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花 魏娟
關鍵詞:高校;干部人事檔案;檔案管理
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是組織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干部材料進行收集整理、鑒別分類、審核監督、保管利用等一系列活動。做好高校干部人事管理工作能夠為干部選拔任用、教育培養、管理監督提供有力的抓手,能提升檔案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更好地為建設高水平大學、培養高素質人才服務。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高校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面臨機遇和挑戰并存,從傳統的“管存用”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轉變。雖然管理模式及技術手段在不斷完善和提高,但還存在不少問題有待解決。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發現問題,提升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效率,發揮干部人事檔案服務功能,優化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成為檔案管理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和研究課題。
一、高校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檔案管理層面重視程度不夠,管檔意識差
高校干部人事檔案一般歸屬于組織人事部門,也有的歸屬于高校綜合檔案館,但僅限于整理、保管,審核、利用基本還是集中在組織人事部門。檔案管理作為基礎性工作,在組織人事部門常常被忽視,對檔案的利用價值認識不足,存在一種“說起來非常重要,排起來一般次要,忙起來就會不要”的現象。
2.管檔人員配備不足,缺少專業化的檔案管理隊伍
《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條例》明確規定“組織人事部門應當明確負責干部人事檔案工作的機構,每管理1000卷檔案一般應當配備1名專職工作人員” 。但在實際工作中,高校保管的現有在職人員檔案、退休人員檔案、死亡人員檔案、附屬單位人員檔案、編外人員檔案等總和數量龐大,實際檔案管理人員配備嚴重不足,有的單位2000~3000卷檔案也就配備一名專職管檔人員。
管檔人員大多不是學圖書檔案專業,也不經常參加專業培訓,普遍存在對檔案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只著眼于傳統的“收集、整理、保管、存用”的舊模式,對新興的檔案管理技術及信息系統不夠關注和重視,缺乏管理方面的創新意識。同時,管檔人員整天面對的是文書檔案,工作量大、煩瑣、重復性高,工作人員的價值不易衡量和體現,待遇低、成長慢,晉升途徑少,缺少激勵機制,導致檔案工作人員經常調換崗位,工作延續性差。
3.檔案基礎設施條件差,無相應的檔案專項經費或經費不足
為有效保護檔案,庫房溫度要求14~24℃,相對濕度45~60%。檔案庫房不能建在朝陽房間、頂層和底層,保證有“防火、防盜、防潮、防高溫、防日光及紫外線、防有害生物、防塵、防污染”等防護措施,檔案的存放需要做到辦公室、庫房、閱檔室“三室”分開。但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很多高校的檔案庫房未達到這一要求,庫房面積嚴重不足,經常和辦公用房混在一起,不是標準化庫房,達不到相應的溫度、濕度要求。沒有檔案的專門經費立項或經費不足,檔案庫房用的檔案柜、檔案盒、防蟲藥品等基礎用品支出往往都是從本單位辦公經費支出,經常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購買不及時,嚴重影響檔案管理工作。
4.檔案材料不齊全、不規范,重要內容記載不一致,存在涂改造假情況
干部檔案記載了其個人學習、工作成長經歷及德能勤績廉等方面,檔案材料的形成也涉及多個單位及部門。對檔案材料收集歸檔規定的具體要求是完整、真實、及時、規范,雖然相關規定要求材料形成后一個月內移交歸檔部門,但在實際工作中,材料形成部門往往移交不主動,管檔部門往往催要不及時,造成檔案材料缺失。
干部個人對“三齡兩歷”重要信息時間記憶模糊,填表時隨意填寫,造成存檔材料信息前后不一致。還有的干部為了達到某種個人利益,填寫虛假信息,而管檔部門在收集歸檔時審核不嚴,造成不實材料歸入檔案。
5.檔案信息化水平低,利用效能差,服務功能不足
據調研,目前很多高校還未實現檔案數字化,雖然有些高校將檔案數字化建設提上日程,但由于經費、技術、人力等原因進展緩慢。考慮到利用效能和經濟支出之間的關系,有的學校對利用率比較高的在職人員檔案實行數字化,利用率少的退休人員檔案則擱置下來。數字化是一個長期連續的過程,有的單位完成了首次檔案數字化,但由于人力和經費得不到及時補充,后期形成的檔案材料數字化得不到及時更新及歸檔。
