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采月
內容摘要:話語標記語是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的語言現象,具有極其豐富的語用功能。本文基于菲茨杰拉德所著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小說文本對其中的話語標記語進行頻次統計,發現well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話語標記語,影響著語篇內容的組織、人際關系的形成和所需信息的傳遞。
關鍵詞:《了不起的蓋茨比》 話語標記語 語用功能
話語標記語(discourse marker)是言語交際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表達方式,廣泛存在于各種語言中,指的是不影響句子真值、只表達態度或步驟意義的語言元素(Jucker & Ziv 1998)。學界對于話語標記語的相關研究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并逐漸形成了關聯理論、連貫理論等幾大主要的理論流派。目前而言,對于話語標記語的分析多集中于其定義、范圍和功能的探討,研究對象以日常話語為主,機構話語較少。本文對《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各類話語標記詞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并探究主要話語標記語在文本中行使的多種語用功能。
一.國內外話語標記語研究概覽
80年代以來話語標記語逐漸成為西方語言學界的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西方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眾多話語標記語(Schiffrin 1987),抑或是對某種特定的話語標記語進行了深入分析(Lakoff 1973)。Schiffrin是從連貫理論探討話語標記詞如何影響語篇生成及連貫性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將話語標記語界定為“包含話語單位的順序依附性元素”(1987:31),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對信息管理標記詞oh、應答標記詞well、語篇連接詞and,but, or等十多種話語標記詞進行了用法描述和分類總結。學界對于話語標記語究竟包含哪些元素尚未達成統一意見,Schourup(1982)將hey等感嘆詞視為話語標記語,而Schiffrin(1987)研究中涉及的連詞卻并未被納入Schourup的研究中。但是well,oh,you know,I mean等作為話語標記語已經獲得普遍認可。其中,well可能是被研究頻率最高的話語標記語(Cuenca 2008:373)。
國內對于話語標記語的研究相比于國外起步較晚,廖秋忠(1987)將漢語句子中的管領詞語依據語法性質分為謂語動詞、狀語和連接成分三類,而連接成分指的正是話語標記語。冉永平(2000a)在對漢語中的話語標記語進行分類時,并未區分漢語標記語與語用標記的區別,將其共分為話題標記語、話語來源標記語、推理標記語等共8類。冉永平(2000b)在對國外相關研究流派進行分類和回顧的基礎之上,沿襲了Blackmore(1992)的觀點從語用—認知的角度對英語和漢語中的話語標記語都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實例分別總結出well和“那”的多種語用功能(冉永平2003;李欣芳、冉永平2020)。崔鳳娟和于翠紅(2015)選取美國辛普森案庭審對抗階段的庭審記錄為研究語料對其中well的使用頻次進行統計,研究發現較之其他話語標記語,well在庭審語篇中更為常用,在庭審的不同階段使用頻次呈現出顯著差異并體現不同的語用功能。
縱觀國內外話語標記語的研究發展可以看出,眾多學者都對其定義、分類以及功能進行了界定與劃分,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皆而有之,語料庫賦碼原則和使用方法的普及更豐富了研究內容,拓寬了研究路徑,然而現有研究對小說中的話語標記語研究涉獵較少,尤顯不足。
二.《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話語標記語
1.各類話語標記語的使用情況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著大量的人物日常對話和心理獨白,適合作為話語標記語的研究語料。《了不起的蓋茨比》正文內容共計49420個單詞。本文使用Antconc3.5.8對小說中常見話語標記語的使用頻次進行統計,依據不影響話語的真值、不添加命題內容、與話語情景相關、和具有一定的表意功能這四項話語標記語的基本特征(Holker 1991)剔除該詞的同形異義詞。在軟件檢索和人工核查的基礎上,統計發現常見的話語標記語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使用頻次存在顯著差異,其中使用最為頻繁的是well(共41處),其次是oh(共38處),而I think, I mean, you know(分別為2處、6處、5處)的出現頻次較低。既然well是小說文本中最為常用的話語標記語,那么對其功能進行多方面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2.話語標記語well的多種語用功能分析
作為研究頻率最高的話語標記語,早有諸多學者對well的語用功能進行多方面的探究與論述。如連貫理論的代表人物Schiffrin(1987)聚焦well對于語篇連貫性和協調性所起的作用;冉永平(2003)結合實例歸納出well具有面子威脅緩和語、信息短缺標記語等四種主要的語用功能;崔鳳娟和于翠紅(2015)則將well的語用功能劃分為信息、語篇和交際三個維度。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結合小說的語類特點,本文也從語篇、交際和信息三大維度對《了不起的蓋茨比》中well語用功能的分布情況進行分析:總體而言,語篇功能為使用最為頻繁共有26處,具體包括4處話語起始標記、15處銜接標記、4處延緩標記和3處延緩標記;其次是交際功能出現了14次,7處表達情緒、5處降低面子威脅以及2處增強話語信度標記;最后是僅使用一次的信息功能,well作為信息短缺標記。接下來我們將結合具體例子對其三大功能進行細致的分析。
三.語篇功能
作者在小說中主要使用了well的語篇功能,共26處,占比63.4%。語篇功能指的是話語標記語對于語篇連貫性、組織語篇內容以及引導語篇發展的功能,具體包括話語起始標記、話語銜接標記、話語延緩標記和話語結束標記四種。其中,話語銜接標記語的使用頻次為15處,是語篇功能的典型體現。
1)Daisy: Do you want to hear about the butler's nose?
