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夏 傅冬梅 西安航天動力測控技術研究所
本文結合某國有企業已實施的利潤中心考核模式,以全面預算管理為牽引,運用管理會計績效管理工具——關鍵績效指標,設計出降本增效考評體系,以“人人主動參與”的激勵模式,使降本增效機制趨于閉環管理,實現財務管理轉型升級,助推企業高質量、高效益發展。
降本增效從表面理解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收入。“降”對于企業自身來說,不僅是參與企業生產過程中費用成本的降低,而且要通過多種手段、方式使管理效率和效果、綜合利用效益等方面提升,最終提升企業盈利效率。因此,降本增效是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之中,謀求持續發展和優勢空間的一種戰略性思維。
對企業而言,降成本是永不過時的基礎性工作,也是衡量企業競爭力的根本標準。成本管控得好,企業就能在市場下行、同行業虧損甚至難以生存的狀況下,保持平穩發展;成本管控不到位,就會造成資源浪費,影響企業效益,甚至出現嚴重虧損或高額的賬面存貨。
企業利用降本增效,能夠降低各類物化勞動、活勞動的消耗,在各個重要部門如生產部門、財務部門、計劃運營部門中樹立勤儉節約的形象,同時也能融入成本節約、效益增加的理念,因此可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改善。
企業降本增效的順利開展必須依靠相關激勵機制進行保障,當前,企業雖然提出了降本增效工作制度機制,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沒有健全的降本增效考核評價機制。其次,降本增效考核評價機制流于形式,企業各部門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就會做做樣子應付上級的考核,不能真正地達到企業降本增效的目標。再次,企業的員工參與度不高,企業員工的降本增效意識不強。甚至有些員工認為這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跟自己沒有切身的關系,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企業降本效果不明顯。
企業降本增效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職工成本節約意識的穩固樹立及降本增效相關激勵機制的完善,因此,必須建立健全降本增效的考核激勵評價體系,只有明確降本增效工作的考核主體、激勵方式和考核標準,才能在企業的實際經營過程中,對各個部門開展科學合理的降本增效工作。
本文基于某國有企業的利潤中心考核模式,該研究所成立“降本增效”管理中心,負責降本增效方案設計、數據收集、下發考核目標及制定激勵細則等,以年度為考核時間節點,將考核對象分為兩類:利潤中心及職能中心,見圖1所示,采取差異化的考核方法,給予不同的獎懲措施,并以便于員工理解的考核形式隨企業年度預算的批復下發至各部門,以利潤中心及職能中心為考核單元、部門全員參與的方式,保證企業降本增效的工作落到實處。

圖1 降本增效考核對象劃分
該國有企業為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降本增效積極性,創造更多的利潤空間,于近年引進了“利潤中心”經營理念,將生產環節從事不同業務的部門劃分成“小企業”,建立精細的獨立核算部門模式,編制各利潤中心財務報表,并根據經營成果進行業績考核。
該國有企業以全面預算為牽引,按年度批復各利潤中心的責任書指標及統一的成本分類設計預算類別,結合精細化高效管體系的建設,運用管理會計工具——關鍵績效指標法,設計出利潤中心降本增效考核體系,關鍵績效指標由降本增效指標及個性化指標組成,其中的降本增效指標由成本費用率降幅及全部利潤中心成本費用率排名組成,具體分值如表1:

