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鳳 楊明輝
河南省中醫院腦病科,鄭州市 450002
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系指由各類腦血管病變引發的認知功能障礙綜合征[1],我國60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為1.1%~3.0%且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2]。VD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記憶力減退、語言功能降低、精神錯亂等,給社會及患者家庭帶來沉重壓力[3]。目前VD尚無根治方法,但盡早給予有效干預對延緩患者的病情進展具有積極作用。西醫主要采用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如多奈哌齊片)、興奮性氨基酸受體拮抗劑 、鈣離子拮抗劑、丁苯酞、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磷酸二酯酶抑制劑等治療VD患者[4-5];中醫治療VD患者經歷了長期的臨床實踐,中西醫聯合治療VD患者已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為探討多奈哌齊片聯合耳穴壓豆治療輕中度VD患者的臨床療效,本研究選取110例患者進行了治療觀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診治的輕中度VD患者11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適用于中國人群的血管性癡呆篩查和診斷框架》的診斷標準[6];(2)年齡60~75歲;(3)癡呆程度為輕中度;(4)患者家屬簽署治療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2)認知功能嚴重障礙;(3)過敏體質。采用隨機數字法將納入研究的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對照組患者男29例、女26例;年齡60~74歲,平均(67.3±2.8)歲;癡呆程度[7]輕度31例、中度24例。觀察組患者男28例、女27例;年齡61~75歲,平均(68.1±2.7)歲;癡呆程度輕度30例、中度2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參照《中國癡呆診療指南》[8]給予患者基礎治療,包括調控血壓、血脂、血糖水平,改善腦循環,抗血小板聚集,必要時給予抗生素治療等。在此基礎上,晚睡前口服鹽酸多奈哌齊片(衛材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91102)治療,5 mg/次,1次/d,連續治療30 d。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患者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耳穴壓豆治療。取患者耳穴神門、腎、肝、脾、皮質下、腦點,將粘有王不留行的醫用脫敏膠布貼于上述耳反射點;每次取2~3個反射點揉、捏、按壓約2 min,以患者感覺到耳有酸脹熱痛為宜。每天進行耳穴壓豆治療3次,連續治療30 d。
1.3 觀察指標
1.3.1 生活能力 治療前、治療30 d后,利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9]評估患者的生活能力。量表包含日常起床、梳理、穿衣、洗衣、做飯、吃飯、洗澡、行走、大小便、做家務、購物、交往等項目,量表總分10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能力越強。
1.3.2 精神狀態 治療前、治療30 d后,采用用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10]評定患者的精神狀態。量表包括記憶力、回憶力、語言表達力、注意力、定向力、計算能力評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精神狀態越好。
1.3.3 認知功能 治療前、治療30 d后,利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11]評估患者的認知功能。量表包括視空間、執行功能、命名、抽象能力等項目評分,患者評分越高表示其認知能力越強。
1.3.4 臨床療效 治療30 d后,參照《血管性癡呆的診斷、辨證及療效判定標準》[7]評定患者療效。顯效:認知能力明顯改善,MoCA療效指數≥35%。有效:認知能力改善,15%≤MoCA療效指數<35%。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MoCA療效指數=(治療后MoCA評分-治療前MoCA評分)/治療前MoCA評分×100%。
1.3.5 腦動脈血液流速 治療前、治療30 d后,采用經顱多普勒儀(JKPM241,南京科進實業有限公司)檢測患者前動脈、中動脈、后動脈的血流速度。
1.3.6 氧化應激指標 治療前、治療30 d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檢測同型半胱氨酸(Hcy)、過氧化脂質(LPO)水平。
1.3.7 不良反應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期間,對照組患者因依從性差脫落3例,觀察組患者因依從性差脫落1例。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ADL、MMSE、MoCA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ADL、MMSE、MoC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0 d后,兩組患者的ADL、MMSE、MoCA評分均明顯升高,觀察組患者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ADL、MMSE、MoCA評分比較 (n,x±s)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30 d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6.3%)明顯高于對照組(80.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n(%)]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腦動脈血液流速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大腦前動脈、中動脈、后動脈的血流速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30 d后,兩組患者的大腦前動脈、中動脈、后動脈的血流速度均明顯增大,觀察組患者的血流速度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腦動脈血液流速比較 (cm/s,n, x±s)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氧化應激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SOD、Hcy、LPO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0 d后,兩組患者的SOD水平均明顯升高,Hcy、LPO水平均明顯降低;觀察組患者的SOD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Hcy、LPO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氧化應激指標水平比較 (n,x±s)
2.5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期間,對照組患者出現腹瀉腹痛3例、惡心嘔吐2例、神疲乏力1例、失眠1例、肌肉痙攣1例、皮疹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3%;觀察組患者出現腹瀉腹痛4例、惡心嘔吐3例、失眠2例、肌肉痙攣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5%。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26,P=0.871)。
血管性癡呆(VD)的主要病因為患者腦缺血、腦出血、腦卒中等腦組織損傷,臨床上可分為多梗死性癡呆、大面積腦梗死性癡呆、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丘腦性癡呆、分水嶺區梗死性癡呆等類型[12-13]。多奈哌齊為膽堿酯酶抑制劑,具有可逆性抑制乙酰膽堿酯酶水解乙酰膽堿的作用,為臨床上治療輕中度VD患者的常用藥物。《靈樞·口問》中有“耳者,宗脈之所聚”的描述 ,認為按壓神門耳穴反射點具有益智安神、開竅醒腦的功效;按壓腎耳穴反射點可補腎養髓、充腦益智;按壓肝耳穴反射點可調暢氣機、調暢情志;按壓皮質下耳穴反射點可醒腦通絡、鎮靜安神;按壓腦點耳穴反射點可寧心安神。諸穴反射點共用可益智安神、調暢情志、開竅醒腦。
在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口服多奈哌齊片治療,觀察組患者口服多奈哌齊片聯合耳穴壓豆治療。結果顯示,治療30 d后觀察組患者的ADL、MMSE、MoCA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多奈哌齊片聯合耳穴壓豆治療可明顯提高 VD患者的認知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VD患者腦組織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腦組織血流速度減慢,出現低血氧-低灌注狀況,腦組織營養供給不足,病情會進一步發展。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30 d后觀察組患者的大腦動脈血流速度明顯加快,提示多奈哌齊片聯合耳穴壓豆可明顯改善VD患者腦組織血流速度,增加腦組織灌注,改善腦組織局部微循環,促進腦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的認知功能及行為能力。VD的發生及病情發展與氧化應激反應密切相關。SOD可有效防止氧自由基對腦組織的損害,抑制機體一氧化氮的合成。機體腦組織在缺氧缺血狀態下,自由基合成增加,SOD消耗增加,SOD水平降低[14]。Hcy與VD患者腦血管損傷密切相關,Hcy可刺激過氧化氫、活性氧自由基合成,引起細胞毒性反應,使血管內皮功能受損[15]。LPO為人體細胞膜組織中的游離不飽和脂肪酸和活化氧自由基結合的產物,LPO含量高可加重老年VD患者腦組織的缺血缺氧狀況,引起記憶力減退及認知功能下降[1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30 d后觀察組患者的SOD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Hcy、LPO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多奈哌齊片聯合耳穴壓豆治療能更有效地緩解輕中度血管性癡呆患者的氧化應激狀態,清除機體游離自由基,保護血管內皮組織,促進患者認知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