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霞 劉彥雷
近年來,各商業銀行紛紛上線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傳統的“以賬務處理為中心”的系統架構設計逐漸被“交易與核算分離”的新架構所替代,更好地滿足了商業銀行“以客戶為中心”經營理念。中央銀行會計核算數據集中系統(ACS)于2014年在全國推廣上線,實現了會計核算全國集中,提升了中央銀行金融宏觀調控效能,改進了中央銀行金融服務質量。然而,隨著金融業創新發展和人民銀行履職變化,ACS在系統架構、業務功能等方面逐漸顯露不足,亟須升級換代。新一代ACS系統建設應如何借鑒商業銀行成熟的系統架構設計,構建“交易與核算分離”的現代化中央銀行會計核算體系,本文進行初步探討。
一、交易與核算
(一)交易與核算的定義
會計上所稱的交易,即會計交易事項,是指能引起會計主體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等要素增減變化的事項或行為。核算是對于已經確立真實發生的經濟事項,按照會計的準則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其目的在于為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決策相關的信息。
會計核算是對經濟事項或交易結果的反映,核算所包含的確認、計量和報告等一系列動作是基于交易所產生的特定經濟結果。無論在系統實現上交易與核算二者相隔的時間多近,從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上,交易所達成的結果只能是會計核算的前提和輸入項,而會計核算本身并不影響交易事實是否達成。交易環節結束,只要要素被正確記錄,就不會因為記賬與否或如何核算而影響這一經濟事實。
(二)中央銀行會計核算各階段交易與核算的關系
中央銀行會計核算是指對中央銀行在履行職能過程中的各類業務活動進行確認、計量等賬務處理和生成會計報告。在中央銀行會計核算發展的各個階段,交易與核算的關系不盡相同。
手工核算階段,各類交易通過原始憑證進行確認,根據已經完成確認的原始憑證制作記賬憑證,再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明細賬。日終時依據記賬憑證編制科目日結單并登記總賬,完成當日的會計核算。該階段核算根據已經完成的交易進行處理,交易和核算天然分離。
計算機單機核算階段,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將會計賬戶的核算與客戶交易的記錄合二為一,系統設計時將客戶交易的完成以賬戶核算處理完畢作為前提條件,該控制從根本上防范了交易漏記、多記以及賬務處理的內部風險,大大提高了會計核算體系的風險防范能力,同時也將交易與核算緊耦合地綁定到一起。
中央銀行會計集中核算系統(簡稱ABS)核算(電子聯行)階段,人民銀行作為跨行交易記賬的中心,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跨行交易業務量不斷上升,為了滿足不斷提升的業務需求,人民銀行將跨行交易交由電子聯行處理。ABS按照電子聯行系統處理完畢確認的資金匯劃補充憑證進行賬務處理,對于跨行資金清算業務實現了交易與核算的分離,但是對于內部的其他業務處理則沿用原有的會計電算化模式處理。
ABS、ACS(現代化支付系統)核算階段,現代支付系統的建立,與人民銀行核算系統ABS、ACS通過系統直連的模式進行賬務處理,除了跨行交易外,現代化支付系統對于單邊報文的業務支持,使得人民銀行對于除跨行交易外的部分業務也實現了交易與核算的分離。但是對于人民銀行自身發起的涉及支付系統的業務處理,則沒有遵循交易與核算分離的理念進行設計,比如涉及清算賬戶的發行基金支取業務,不僅要求交易完成確認,還要求實時會計核算處理,對于人民銀行核算系統發起的其他各類業務也采用相同的處理理念。
(三)商業銀行“交易與核算分離”架構概念
商業銀行新一代業務系統“交易與核算分離”的設計理念,首先是商業銀行的核心系統定位于交易確認和客戶服務,重點關注交易信息準確性和完整性,而非會計核算平衡;其次是將會計確認核算處理交由核心系統之外的專門核算模塊或系統處理,核算系統依據會計準則完成會計確認和計量,生成會計報告。核心系統業務類型變更、產品創新等不受核算系統制約,以此實現交易與核算松耦合的分離狀態。
二、ACS系統框架交易與核算不分離的弊端
(一)不能快速適應新業務變化
ACS的系統架構雖包含了業務處理子系統和總賬系統,但由于沒有執行交易與核算分離的理念,總賬系統與業務處理子系統處于緊耦合關系,從而導致新業務推出時或者業務邏輯上發生變動時,必須完整的升級整個ACS系統,例如DVP常備借貸便利業務推出、準備金考核方式變動等。
(二)不利于內部精細化管理
