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永梅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護理中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以及對其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隨機均分為常規組、觀察組,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以常規組為基礎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對比二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心理狀態評分低于常規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P值<0.05。結論:心理護理干預在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護理中應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有利于護理滿意度的提高,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急性重癥胰腺炎;護理效果;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657.5+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4--01
急性重癥胰腺炎是臨床中常見的急腹癥,該病具有發病率高、并發癥發生率高、預后差等特征[1],疾病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改善,但仍會存在不同程度的胰腺功能不全,進而對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故而積極采取心理護理干預十分重要。鑒于此,我院為探究心理護理干預效果,特選取60例患者參與研究,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60例,治療時間段起始于2020年3月,截止于2022年3月,采用隨機均分方式分為觀察組、常規組,觀察組共有30例患者,男、女例數分別為17例、13例,年齡上限為82歲、年齡下限為38歲,均值為(57.93±3.15)歲;常規組共有30例患者,男、女例數分別為16例、14例,年齡上限為81歲、年齡下限為37歲,均值為(57.91±3.07)歲。對比二組患者臨床資料無明顯差異,數據相似,P值>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組給予常規護理,評估患者病情,給予健康宣教,為患者制定飲食計劃,給予用藥指導等基礎護理。
觀察組以常規組為基礎,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1)加強溝通: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熱情接待患者,并與家屬進行溝通,了解患者性格、學歷等基本信息,進而為其制定針對性心理疏導方案。(2)心理疏導: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并主動向患者介紹科室內環境,了解治療方法以及各類儀器使用目的與效果,進而緩解患者因周邊環境改變而引起的焦慮、不安等心理狀態;并為患者舉例以往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成功救治案例,幫助患者樹立康復信心;引導患者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并耐心引導減輕患者抑郁情緒。(3)健康宣教:積極向患者講述急性重癥胰腺炎疾病的發病原因,耐心解答患者提出有關疾病的問題,并對治療目的進行講述,同時介紹相關藥物的作用、使用劑量、服藥周期,進而消除患者內心不良情緒。
1.3觀察指標
對二組患者心理狀態改善情況進行統計和比較,使用SAS評分量表和SDS評分量表對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量表分數最高為100分,分數最低為0分,分數與患者心理狀態呈負相關。
對二組患者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進行統計和比較,使用專業調查表[2]進行評估,該調查表滿分為100分,其指標分為:非常滿意(90-100分)、較滿意(75-89分)、不滿意(0-74分)。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整理,計量數據的表述方法和核查方法分別為(x±s)和t值,計數數據的表述方法和核查方法分別為[(n)%]和X2值;組間數據差異性由P值評定,即P值<0.05,數據有顯著差異,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2.1 心理狀態
干預前二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間不存在顯著差異,P值>0.05;干預后,二組評分均有所降低,但觀察組評分明顯低于常規組,P值<0.05,詳情可見表1數據。
2.2 滿意度
觀察組與常規組相比護理滿意率更高,P值<0.05,詳情可見表2數據。
3 討論
急性重癥胰腺炎是臨床中常見急腹癥,具有發病率高、發展速度快的特征[3],由于該病治療時間長、短期療效差,患者長期住院導致焦慮、抑郁情緒進一步加重,不僅會使藥物療效降低,還會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心理護理干預是以患者心理狀態為基礎,通過采取針對性心理疏導,最大程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進而促進患者康復。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與常規組相比,心理狀態評分較低,護理滿意度較高,P值<0.05。
綜上,在急性重癥胰腺炎治療中給予心理護理干預,護理效果顯著,建議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愛菊. 重癥急性胰腺炎ICU護理中心理干預的效果及對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的作用評價[J]. 中國保健營養,2021,31(24):163.
[2]田華丹. 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腸內營養聯合心理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J]. 醫藥前沿,2021,11(23):151-152.
[3]潘明繁. 心理護理干預在重癥急性胰腺炎( SAP)圍手術期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 家有孕寶,2020,2(8):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