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長征 蔡彬 陳春霖 劉順
1 廣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南寧市 530021;2 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西欽州市 535000
醫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發生的院內感染,產科是醫院感染發生率比較高的科室,近年來醫院內感染越來越受到國家衛生行政部門及患者的重視[1-2]。孕產婦是一類特殊人群,在妊娠、分娩與產褥期其機體解剖、生理、內分泌等均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尤其在分娩時其機體免疫功能大大減弱,極易導致產婦在分娩期間發生感染[3]。產婦的醫院感染不僅是導致產婦死亡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是影響新生兒健康的重要因素[4-5]。為降低產婦的醫院感染發生率,保障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水平,本研究就廣西某三級綜合醫院產科住院分娩產婦發生醫院感染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調查對象 選擇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廣西某三級綜合醫院產科住院分娩的產婦1 411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在調查醫院住院分娩;(2)單胎妊娠;(3)住院分娩相關的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入院前合并局部或全身嚴重感染;(2)入院前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1.2 資料收集 查閱產婦病歷資料,搜集產婦的基本信息、診治情況、實驗室檢查結果等相關資料,包括產婦年齡、孕周、是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是否發生妊娠期貧血、是否發生胎膜早破、是否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量、產前實驗室檢查結果、分娩方式、出生結局、住院時間和院內感染診斷情況等,對發生院內感染的產婦,則詳細收集其感染部位等相關信息。
1.3 診斷標準 院內感染診斷參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6]中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不良妊娠結局包括早產、巨大兒、低出生體重兒、宮內窘迫、窒息等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對住院分娩產婦發生醫院感染的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級綜合醫院產科住院分娩產婦的醫院感染情況 本研究共納入分析的孕產婦共1 411例,發生醫院感染產婦共63例,醫院感染發生率為4.46%。感染部位最多者為下呼吸道感染共24例,占38.1%;其次為上呼吸道感染和血液感染,分別有11例(17.5%)和9例(14.3%);此外還有切口感染8例(12.7%)、泌尿生殖道感染5例(7.9%)以及其他部位感染6例(9.5%)。
2.2 影響孕產婦發生醫院感染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剖宮產、孕周<37周、產科住院時間≥7 d、合并貧血、妊娠合并高血壓、妊娠合并糖尿病、合并低白蛋白血癥、出現出生不良結局的孕產婦,其醫院感染的發生率明顯高于不具有這些因素的孕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影響孕產婦發生醫院感染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2.3 影響孕產婦發生醫院感染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發生醫院感染為因變量,上述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住院時間長、產前合并低白蛋白血癥是孕產婦發生醫院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影響孕產婦發生醫院感染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本研究通過對廣西某三級綜合醫院產科住院分娩產婦發生醫院感染的現狀進行調查發現,在納入研究的1 141例孕產婦中,發生醫院感染者共63例,醫院感染率為4.46%,其中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為主,提示三級綜合醫院產科住院分娩產婦的醫院感染發生率較高,會嚴重威脅產婦的生命安全,同時對新生兒的健康水平產生嚴重不良影響,與文獻[7-8]報道的結果相似,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艾丹[9]報道,住院時間較長,產后體質虛弱及以及不良的環境因素容易引起產婦發生呼吸道感染;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各個醫院均加強管控,要求患者及其家屬均不得隨意走出病房,會造成病房內的空氣流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導致產婦發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增加。
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住院時間長及產前合并低白蛋白血癥是三級綜合醫院產科住院分娩產婦發生醫院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與黃曉安等[10]報道的結果相似。廖丹等[11]報道,產婦產前發生貧血、出現低白蛋白血癥等情況,會導致其機體免疫力下降;長時間住院的產婦其臥床時間相應增加,不能盡早下床活動,不利于促進惡露排出,均為導致產婦醫院感染風險顯著增加的重要原因。
針對三級綜合醫院產科住院分娩產婦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重視產前保健,對孕產婦進行產前低白蛋白血癥篩查,及時加以糾正;加強產后健康教育,多開窗通風,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縮短住院時間;采取加強院內感染管控,加強手術室、供應室、產科等管理,嚴格手衛生等措施,為產婦制訂科學的康復計劃并及時實施,可有效降低產婦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促進產婦更快恢復[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