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來,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先后發布系列指導文件,加速推進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布局,并對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建設、規劃等做出明確要求。與此同時,各省份也陸續印發實施方案、布局規劃等,加快建設服務區充電設施,著力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智能高效的高速公路充電網絡。
截至2021年底,全國6825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含停車區)已建成充電站3106座、運行充電樁13241臺,服務區充電設施覆蓋率約45%。其中,國家電網作為目前服務區領域最大的充電設施建設運營主體,已累計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充電站2265座、運行充電樁10308臺,形成了“十縱十橫兩環”的高速公路快充網絡,經營區域覆蓋除黑龍江、吉林、西藏、新疆以外的所有省份。
可以說,在各方的大力推動下,高速公路充電設施建設近年來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同時也應看到,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強勁態勢、社會公眾的美好出行需求等相比,現有的高速公路充電設施網絡體系還需要持續完善。
根據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臺的監測數據,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高速公路出行總里程超9億公里,同比增長80%,其中“五一”“十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期間(共31天)的出行里程約2億公里,僅“十一”期間的出行里程就達到6000萬公里,為日均出行里程的3.4倍。在節假日高速公路車流量激增、現有充電設施服務保障能力不足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節假日電動汽車高速充電難問題越發突出,加快充電設施建設成為解決電動汽車長途出行痛點的重要發力方向。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連年增長,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據行業專業機構預測,202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有望達到25%。但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充電設施建設卻相對緩慢,2021年我國的車樁比約為2.7∶1,仍遠低于《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1∶1的指標(2020年目標)。對于充電設施建設難度相對較大、運營成本相對較高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保有量仍存在較大缺口。

近年來,浙江、江蘇、重慶、廣東、云南等不少省份的服務區運營管理單位聯合小鵬汽車、特斯拉和吉利科技集團、蔚來等企業,在服務區加快建設超充站、換電站。黃凱 攝

圖1 2015年至2019年我國充電樁保有量及車樁比
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東部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河北、廣東等省份的服務區充電設施覆蓋率超過80%。西部及東北地區的服務區充電設施覆蓋率較低,黑龍江、甘肅、遼寧的覆蓋率分別為6%、12%、15%。
為進一步研究當前高速公路充電設施的使用情況,本文對國家電網投運的高速公路充電設施的空間、時間使用情況展開分析。
2021年,充電量最高的區域是華東地區,達到了6545.23萬千瓦·時,其他依次是華北、西南、華中、西北、東北地區,充電量分別為1985.42萬千瓦·時、1862.94萬千瓦·時、1574.79萬千瓦·時、619.51萬千瓦·時和72.29萬千瓦·時。其中,全年充電量排名前5的服務區中,有兩處位于華東地區,分別為G2京滬高速無錫梅村服務區(上海方向)、G60滬昆高速楓涇服務區(上海方向)。
從近3年的高速公路充電設施使用數據看,2019年至2021年高速公路充電設施的充電量呈現穩步增長趨勢,其中充電高峰期為每年10月。此外,每年2月(春節)、5月(勞動節)等節假日期間,高速公路充電設施的充電量均呈現小幅增長。

圖2 2019年至2021年高速公路充電設施的充電情況
現有高速公路充電設施的經營模式主要有三種,分別為租賃經營、合作經營和自主經營。
即服務區運營管理單位與國家電網等企業簽訂具有一定期限的租賃合同,在約定期限內,充電設施的產權歸租賃方所有。目前,江蘇、上海、重慶、陜西、福建等省份的高速公路充電設施經營以該模式為主。
對服務區運營管理單位而言,這種經營模式風險小,可直接獲取收益;但對于充電設施使用者而言,容易在高速出行過程中遭遇因租賃方維護不及時、監管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尷尬體驗。
即由服務區運營管理單位與國家電網等企業合作,共同開展下轄服務區的充電設施建設工作,充電設施的產權歸雙方共同所有。在這種模式下,國家電網等企業能充分發揮自身在建設、運營、維護充電設施方面的專業優勢,服務區運營管理單位也能充分利用管理優勢,派駐專人對充電設施進行日常監管并及時反饋維護信息,雙方可最大程度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目前,河北、河南、寧夏等省份的高速公路充電設施經營普遍采用該模式。
服務區運營管理單位自行引入社會企業優化充電設施、技術及維護環節,實現對下轄服務區充電設施的自建自營,充電設施的產權歸服務區運營管理單位所有。目前,江西、云南、貴州、廣西、四川等省份已經試水服務區充電設施自主經營模式。
在該模式下,服務區運營管理單位可進一步做強做大自有能源品牌,提升電動汽車用戶的充電體驗和服務區的整體服務質量,但面臨的資金壓力、安全運營壓力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