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甫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網絡餐飲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與之相關的餐飲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多。為了進一步改善網絡餐飲的衛生條件,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的不足,并提出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的相關對策,以期打造良好的網絡餐飲環境。
關鍵詞: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問題
Discussion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in Online Catering Industry
DONG Wenfu
(Taiyuan Tourism College, Taiyuan 03000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network catering is accelerating, and more and more related food safety problem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health conditions of network catering, ensur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shortage of network catering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of network catering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to create a good network catering environment.
Keywords: online catering industry;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problems
新時代背景下,為了保障人們的飲食安全,需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實現食品全鏈條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餐飲行業日益成為餐飲業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網絡餐飲具有較高的互動性,可充分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因此備受消費者喜愛。在網絡餐飲模式中,各類餐飲實體店紛紛實現自我轉型,并通過外賣獲得可觀的收益,增加了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的概率。許多網絡餐飲服務的第三方平臺并未考慮到平臺商戶的行為,平臺中的部分服務機構并沒有經營資質,而且實體店面衛生條件很差。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有必要對這一行業的食品安全進行有效的監管,保證網絡餐飲行業的發展得到有效規范。
1 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的不足
1.1 網絡餐飲食品質量缺乏有效保障
①網絡餐飲行業發展初期,我國并未對各類餐飲店入駐網絡平臺行為進行嚴格規范,也沒有強調線上與線下需保持一致,造成在后續監管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網絡餐飲服務者所提供的相關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同時,第三方平臺也并未發揮出有效的監管作用。②雖然我國已明確制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并對餐飲單位的布局和流程等相關內容提出明確的要求,但大多數入駐餐飲服務平臺的提供者并未達到這一規范的要求。例如,如果配送需要冷藏保存的食品,應按照規定采用冷鏈配送方式,可能會對消費者的健康帶來不利影響[1]。③雖然消費者能夠通過專門的平臺搜索和購買喜歡的食品,但由于信息的不對等,消費者并不能完全掌握食品原材料的來源和質量數據,導致現有的食品安全缺乏保障。④由于網絡餐飲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入駐門檻比較低,許多經營者的行為經常會發生變化。隨著網絡餐飲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經營者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往往選擇成本較低的原材料,也并未對現有的加工設施予以改進和完善。在監管過程中,經常會發現餐飲經營者只提供外賣服務,但卻并未提供就餐區,消費者也無法來到餐飲店就餐,無法保證食品制作的環境衛生健康。
1.2 法律無法得到全面落實
近年來,我國先后出臺多項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并制定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對網絡餐飲行業的發展予以明確規定,從而進一步約束餐飲商家的行為,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部分法律法規中的相關規定無法得到落實。2018年施行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提出確保入駐網絡平臺的餐飲服務提供者具有資質,能夠提供食品經營許可證,而且第三方平臺要發揮出審查的職責,并對未盡審查責任的處罰予以明確規定。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未對第三方平臺形成有效的震懾,現有的審查工作并未得到全面落實,與配送環節相關的規定也未得到全面的落實。第三方平臺通常負責提供網絡食品的配送容器,入駐網絡平臺的餐飲商家會提供與食品相關的餐具與包裝,監管力度并不到位。