干部人事檔案一般是在辦理干部任前審核、工作調動、工資起薪、辦理退休、開具證明等業務時使用,使用要有嚴格的審批手續,具有保密性、服務功能差。同時,只注重紙質檔案的管理,檔案信息化水平低下,在使用上受檔案管理方式的限制。
二、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1.管理部門檔案意識淡薄
領導層面檔案意識淡薄,對檔案工作不夠重視,沒有健全的檔案規章制度,或者規章制度只是流于形式,掛在嘴邊或貼在墻上,沒有落實到行動中,沒有深入人心落實到具體工作中。檔案管理缺少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管理設備簡單,條件相對落后,沒有專門的閱檔室,庫房面積嚴重不足,為防火、防盜等帶來了安全隱患。
檔案管理人員管理意識薄弱,業務水平不足,對檔案入口審核把關不嚴。自身對檔案管理的工作性質和意義認識不足,認為檔案管理工作就是一項沒有挑戰性、瑣碎重復且沒有含金量的工作,工作只限于保管和保密,沒有對工作進行深一層次的理解,不是科班出身,也不經常參加專業化的培訓和學習。
2.材料形成部門檔案意識欠缺
檔案材料形成單位檔案意識淡薄,對歸口哪些檔案材料應該存入個人檔案不清楚,沒有很好地學習檔案相關文件。應該存到個人檔案的卻不存檔,造成重要檔案材料缺失。比如,每個人的檔案材料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學歷學位材料,干部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規定中明確要求高中畢業生登記表、高校報考錄取登記表、研究生推免生登記表、學生登記表、學生成績表、畢業生登記表、學位申請及授予材料、畢業及學位證書復印件等材料都是必須入檔的材料,但是有些高校在學生畢業的時候形成材料不齊全,或者不做為重要材料入檔,造成大批學生缺少檔案材料,只有在進入單位審核檔案時才發現缺少,到時再補也只能以說明的形式補充,或者是到原單位的檔案館查找原始文件,給檔案管理工作者帶來很大的工作量。
3.干部個人檔案意識不足
干部個人無檔案意識,沒有檔案觀念。有些人在填寫存檔材料時不負責任地隨意填寫,造成個人基本信息前后填寫不一致,為后期檔案審核造成困擾;有些人在填寫個人考核鑒定材料時,沒有用心撰寫,只寫優點不寫缺點,利用網上材料抄寫模仿,不能體現干部個人的真實情況;有些人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檔案弄虛作假,填寫不實信息,造成檔案失真;也有些人在組織專項審查檔案時,不積極配合組織審查發現問題,不及時提供缺失的檔案材料或提供虛假檔案材料,給檔案管理工作帶來極大挑戰。
4.檔案信息化建設推進緩慢,缺少數字化建設的專業人才
中組部在近十年的《全國組網系統信息化工作規劃》中反復強調要大力推進干部人事檔案數字化建設,不斷擴大數字檔案的覆蓋面,筑牢防止檔案涂改造假的技術防線。隨著檔案從后臺走向前臺,發揮作用越來越重要,要求信息化的趨勢日益明顯。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檔案的數字化制作和信息化建設卻進展緩慢,究其原因,一是全國甚至全省都沒有統一的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安全性、保密性、對接性不穩定;二是缺少必要的資金支持,數字化檔案的制作僅依靠管檔人員無法完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同時還需要引入外包服務,這就存在網絡安全保密等一系列問題;三是缺少信息化、專業化的技術人才,對檔案管理信息化是很大的制約因素。
三、做好高校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策略建議
1.堅持以更通俗更廣泛的宣傳手段使檔案意識深入人心
要把檔案工作當成一項偉大崇高的事業,注重思想引導,充分認識檔案的價值和重要性。一是要設置宣傳欄、板報等張貼宣傳檔案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讓全體師生了解檔案法規,熟知檔案條例,規范檔案行為。二是利用發放明白紙、簽寫承諾書等要求干部重視檔案的填寫和補充,教育干部要對組織忠誠,對自己負責。三是抓好學習培訓,通過舉辦講座報告會,以及“干部檔案條例學習進大學、中學、小學課堂”活動,引導廣大師生和學生家長重視檔案,敬畏檔案,填好人生的第一份檔案。四是要拓展網絡教育新陣地,通過“兩微一端”“學習強國”“燈塔黨建在線”“抖音”等廣大師生喜聞樂見的新媒體、新方式加強檔案重要性宣傳,實現線上和線下相結合,讓檔案宣傳教育入腦入心,使人人識檔案、講誠信。
2.堅持以更優質、更高效的模式完善檔案管理工作體系