Nick: That's why I came over to-night.
Daisy: Well, he wasn't always a butler; he used to be...
例(1)的會話背景是黛西想給尼克講述一個關于管家鼻子的家庭秘密,詢問尼克是否想聽,尼克回饋了肯定答復后,話輪又轉到黛西這里,她以well作為一種銜接手段來使關于管家的話題繼續下去,構建了兩人之間連續的會話。同樣的例子還有蓋茨比向尼克描述車禍發生的場景“Well, first Daisy turned away from the woman toward the other car...”這段描述中并未包含話輪的轉換,作者從蓋茨比的角度以well來連貫生動地敘述整個車禍事件。由此可見,well不僅可以推動會話過程中話輪的流暢轉換,而且能夠在說話者講述時使聽話者得以隨著說話者的敘述思路,以較小的代價接受故事的敘述。
2)Nick: How about saying you'll come?
Wolfshiem: Well, the fact is the truth of the matter is that...
延緩標記語也稱為遲疑標記語,通常是說話者向對方暗示自己的遲疑猶豫,還未想好如何回答對方所問。例(2)中尼克打電話邀請沃爾夫山姆參加蓋茨比的葬禮,卻遭到對方的避而不見。沃爾夫山姆是蓋茨比的朋友兼合作伙伴,在聽到蓋茨比的死訊后害怕勝于悲傷,他擔心自己被牽連,對于尼克的囑托也是百般推脫。直到尼克詢問緣由,他才猶疑著回答,well既避免了過長時間的停頓,也表現了他為不去參加葬禮而尋找搪塞理由的緊張與為難,若直接以“The fact is”則會顯得沃爾夫山姆拒絕得過于直接,讓尼克覺得他冷酷無情。
此外,well也可充當話語起始標記,如湯姆在威爾遜聲稱自己身體抱恙的情況下以“Well, shall I help myself?”向威爾遜發問,迫使他為自己的車加油,湯姆通過well作問題起始標記,通過反問對方來使威爾遜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行為,這是一種發問策略。“Well, good-bye.”這一例句中顯然well是作為話語結束標記,易于理解因此不多加贅述。
四.交際功能
交際功能表現為話語標記語在說話人與聽話人進行人際交往時所具有的功能,可分為情緒表達標記、降低面子威脅標記和增強話語可信度標記。作者共使用了交際功能14次,其中頻次最高的為情緒表達標記。
3)Wolfshiem: Finest specimens of human molars.
Nick: Well! That's a very interesting idea.
例(3)中尼克在聽說沃爾夫先生的紐扣是用精選的真人臼齒制成后以well表示驚訝。這段對話的背景是沃爾夫山姆原以為尼克一直注意著自己的紐扣,而事實上尼克并沒有關注到,但聽到沃爾夫山姆介紹紐扣的獨特材質,尼克也合時宜地表達了贊賞。
4)A: We're always the first ones to leave.
B: So are we.
C: Well, we're almost the last tonight. The orchestra left half an hour ago.