表1 利潤中心降本增效考核體系分值表
1.關鍵績效指標——降本增效指標
按利潤中心成本費用率(不含人工成本,人工成本與創效指標掛鉤)減幅及企業全部利潤中心內排名計算得分,計算公式如下:
降本增效指標得分 = 成本費用率降幅得分+成本費用率排名得分
(1)成本費用率降幅得分
利潤中心成本費用率與自身基數比較,若降幅大于零,按最高者得滿分,并以1分依次遞減,最低減至0.5;若降幅小于零,按最高者得-1分,以1分依次遞減。(基數見下文)
該項得分為利潤中心通過自身經營模式的轉變,無論是成本費用,或是通過科學組織生產任務,增加協作收入,抑或是研制開發新工藝新產品,提高生產效率,增加橫向收入,均會使成本費用率下降,因此為鼓勵經營創收,該項得分占比最高。
(2)成本費用率排名得分
各利潤中心之間按本年度成本費用率優劣排名,該項得分體現利潤中心對企業降本增效貢獻,按α
·e
測算,最優得2.5分,最差得1分。由于部門間成本費用率差距較大,因此按指數遞減模式計算,得分占比相對較低。(3)成本費用率基數的確定
利潤中心成本費用率基數按上兩年平均數計算,首先考慮市場中各項費用逐漸上漲,若采用三年以上數據計算,可參考性不強;其次由于人工成本與利潤中心主管年度經營責任書中創收指標考核掛鉤,不在利潤中心主管的控制范圍內,因此,文中提出的成本費用率均不含人工成本。
2.關鍵績效指標——個性化指標
由于對利潤中心的考核不僅要考核其成本的發生而且要考核該收入的取得,單純地從成本費用率上考核利潤中心,只有定量分析,缺乏定性的考核依據,考慮在此基礎上增加個性化指標得分,該研究所管理中心結合利潤中心以下四方面予以評分:
(1)本年度利潤中心對企業利潤的貢獻;
(2)本年度利潤中心資金回款情況及結構,考慮到應收匯票會影響企業現金流量;
(3)較上年度新產品研發投入大幅增加,導致成本費用率變化超出正常范圍;
(4)圓滿完成上級企業緊急任務從而導致成本支出異常。
3.降本增效激勵方式
年度決算后,按利潤中心得分進行由高到低的排名,第一名給予人均績效獎勵,排名末尾扣發下年一季度部分績效,其余利潤中心按排名依次給予人均獎懲,鼓勵人人參與,鼓勵各利潤中心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
職能中心在企業經營活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紐帶作用,即能使企業經營活動保持連續性,又能實現企業精細化管理,研究國家政策創造效益。
因此,為突出經營管控體系的差異性以及形成對降本增效體系的支撐,對于職能中心的降本增效考評激勵機制按職能部門性質不同,采取不同的關鍵績效指標考核方法,重點關注費用支出較大的部門,根據考核目標完成情況,給予降本增效獎懲;對支出較少的部門在降本增效工作中取得顯著成效或者有突破的,以年度為節點上報“降本增效”情況報告,管理中心審核后給予獎勵。費用支出較大部門關鍵績效指標如下:
1.物資采購部門
該國有企業為生產單位,采購費用受到任務波動的影響,每年有不同變化,物資采購部門應科學組織備料,做實采購計劃,將年度物資備料計劃進行分解,滾動備料,減少庫存占用,降低“兩金”。對其采取的降本增效考核目標有:
(1)本年度物資采購總支出增長率不超過本年度各類產品生產數量增長率;
(2)辦公用品單項費用支出不高于上年實際支出;
(3)減少庫存材料總量,按上年末材料盤點核實數降低10%。
2.行政保障部門
由于該國有企業為生產單位,全年水電費支出較大,對其采取的降本增效考核目標為:本年企業水電費支出不高于上兩年平均數。
3.車輛運輸保障部門
該國有企業生產廠區離辦公區較遠,生產、工藝及管理人員需派車前往,考慮到近年油價上漲及試驗任務量的增加,對其采取的降本增效考核目標有:
(1)本年度企業車輛運行公里數較上年下降5%;
(2)本年度車輛維修費不高于上兩年平均數;
(3)本年度油料費不高于上兩年平均數的105%。
4.創收部門
在保障企業資金使用的前提下,對資金需實施精細化管理,研究籌融資政策及地方補貼鼓勵政策,籌劃降低財務費用,提高資金創收,對其采取的降本增效考核目標為:財務費用創收超過上兩年平均數。