要提高檔案工作政治站位,把檔案工作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一環抓實抓細。一是凝聚從嚴管檔共識。領導干部及管檔人員認真學習檔案文件,把做好干部檔案工作作為基本功和必修課,通過集中學習政策規定、向職能部門請教、向兄弟單位借鑒等方式,提高管檔意識水平;二是完善規章制度。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檔案相關文件出臺的基礎上,根據學校實踐工作經驗,將成熟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形成適合本單位的檔案管理制度,努力構建科學規范、系統完備的從嚴管檔制度體系;三是提高管檔質量。(1)把好材料收集關,在抓好檔案材料日常收集歸檔的基礎上,定期開展“干部檔案材料收集月”活動,做到日常收集和定期收集相結合,使干部人事檔案更充實;(2)把好接收關,對接收的每卷檔案仔細審核,保證檔案齊全規范、真實可靠;(3)把好借閱關,嚴格檔案借閱流程,未經領導批準、超出借閱范圍、手續不全的一律不借;(4)把好保管關,嚴格檔案出入庫登記,確保檔案保密安全;(5)把好轉遞關,對調轉的人員檔案,在收到調檔函后及時轉遞給相關單位,要建立《干部人事檔案轉遞登記冊》,寄發檔案要明確責任人,有簽字和寄發時間。轉出的檔案要通過機要交通或派兩名工作人員送取,杜絕自帶,防止任何人對檔案弄虛作假。四是增強管檔隊伍建設。要選擇政治立場堅定、責任心強、有敬業精神的人從事檔案管理工作,定期參加業務培訓和進行自主專業學習,提高專業素養。同時,要加強激勵機制,增加晉升途徑,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3.堅持以更嚴格、更規范的要求抓好干部人事檔案審核
干部人事檔案審核工作是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只要做好審核工作才能防止“帶病提拔”,營造組織人事工作的“綠水青山”。一是要規范審核標準和程序,根據國家政策法規,結合本校實際,細化工作環節,制定審核手冊,使審核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干部檔案專項審核要不打折扣,堅持嚴格的標準做好審核工作,筑牢干部人事檔案涂改造假工作防線。三是要夯實工作基礎,規范強化檔案日常管理,把好入口關,堅持“凡提必審”“凡進必審”“凡轉必審”,不管是一般審核還是專項審核,都要嚴把審核“質量關”“準確關”“認定關”,做到嚴格規范。四是要用心用力解決檔案遺留問題,認真調查核實,同時及時掌握干部的思想動態,積極做好政策的解讀和心理疏導工作。
4.堅持以更新穎、更靈活的方式推進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
對標中組部和省委組織部,積極開展數字化檔案建設,推動信息技術和檔案管理有機融合。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和推行力度,提高管檔信息化共識,利用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對數字化檔案進行統一管理,減少檔案正本使用損耗,有效防止檔案涂改造假問題。二是要開發檔案審核系統,實現檔案審核、檔案管理從手工操作到信息化、智能化操作的轉變。三是加大對基礎設施和數字化建設經費的投入,保證數字化檔案建設順利完成及后期的持續性發展;四是加強檔案管理人員隊伍建設,配備具備檔案管理知識和精通信息技術的專業人才,提高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創新。
5.堅持更科學、更辯證的方法拓展檔案功能,增強檔案的服務效用
干部人事檔案的“收集歸檔、分類整理、鑒別審核”最終是為檔案利用服務的,服務利用是檔案的天然屬性,只有主動滿足、創造更多的檔案服務需求,才能更大程度上發揮和實現檔案的價值。一是要加強檔案審核數據的利用,及時更新人事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做到數據同步,審用結合。二是審核數據中出生年月、參加工作時間、入黨時間、學習經歷、工作經歷、家庭成員情況等信息,適當對干部個人實現系統公開。一方面如果審核有問題會得到及時反饋,另一方面讓干部了解自己詳細的信息認定,防止在下次需要填寫這些基本信息時填錯,使檔案信息出現不一致情況。三是在學校網站、微信公眾號推送檔案查借閱流程及服務范圍,讓教職工有詳細的了解,同時利用檔案信息管理系統開放遠程查閱功能,借助現代技術手段使檔案利用更人性化、更便捷。四是拓展干部人事檔案信息收集歸檔范圍和渠道,推動干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為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全面準確、鮮活生動的檔案信息服務。
參考文獻:
[1]基層干部人事檔案管理中存在問題及發展建議[J].蘭臺內外,2021
[2]機關檔案的保管與保護《機關檔案管理規定》解讀之九[J].中國檔案,2019
[3]以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工作為契機完善高等院校人事檔案管理工作[J].蘭臺內外,2018
[4]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全覆蓋試點工作實踐——以南開大學為例[J].中國檔案,2021
(作者單位:1.曲阜師范大學;2.濱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