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博
(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吉林長春 130051)
根據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計算統計,2021年末,吉林省社會融資規模存量3.66萬億元,同比增長9.7%,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從整體趨勢看,受去年高基數影響,全省社融整體少增明顯,3月起社融出現回落,到8月開始回升,與全國增速呈逐漸收斂態勢(圖1)。2021年,吉林省社融增量累計3038.43億元,較上年同期少增549.42億元。其中,股票融資、外幣貸款和政府債券實現同比多增,分別較上年同期多增23.17億元、12.75億元和54.73億元;影子銀行壓降致使表外融資仍是抑制社融同比多增的主要因素,委托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分別較上年同期少增300.80億元和199.45億元,分別占社融同比少增量比重55.7%和36.9%。

圖1 吉林省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及增速
2021年,吉林省向實體經濟投放的表內融資增量為1838.16億元,占社融全年增量比重60.5%。在社融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表內融資占比超六成,說明當前銀行信貸仍是支持實體經濟融資最主要的渠道。分結構來看,對全省實體經濟投放的人民幣貸款和外幣貸款全年分別新增1834.00億元和4.16億元,同比分別多增-40.44億元和12.75億元,對全省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1年,吉林省表外融資累計減少-102.23億元,同比少增467.02億元。分結構來看,委托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的大幅縮減導致表外融資由擴張轉向收縮。全年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分別累計減少8.86億元、46.00億元和47.37億元,同比分別少增300.80億元、-42.55億元和199.45億元。其中,委貸方面,發放給企業及各類組織的委托貸款減少32.24億元;信托貸款方面,受銀保監會下發《關于信托公司風險資產處置相關工作的通知》影響,信托公司持續壓降融資類信托業務規模;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方面,扣減項票據融資同比多增161.06億元。
2021年,吉林省直接融資增量71.83億元,同比少增91.91億元,占社融比重2.4%,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其中,企業債券融資和股票融資分別新增10.93億元和60.90億元,同比分別多增-115.08億元和23.17億元。
債券方面,一是受逆周期政策減退影響,2021年以來融資環境較疫情期間有所收緊;二是信用風險上升和相關債券違約事件沖擊影響,導致公司債券凈融資額大幅下降,全年企業債券凈融資(發行-兌付)10.93億元,同比少增115.08億元,12月全省企業債券凈融資-42.79億元。其中,吉林電力和長春城投發行超級短期融資券分別募集資金3億元和7億元;長春城開發行中期票據募集資金5億元。股票方面,全年全省股票融資60.90億元,同比多增23.17億元。年初至今,全省共3家企業實現上市首發募集資金,其中,百克生物(688276.SH)于6月25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發募集資金15.01億元;英利汽車(601279.SH)于4月15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發募集資金3.09億元;致遠新能(300985.SZ)于4月29日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首次發行募集資金8.3億元。
2021年,全省地方政府債券凈融資累計新增939.33億元,較上年同期多增54.73億元,占社融整體比重達30.9%。其中,專項債凈融資累計新增644.33億元,同比多增51.39億元,占比達21.2%;一般債凈融資累計新增295.01億元,同比多增3.34億元。
今年發行進度較去年有所放緩,大部分集中在下半年發行,在專項債大量發行的資金保障下,全省固定資產投資觸底反彈,增速連續9個月領先全國,全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高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0.7個百分點。在投資的強力拉動下,全省GDP增速達到預期目標,全年增速6.6%。
一是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長較快,工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6.6%,比上年同期提高5.5個百分點,全年新增234.79億元,同比多增89.28億元。二是基礎設施領域中長期貸款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省基礎設施中長期貸款增速為11.7%,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全年新增472.96億元,同比多增85.35億元。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6.3%。涉農貸款實現大幅多增,全年累計新增221.3億元,同比多增286億元,其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農用物資和農副產品流通貸款全年實現新增62.60億元和28.90億元。三是服務業中長期貸款仍然保持較快增長水平,不含房地產業的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增速為9.2%,比全部產業的中長期貸款增速高0.4個百分點。
2021年末,全省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7.4%,高于各項貸款增速9.2個百分點。其中,2021年7-11月開展“金融活水惠個體專項行動”期間,全省新增個體工商戶首貸戶數3300戶,首貸金額17億元。12月末,全省小微企業貸款抽樣利率為6.2%,較上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2021年末,全省“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貸款延續快速增長,分別同比增長38.3%和33.3%,教育、衛生業貸款分別增長7.9%和13.6%;全省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中長期貸款余額為133.35億元,同比增長29.1%。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預期穩步改善。2021年末,全省房地產貸款余額5893.58億元,同比增長5.4%,與上季相比增速降幅收窄了0.7個百分點。
受汽車“缺芯”、疫情等因素影響,四季度以來全省工業企業總體經營狀況欠佳,企業投資意愿減弱。調查顯示,四季度固定資產投資支出指數為48.9%,比上季下降0.7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
受個別房企風險顯性化影響,市場主體避險情緒上升,房地產業出現了短期的應激反應。2021年末,吉林省房地產貸款余額同比增長5.4%,較上年同期下降8.5個百分點。
部分機構存在不良資產高、資本與撥備不足、財務狀況差等問題。
一是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力度。加強對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的窗口指導,力爭2022年實現同比多增。特別是圍繞明年一季度開門紅,指導金融機構把握好信貸投放節奏,做好明年一季度信貸投放工作,信貸投放進度適當向一季度前傾。
二是鞏固降低融資成本讓利實體經濟成果。指導省市兩級自律機制加強存款自律管理,清理不規范存款創新產品,進一步推進LPR在金融機構貸款定價中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鞏固貸款實際利率下降成果。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增加對“三農”、小微企業的低成本資金支持。
三是持續做好高風險機構風險化解工作,扎實開展風險預警與早期糾正,督促金融機構加大問題整改與風險壓降力度,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存款保險宣傳,防范擠兌風險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