該國有企業實施降本增效考核評價體系后,“降本增效”管理中心對企業各個利潤中心及職能中心2019-2020年按差異化關鍵績效指標進行了統計測算,利潤中心及職能中心在費用開支及創收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具體考核結果如下:
利潤中心關鍵績效指標考核由降本增效指標及個性化指標組成,其中,降本增效指標包括成本費用率降幅得分和成本費用率排名得分,對比利潤中心近兩年的成本費用率及營業收入增長率見表2所示,由于B室引進新設備,導致成本費用率增幅較大,其余部門成本費用率呈下降趨勢。

表2 2019-2020年利潤中心成本費用率對比
職能中心的降本增效考評機制按職能部門性質不同,采取不同的關鍵績效指標考核,2019年及2020年度對職能中心考核結果如下所示:
1.物資采購部門
2019年考核目標為:采購總支出增長率不超過33.9%,辦公用品單項費用不超32萬元,庫存材料總量按2018年末材料盤點核實數降低10%;2019年實際完成:采購總支出增長率為56.1%,辦公用品單項費用為45萬元,庫存材料較2018年末增加40%。
2020年考核目標為:采購總支出增長率不超過44.2%,辦公用品單項費用不超45萬元,庫存材料總量按2019年末材料盤點核實數降低10%;2020年實際完成:采購總支出增長率為43.9%,辦公用品單項費用為40萬元,庫存材料較2019年末增加45%。
2.行政保障部門
2019年考核目標為:水電費支出不高于562萬元;2019年實際完成:水電費收支凈額566萬元。
2020年考核目標為:水電費支出不高于706萬元;2020年實際完成:水電費收支凈額703萬元。
3.車輛運輸保障部門
2019年考核目標為:車輛運行公里數較上年下降5%,車輛維修費不高于27.57萬元,油料費不高于2017-2018年兩年平均數105%;2019年實際完成:車輛運行公里數較上年下降2.13%,車輛維修費20.49萬元,油料費支出45.99萬元,較上兩年平均數下降1.1%。
2020年考核目標為:車輛運行公里數較上年下降5%,車輛維修費不高于20.49萬元,油料費不高于2018-2019年兩年平均數105%;2020年實際完成:車輛運行公里數較上年下降1.13%,車輛維修費20.31萬元,油料費支出43.99萬元較上兩年平均數下降0.4%。
4.創收部門
2019年考核目標為:籌融資創收資金200萬元,爭取地方政策補助創收;2019年實際完成:籌融資創收資金249萬元,財政資金創收108萬元。
2020年考核目標為:籌融資創收資金200萬元,爭取地方政策補助創收;2020年實際完成:籌融資創收資金415萬元,財政資金創收223萬元,退稅款254萬元,科學技術局研發費獎勵65萬元。
從職能中心兩年的實際完成可以看出,不論是在節約費用開支或是提高創收能力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該國有企業根據降本增效的考核結果對各個部門給予了年末降本增效專項績效獎勵,將該項工作落到實處,激發全員提升成本意識。
本文基于某國有企業“利潤中心”經營模式,運用管理會計績效管理工具——關鍵績效指標法,提出適用于該國有企業的一套降本增效考評激勵機制。根據兩年實施,降本增效考核評價體系在該國有企業充分發揮考核導向作用,激勵各中心從積極開拓市場、爭取地方政府扶持資金、加快預研項目立項等方面加大“開源創收”力度,并鼓勵了各中心通過從設計源頭、工藝改進、材料耗用等方面提升“降本增效”水平。另外,在下一步工作中將開展加強降本增效考核體制的監督工作,實現考核的公開、公正、公平。在考核的具體過程中,還要注意監測考核體系的實施明晰,根據實際需求不斷地糾正和改進考核體制,使其能夠適應企業降本增效的發展,進而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和經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