例(4)的對話場景發生在蓋茨比舉行的大型宴會即將散場時,尚未盡興舍不得離開的兩位女客相互埋怨自己的丈夫總是在自己興致正濃的時候勸自己回家,甚至夸張地說他們總是宴會中最先離開的。而其中一位女客的丈夫怯生生地說道今晚他們是最后離開宴會的人,作為對妻子話語的反駁。丈夫使用well極大地降低了對妻子面子的威脅力度,顧全妻子在公眾場合的面子。
5)Tom: Have you read 'The Rise of the Colored Empires' by this man Goddard?
Nick: Why? no.
Tom: Well, it's a fine book, and everybody ought to read it.
例(5)摘自湯姆與黛西、尼克等人談論起社會和文明的片段,湯姆自稱他對于當今文明正在崩潰的現實感到悲觀,向未讀過《有色帝國的興起》的尼克極力推薦這本書,湯姆使用well開啟對于此書科學性和可讀性的論述,以增強自己話語的可信度。
五.信息功能
話語標記語well在信息維度的功能可以劃分為信息短缺標記、信息自我修正標記和確切詞語搜尋標記。如例(6)所示:
6)Nick: Where is he from, I mean? And what does he do?
Jordan: Now you're started on the subject. Well, he told me once he was an Oxford man. However, I don't believe it.
在一問一答話輪交替的會話模式中,當回答者故意提供缺失或是模糊不清的信息以至于對方無法直接明了地得到答案時,well出現通常是暗示說話者的回答還蘊含著言外之意。以(6)為例,尼克與蓋茨比打了照面后發現他與自己想象中的樣子截然不同,難以置信,便向同行的喬丹詢問蓋茨比的故鄉與職業。相比于直接回答“he was an Oxford man”,well與he told同時出現更加耐人尋味,弦外之音是喬希對于蓋茨比聲稱自己讀過牛津的說法并不相信。果不其然,喬丹在回答之后,又明示“However, I don't believe it.”。
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對小說文本《了不起的蓋茨比》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話語標記語well進行多方面的功能分析,分析表明well在不同的會話語境下呈現出極為豐富的語用功能。在語篇方面,well可以標記話語的起始、銜接、延緩和結束,既可以使話輪交替、對話進行得順暢,也能夠構建連貫生動的故事敘述。在交際功能方面,well可以承載說話者的情緒態度,在交際雙方意見對立時能夠降低面子威脅程度,有利于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還能增強說話者提出建議及觀點的可信度。此外,well還具有極為重要的信息傳遞功能,能夠向聽話者暗示言外之意。
參考文獻
[1]Blackmore, D. Understanding Utterances [M].Oxford:Blackwell,1992.
[2]Blackmore, D. 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3]Cuenca, M. J. Pragmatic markers in contrast: The case of well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8, 40(8):1373-1391.
[4]Hlker, K. Franzsisch: Partikelforschung. Lexikon der Romanistischen Linguistik [M]. Tiibingen: Niemeyer,1991.
[5]Jucker, A. S., & Ziv. Y. Discourse Markers: Descriptions and Theory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98.
[6]Lakoff, R. Questionable answers and answerable questions [C] //B. B. Kachru,R. B. Lees,Y. Malkiel, A. Pietrangeli & S. Saporta. Issues in Linguistics: Papers in Honor of Henry and Rente Kahane.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73:453-467.
[7]Schiffrin, D. Discourse Mark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8]Schourup, L. Common Discourse Particles in English Conversation [M].New York:Garland, 1982.
[9]Sperber, 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 Blackwell,1986.
[10]崔鳳娟、于翠紅.庭審語篇中話語標記語well的語用功能[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5,38(2),24-31.
[11]李欣芳、冉永平.話語標記語“那”在臨床訪談中的人際補償策略功能研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0, 43(4): 417-438+525.
[12]廖秋忠.篇章中的管界問題[J].《中國語文》,1987,(4).
[13]冉永平.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D].博士學位論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0a.
[14]冉永平.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學研究綜述[J].《外語研究》,2000b,(4),8-14.
[15]冉永平.話語標記語well的語用功能[J].《外國語》,2003,(3),58-63.
[16]謝世堅.話語標記語研究綜述 [J].《山東外語教學》,2009,30(5),15-21.
(作者單位:南京工業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