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權
“高效課堂”,就是在一節課內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和功能,在有限的時間里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實現教育教學三維目標的整合,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語文作為初中階段主要課程之一,對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都發揮著很關鍵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探究,逐漸成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語文教師應在關注學生學習狀態的基礎之上,重視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探究。
一、創新教學理念,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的構建,前提條件是要吸納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靜下心來學習有關構建高效課堂的理論,認真參加一些相關的培訓。在學習培訓中不斷樹立新理念,積極主動地接受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大膽走出教師“滿堂灌”,教師唱獨角戲的泥沼。另外,教師要積極探索運用好現代多媒體教學,制作適合自己學生學習的課件,盡可能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做好課本內容的有效延伸。近幾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開展與深入,出現了許多關于高效課堂教學的理論,不同層次的學校,在不同層面開展了有關高效課堂的教學實踐活動,初中語文教師要通過學習有關理論,樹立高效課堂新理念。
二、把握教學目標,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教師要想構建高效語文課堂,首先應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不僅關系到教師教,還關系到學生的學。教師要想讓學生得到最大的發展,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教學目標,使學生的知識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態度等得到發展。教師在制定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時,應脫離傳統班級授課制的禁錮,改變教學目標要求統一規劃的現狀,立足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針對班級內不同知識水平基礎,不同能力基礎的學生,設計一個動態的、能夠滿足全體學生水平發展的教學目標,使教學目標指向班級內每一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學有所樂。高效語文課堂教學必須緊扣課標要求,抓住關鍵來確定教學目標,倡導扎扎實實,一課一得的教學。例如:《語文課程標準》對《岳陽樓記》一文的教學目標是:(1)粗知課文大意;(2)領悟課文的意旨。所以,我講這篇課文時,就緊緊圍繞這兩個教學目標,先指導學生“先學”,自讀課文,找出喜歡的段落和句子,談談對課文的整體感受。然后設疑:為什么《岳陽樓記》會成為千古名篇?這篇文章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逐個突破目標,從而達到了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的目的,讓學生自學自悟,取得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激發學習興趣,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為了區別于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高效課堂中應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如創設情境法,在學習課文的時候運用情境化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在語文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創設某種情境,有助于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情感體驗氛圍,從而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水平的目的。如在學習《智取生辰綱》這一篇文章的時候,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進行表演,通過有趣味的對話,讓學生對于課文有更好的理解和感悟,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和興趣,培養他們獨立探索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還可以運用任務驅動型的合作探究的方式,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一個共同的任務為中心,積極主動地運用各種學習資源,互相協作學習并且進行自我探索研究,完成知識的學習和吸收,并且在完成當下既定任務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使他們樂于學習,享受學習。教師的教學不能囿于預設,若嚴格按照教案開展教學,就會呆板,缺少活力,教師要及時捕捉學生的反饋情況,要迅速作出反應,及時調整,采取恰當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領學生共同完成任務。如在《天上的街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輕聲朗讀,體會詩歌的感情,體會詩人為我們描寫了一個怎樣的境界?該帶著怎樣的感情基調朗讀?朗讀這首詩時語氣、語調、語速、節奏該如何處理?探究詩文,看看這首詩是如何逐步展開聯想和想象的?詩中想象的牛郎織女的生活跟民間故事里有何不同?詩人為什么要對民間故事作這么大的改運?有何用意?教師的作用并不在“教”,而是在“喚醒”“點燃”,只有這樣才能引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喚起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
四、發揮主體作用,構建語文高效課堂。
要構建高效課堂,就必須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主動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在課堂中有學習的成就感、自豪感,讓學生通過自我探究和發現,體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只有自己掌握正確學習的方法,才能自主地發現問題并且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搜尋答案,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這是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之一。要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改變以往枯燥無味的解讀式講解,因此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徹底打破從前教師單方面灌輸知識的模式,讓學生和教師之間成為一種互相交流合作的關系,創設一種使學生真正處學習語文并且運用語文的情境,讓學習語文不再只是一項學習任務,成為學生本身的一種能力,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自覺的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只有自主學習,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才能真正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提高知識遷移能力,獲得真實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使學生得到合作探究的精神,從而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并為構建語文高效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之,語文是初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是學生獲取知識得到全面發展基礎。因此,我們要不斷完善教學方式,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DEB7C596-30AD-4FA8-9115-C13E7BB4E8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