1.3 缺乏有效的監管力度
①現有的監管方式比較單一、傳統。監管人員會深入貫徹日常問題的排查工作,也會對專項內容進行嚴格的檢查,并及時進行立案,保證不良商家的行為得到有效的查處與整治,但由于監管方式比較單一,很難對監管對象的準確信息進行嚴格把關與控制,導致各種違規違法的行為屢禁不止。②監管對象缺乏正向激勵。大部分監管人員在進行網絡餐飲商家的監督時,很少會對第三方平臺和入網商家給予正向激勵。大部分平臺和商家一旦出現違規違法行為,就會獲得相應的處罰,但如果其表現比較出色,或者做出相應的成績,并未獲得與之相關的激勵,這樣就很難達到預期的監管效果。③許多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態度比較消極,甚至會選擇回避。這是由于消費者在進行網絡餐飲食品維權時,不僅會耗費精力,而且很難真正對自身的權益進行有效維護,不能充分了解入網商家的相關信息。涉及賠付問題時,消費者往往要面臨復雜的操作程序和限制條件,因此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許多消費者會放棄賠償。
1.4 缺乏有效的基層監管力度
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離不開多個部門的支持。然而,由于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的監管難度比較高,基層監管人員的工作任務比較繁重,因此,對網絡食品安全進行監管時,很難充分發揮出基層監管的作用。大部分監管和執法人員面臨的工作任務較為煩瑣,而且人員數量比較有限。此外,相關部門承擔的監管職能不同,很難發揮出監管的合力。
2 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的對策分析
2.1 建立全面的監管機制
2.1.1 細化經營主體
第三方平臺通常要向相關職能部門提供入駐平臺的商家相關經營數據,這些數據通常具有一定的重復性,而且其真實性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各審批部門要嚴格按照相應的制度和要求對入網餐飲商家的資質進行審核。要保證各個部門能夠彼此協調,掌握更加準確的入網餐飲商家信息,并對其進行全面的監管。需對各種食品的配送方式進行嚴格的規定,并確保其得到進一步落實。例如,在配送容易產生腐蝕的食品時,要設置完善的冷藏配送方式,同時,還要將這一類型的食品與熱食類食品予以分開,設置專門的冷藏區和熱藏區。要加強對網絡餐飲商家的監督與管理力度,重點檢查其食品加工制作與配送環節,保證監管工作的效率。
2.1.2 打造健全的網絡餐飲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在我國傳統的食品餐飲行業中,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比較完善。與之相比,網絡餐飲行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與之相關的安全標準體系尚待完善。各地區要結合本地的網絡餐飲行業現狀與特點,制定操作性較強的地方標準,結合本地區的餐飲食品特點與人們的飲食習慣,對食品安全的各個方面提出嚴格的要求。要對產品包裝和配送過程進行全程監督與管理,同時還要及時對食品安全標準進行更新,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打造良好的網絡餐飲競爭環境[2]。
2.1.3 加大網絡餐飲信息公開力度
①保證第三方平臺的數據得到充分共享,滿足職能部門對數據的查詢和使用需求。通過仔細對比入駐平臺的商家信息,就能進一步了解其信息的準確性。職能部門要將入網商家的處罰信息分享給第三方平臺,在由平臺對信息進行公示,消費者在選擇和購買的過程中可作為參考依據。②要將關鍵的信息設置在首頁,便于消費者隨時了解商家的信息。通過這種方式,既能提高網絡餐飲信息的對稱性,又能保證消費者的飲食安全。
2.1.4 重視事中與事后監管
①加大抽檢力度。可通過快速檢測和第三方抽樣檢測等方式對入網餐飲商家進行檢測,及時發現問題,并對違法商家進行相應的處罰,提高廣大商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使其能夠自覺規范自身行為。②對入網餐飲商家的食品來源信息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管理。商家要及時向監管部門上報進銷臺賬等重要的憑證,對網絡餐飲食品溯源體系予以優化。如果商家無法提供食品的來源信息,或者確定其所提供的信息不真實,需勒令其停業,在規定的時間內予以整改。
2.2 完善法律法規
為保證網絡餐飲食品安全得到有效的監督與管理,要對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改進和完善,打造健全的法律體系,使各項監管工作有嚴格的參考依據。在現有的法律法規中,對食品配送環節提出相應的要求,同時也對第三方平臺的審查義務予以明確。然而,由于這一規定并不完善,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還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①為保證法律法規得到全面的落實,要對第三方平臺的行為進行有效約束,提高違法成本,增加處罰金額,保證平臺能夠建立完善的網上溯源系統,確保食品安全問題在第一時間得到重視。②國家要發揮出強制的作用,保證網絡餐飲的信息具有良好的對稱性,及時公開網絡餐飲從業單位和人員的相關信息。③要考慮到各個地方的網絡餐飲發展情況,進一步完善地方法律法規,保證規定更有針對性,并對現有的法律條款予以改進和優化。
2.3 打造完善的監管體系
