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銀兒
(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寧波 315100)
生活方式這一概念涉及人類生活的各方各面,與人類的物質生活及精神生活有密切關聯,其內涵極為廣泛。如人類生活逐漸向好轉變的同時,也開始暴露出一些健康問題,使得人們開始將關注重心逐漸向生活方式上轉移。大學生處于成長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高校較為寬松的氛圍中,部分學生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養成了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給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1]。該文通過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統計分析法等方法,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及生活方式展開了深入調查分析,并揭示二者之間的相關性,且以此為依據,提出提升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具體建議。
隨機選取寧波市5所大學的1212位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21.32±1.02歲,其中男生與女生的人數分別為668人、544人。
1.2.1 問卷調查法
此次調查共發放1300 份問卷,共回收1263 份,其中有1212份有效問卷,這些問卷所得結果是該文的重要研究依據。
1.2.2 數據采集法
從各學校相關部門獲取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通過問卷調查結果獲取學生生活方式具體信息。
1.2.3 數理統計
采用SPSS 14.0進行列聯表、相關分析。
2.1.1 大學生運動頻率
總體來看,女生在運動頻率上高于男生,每周鍛煉3次以上的女生數量,遠遠多于男生。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很多女生受時代審美觀念的影響,追求較低的體重,因此會主動增加鍛煉次數,塑造身材。對于男生而言,除部分喜歡體育運動的之外,多數男生生活中極少運動,鍛煉頻率較低。
2.1.2 大學生運動時長
調查顯示,大學生中每周鍛煉0.5h 以上的人數占總人數的72.12%,其中運動時長少于0.5h的男生,占男生總數的37.87%,而女生則占19.76%。總體而言,在鍛煉時長方面,女生要優于男生[2]。
2.1.3 大學生體育成績
通過表1 的體育成績等級數據可以看出,在大學生中有超過25%人測試成績為不及格,說明高校中未養成良好運動習慣的人占據較大比例。這與大學生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等有著較大關聯,部分學生因為學習和研究任務重,將大部分時間放在學業上而忽視了體育鍛煉,而部分學生盡管時間充裕,但缺乏自我管理意識,對體育鍛煉不甚重視,也使得他們體質水平下降,由此可見,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對大學生而言,極為重要。
表1 大學生1000m(800m)成績等級統計表(%)
調查可知,沒有煙酒習慣或者很少接觸煙酒的學生人數占總數的81.52%,可見大部分大學生不存在煙酒習慣,但也不乏部分學生經常甚至每天吸煙、喝酒。從性別而言,偶爾和經常吸煙喝酒的男生明顯多于女生,這與不同性別的交際習慣、性格等有密切關聯。另外,因為男生相較而言有著較強的好勝心、好奇心,所以有更大的概率會接觸煙酒,甚至形成不良煙酒習慣[3]。
通過調查可知,有55.1%的大學生經常或能夠每天吃早餐,也有近一半的大學生未養成良好的早晨用餐習慣,這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如熬夜、上課、起床習慣等。早餐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起著重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若不按時吃早餐,可能會出現上午饑餓過度、能量供給不足、午餐過量攝取的情況,從而令學生出現肥胖、胃腸疾病等情況,影響身體健康。
另外,該文也調查了大學生的用餐規律情況,發現僅有約22%的大學生能夠每天按時吃3 餐,有近30%的大學生很少或者從不按時吃3餐。紊亂的飲食時間自然會對大學生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男生、女生在睡眠質量上差異較小。該文以“能否在30min 內入睡”作為標準調查大學生是否失眠,調查顯示有51.56%的大學生幾乎不受失眠困擾,并且經常或每天做噩夢的學生占總數的比重較小,不超過10%,這表明大學生總體而言睡眠質量良好。而部分學生因為長時間上網、熬夜、精神壓力大、缺乏鍛煉等原因,經常出現失眠或者做噩夢的情況,這不僅令其精神狀態不佳,同時也令其體質健康大打折扣。
以大學生體質測試成績表為依據展開相關性分析。把學生成績分為4 個等級,并將每周鍛煉次數分為“3次及以下”“4次及以上”展開分析,探究二者之間的相關情況。