由于交易與核算的緊耦合,導致所有的業務處理都必須通過ACS進行管理和核算處理。然而對于再貸款、再貼現、準備金等業務的處理,ACS雖事實上承擔了交易確認的功能,但是實際上對于上述交易的確認從職責劃分上沒有相關的權限,而有實際管理權限的如貨幣信貸部門又不能直接操作ACS核算系統,從而造成業務管理上的脫節。
(三)不利于會計核算專業化的發展
由于交易與核算的緊耦合,導致核算的許多功能要考慮與交易確認的匹配,從而對核算功能的核心定位產生諸多影響。一方面,現在各商業銀行普遍實現的虛擬核算主體核算、成本中心核算、產品中心核算等基于會計科目結構(COA)的多維會計核算,在ACS現有框架體系下無法實現;另一方面不能實現基于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不同會計制度的兩套報表。
三、構建“交易與核算分離”的中央銀行會計核算體系構想
(一)借鑒商業銀行“交易與核算分離”架構設計
商業銀行會計核算演變到交易與核算分離,經歷了核算電算化、綜合業務系統、核心業務系統等不同的階段,人民銀行會計核算發展到ACS為止,仍然沒有建立起完備的綜合業務系統,有許多業務沒有進行系統化處理,而是采用直接進行會計核算的模式。例如再貸款業務,人民銀行仍然采用線下業務辦理的模式,業務的發起無法實現電子化,從而導致交易缺少發起端,不能完成交易與核算的分離。建立一個交易與核算分離的現代化會計核算系統,需要先補足短板,對于各類線下辦理的業務進行系統化處理的配套建設。
商業銀行普遍建立了以面向客戶、交易確認為基礎的行內核心系統,同時面向內部管理的后臺核算系統。人民銀行可以借鑒商業銀行的系統架構模式,建立以面向金融機構服務的支付系統為基礎的前臺核心系統,和面向內部會計管理的后臺核算系統,同時在核心系統基礎上,建立多種滿足不同金融機構業務需求和人民銀行管理需求的業務處理子系統。
(二)搭建分離交易與核算的會計引擎系統
從系統架構上考慮,支付系統納入ACS直接管理后,每日海量的交易數據無法通過目前交易與核算綁定的緊耦合方式處理。交易系統是一個直接面向金融機構的系統,而核算系統則是一個處于后臺的、非直接面向用戶使用的系統,需要建立一個會計核算引擎來處理兩個系統之間的交互,通過會計引擎的橋梁作用,確保交易數據和核算數據和一致性和準確性,即可以有效分離交易與核算,同時也擴展了核算系統的靈活性。
人民銀行會計核算引擎設計需要考慮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交易與核算的對應關系問題。傳統模式下,由于交易與結算不分離,二者只能是一對一的關系。交易與核算分離模式下,可以將具有相同記賬規則的交易進行合并處理,僅進行單筆的會計核算,從而形成交易與核算多對一的關系。以再貸款的發放為例,如果先后向兩個不同金融機構發放了兩筆相同性質的再貸款,由于性質相同所以記賬使用的會計科目也一致,此種情況下兩筆再貸款理論上可以通過一次會計核算進行處理。會計科目下開設內部貸款賬戶,僅進行會計核算不需要處理與交易相關的內容,因此該內部賬戶開戶完全可以自動完成,避免人工開戶導致的差錯。而與再貸款有關的業務性質參數,完全可以交由再貸款子業務系統進行處理,分別登記相關卡片和再貸款業務明細記錄即可。
二是結算與明細會計核算的關系。結算系統主要定位交易資金的最終確認,人民銀行作為銀行的管理部門,處理的跨行交易是海量的數據,對于結算系統確認的交易,核算系統沒有必要,也不需要再進行逐筆的明細會計核算。人民銀行現代化支付系統與目前ACS對于大部分跨行交易的目前也是采用匯總會計核算的模式,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對于ACS以人民銀行身份發起或者接受的支付系統業務,ACS目前仍然采用逐筆進行會計核算的模式,因此下一代ACS交易與核算分離的架構模式下,新會計引擎的設計必須考慮所有交易均采用統一的核算口徑,按照結算與核算多對一的模式進行統一會計核算處理。
三是零級清算問題。人民銀行的現代化支付系統,已經對其處理的支付業務實現了實際意義上的零級清算,但是由于ACS按地市設置會計核算主體的模式,導致零級清算的交易在進行會計核算時,仍需要使用內部過渡賬戶進行以核算主體平衡為目的過渡核算。新的ACS系統架構可以考慮使用(COA)的會計科目機構,分別設置核算主體、網點主體、虛擬主體等字段,自動支持對各類零級清算的記賬,以及分別實現核算主體記賬、成本中心記賬、虛擬主體記賬等多種記賬模式的支持。
四是財務系統與核算系統的關系。從商業銀行實踐來看,大多數商業銀行將財務系統都進行單獨的會計核算處理,一般不對財務系統的生產交易通過會計核算引擎進行處理,而是直接由財務系統生產會計分錄并上傳賬務處理系統進行直接記賬處理,上述模式與目前AIIS與ACS關系基本一致,因此建議新一代ACS系統與AIIS的架構關系與目前保持一致。
參考文獻:
[1]李波.《商業銀行會計和交易分離_深入剖析現代化會計核算體系的建立》.
[2]劉彬.《銀行科技系統會計引擎作用淺析》.
作者單位:李忠霞,中國人民銀行邢臺市中心支行,大學本科,經濟師;劉彥雷,中國人民銀行邢臺市中心支行,大學本科,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