2.3.1 發揮互聯網技術的作用
在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支持下,網絡餐飲服務行業的發展速度飛快,入駐第三方平臺的餐飲商家數量越來越多,而且具有極強的流動性和隱蔽性,這些均會給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帶來很多困難。目前,監管部門的人員比較有限,工作人員面臨繁重的工作任務,要充分發揮出互聯網技術的作用,打造智慧監管平臺與誠信平臺,利用網絡進行取證和監控,進一步提高監管效率,保障監管質量??纱蛟鞂iT的遠程協助監管平臺,保證所獲取的證據在第一時間得到傳輸,從而對網絡餐飲服務平臺形成有效的約束。提高第三方平臺的責任感,使其能夠利用遠程協助監管平臺及時傳遞重要的信息和證據,協助監管部門對工作進行調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打造健康良好的網絡餐飲環境。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信用分類分級監管系統的建設,保證各項數據得到有效的收集和整理,對市場主體的信用進行分級,并將其作為監管的重要依據,明確重點監管對象,對各種商家進行分類監管。第三方平臺要及時將信用信息進行公示,滿足消費者的知情權。同時,實時更新市場主體的信用數據,鼓勵各大餐飲單位能夠積極落實整改工作,提高自身的信用分。如果餐飲單位的信用分遲遲未曾提升,或者連續下降,就要勒令其退出第三方平臺。要保證餐飲單位的信用分符合相關標準,才能允許其繼續在第三方平臺上經營[3]。
2.3.2 發揮消費者的監督作用
在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消費者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與網絡餐飲行業的發展密切相關。為了有效發揮出消費者的監督作用,需要提高消費者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相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消費者能夠在訂餐的過程中注意商家的衛生條件,盡量不要選擇不提供堂食服務的商家,進一步提高消費者的法律意識,使其能夠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培養消費者對維權證據的收集意識,提高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監管能力。為了進一步發揮出消費者的監督作用,要成立專門的網絡餐飲投訴舉報部門,鼓勵消費者對不良商家進行舉報,通過收集充足的證據,證明商家存在不可推卸的責任,然后發揮出第三方平臺的作用,及時賠付消費者,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縮短投訴舉報的辦理時間,盡量在當天內完成工作。此外,應進一步完善回訪機制,對消費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鼓勵消費者積極主動參與到食品安全監督工作中[4]。
2.4 加大基層監管力度
①合理調整市場監管人員結構,避免人員出現閑置的現象,進一步擴充基層一線監管的力量,并對各項工作內容進行有效的協調,保證數據得到充分共享,降低工作壓力。②由于部分監管人員對食品安全監管的了解程度比較有限,因此,要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保證工作人員能夠具備扎實的網絡食品安全監管的知識,了解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格按照餐飲流程開展監督與管理,靈活使用各種先進的技術,完善執法手段,提高安全監管水平[5]。③加大信息的交流力度,對基層執法力量予以集中,有效打擊各種違法行為。例如,除了要發揮出市場監管部門的作用之外,還要聯合轄區派出所和環保等相關部門,實現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打擊網絡餐飲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傊?,為保證基層監管的力量得到進一步強化,需發揮出多個部門的作用,保證信息得到高效的傳遞,使監管工作得到全面落實。
3 結語
網絡餐飲是人們個性化餐飲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的監管也成為新時代下全鏈條食品安全監管不可缺少的一環。應不斷完善構建和相關法律條例,彌補監管漏洞,同時利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構建第三方監督管理機制,實現網絡餐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保障人們的生命健康
安全。
參考文獻
[1]徐以成.提升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質量水平的思考[J].現代食品,2021(16):152-155.
[2]曾慶娟.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法律問題[J].法制博覽,2021(16):68-69.
[3]武岳.芻議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的現狀和對策[J].中國食品,2021(9):124.
[4]張月.外賣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研究[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0,11(3):969-973.
[5]吳小燕.解析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模式[J].食品界,2020(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