通過表2 可知,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程度和其每周鍛煉的次數呈顯著相關(P<0.01),并且有著較高的相關度。因此,要想令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有所提升,就要對其體育鍛煉情況予以高度關注。
表2 鍛煉次數(每周)與體質健康聯表
依照是否具有煙酒習慣將大學生分為兩大群體(將偶爾吸煙喝酒及從不吸煙喝酒的大學生歸入“無煙酒習慣”群體),并探究煙酒習慣與大學生體質健康這兩者之間的相關情況。
通過表3 可知,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程度和其是否具有煙酒習慣呈顯著相關(P<0.01),并且有著較高的相關度。盡管其相關程度略低于體育鍛煉,但是通過表格仍然能夠看出煙酒習慣對學生體質的負面影響,因此倡導戒煙戒酒是提升大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舉措之一[4]。
表3 煙酒習慣與體質健康聯表
依照是否具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將大學生分為兩大群體,并以體重為依據將學生分為不同等級,探究飲食習慣與大學生體質健康這二者之間的相關情況。
通過表4 可知,大學生的體重健康情況和其飲食習慣呈顯著相關(P<0.01),并且關聯度較強。引起學生不健康飲食的因素有很多,如部分學生經常暴飲暴食、不規律進食、喜歡吃高熱量食物等。唯有規律、全面、均衡地攝入營養,才能為形成良好體魄奠定基礎。
表4 飲食習慣與體質健康聯表
依照是否失眠將大學生分為兩大群體,并將睡眠質量劃分為3 個等級,探究睡眠習慣與大學生體質健康二者之間的相關情況。
通過表5可知,睡眠習慣、睡眠質量和大學生體質健康有極為密切的關聯,二者之間呈顯著相關,且關聯度較高,睡眠質量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具有直接影響作用,若是大學生經常受網絡、學業、情緒焦慮等方面的影響而熬夜、失眠,那么其體質水平也會逐漸下降。
表5 睡眠習慣與體質健康聯表
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仍舊有待改善,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情況較差或者處于一般水平。調查可知,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和其體質健康水平之間存在著較為突出的正相關性,其中對體質健康水平影響較大的生活方式依次是鍛煉習慣、睡眠習慣、煙酒習慣、飲食習慣等。因此,若大學生形成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定然會弱化其體質健康程度。
4.2.1 提升體育意識,實施多元體育活動
首先,高校要注重對大學生體育意識、體育精神的培養,讓他們切實意識到體育鍛煉對體質健康提升的重要性,并將體育鍛煉置于重要地位。其次,實施多元的課內外體育活動。體育教師可積極開發不同形式、不同主題的體育課程,讓更多符合學生體質特點、愛好興趣的體育內容進入課堂,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另外,體育教師還要完善測評機制,嚴抓測試成績,提高大學生體育成績的合格率[5]。最后,高校可開展體育公開課,為不同性別、不同體質的學生推薦最為適宜的鍛煉計劃和鍛煉方式。
4.2.2 宣傳營養學知識,開設相關課程
很多大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因為未認識到規律飲食、健康飲食的重要性,缺乏營養膳食的相關知識。對此,高校可通過公益講座、開設公開課、發放宣傳單頁等方式,給學生普及各種飲食知識,促使學生飲食思想的改變及健康飲食習慣的形成。
4.2.3 完善生活管理條例,強化煙酒監管力度
不良的煙酒習慣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產生著極為惡劣的影響,高校可通過開設課程、給學生分享相關視頻、發放相關書籍等方式,讓更多大學生深切意識到不良煙酒習慣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另外,高校要完善生活管理條例,明確校內控制煙酒的各項條例,加大對學生煙酒習慣的監管力度。
4.2.4 強化校園網絡管理,消除影響睡眠因素
首先,高校應加強良好睡眠習慣方面的宣傳,倡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并督促大學生將良好作息習慣落實到位。其次,部分大學生熬夜或失眠是心理壓力造成的,高校要及時開展相關心理疏導講座或者是設立心理咨詢室,幫助大學生及時疏導心理問題,幫助他們緩解壓力,避免因焦慮、郁悶等情緒而影響其睡眠質量。最后,高校要強化校園網絡管理。高校要對校園網絡開放時間加以管控或者限制,避免部分大學生過度沉迷網絡[6]。
該文所調查的大學生生活方式涉及體育鍛煉、飲食習慣、煙酒習慣、睡眠習慣等方面,結果顯示,這些均和大學生體質健康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因此,各高校要對這些方面予以高度重視,采取針對性舉措不斷提升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培養更優秀、更健康的未來社會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