的網絡支撐、業務拓展的多元化適配、網絡規模膨脹下的效能優化等問題的探索研究,構建新型網絡體系結構試驗驗證平臺。主要包括全維可定義網絡數據處理平臺、多模態尋址與路由技術試驗平臺、網絡智慧化管理試驗平臺、新型網絡架構應用試驗平臺等。面向無線寬帶傳輸、大規模智能接入、高可靠低時延通信和超遠距傳輸等未來行業應用場景,構建未來無線網絡試驗與示范驗證平臺。
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科研創新與試驗平臺。面向海量數據中的高維度、低價值密度、隱私保護等問題,針對專用領域智能化的知識學習、人機交互、輔助決策、類腦推理等特定應用需求,構建綜合試驗及示范技術創新平臺,主要包括大容量分布式數據存儲與分析平臺、流數據處理試驗平臺、數據安全測試平臺、遷移學習智能計算試驗平臺、知識圖譜示范應用試驗平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