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間,藏格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藏格控股”)串通上百家客戶,利用大宗商品貿易的特殊性實施財務造假,虛增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2019年11月28日,藏格控股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因上述虛假陳述行為,肖某(藏格控股實際控制人,時任董事長)、吳某(藏格控股時任董事、副總經理)等相關責任人員及上市公司受到行政處罰。
2020年,投服中心支持投資者黃某等向肖某、吳某、藏格控股提出索賠。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認為虛假陳述對外直接承擔賠償責任的主體是上市公司,投資者主張肖某承擔直接賠償責任于法無據,不能成立,駁回訴訟請求。
2021年9月,藏格控股虛假陳述案二審,投服中心委派公益律師出庭。二審法庭圍繞如何認定本案虛假陳述實施日、揭露日、基準日、基準價(簡稱三日一價)、如何認定投資者黃某某損失以及如何認定賠償責任主體及連帶責任問題等展開辯論。庭審中,公益律師對法庭歸納的上述爭議焦點進行充分論述。其中,關于原告投資損失應由誰承擔賠償責任的認定問題,公益律師堅持上訴人有權選擇全部或部分人承擔連帶責任,并堅持將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列為第一被告追究賠償責任。
最終,二審法院支持了投資者部分上訴請求,判定肖某、吳某對藏格控股賠償投資者損失承擔連帶責任,維持了一審判決對本案三日一價的認定。目前投資者黃某已收到1.9萬余元賠償款。
上市公司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披露信息是證券市場健康有序運行的重要基礎。財務造假嚴重挑戰信息披露制度的嚴肅性,嚴重毀壞市場誠信基礎,嚴重破壞市場信心,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是證券市場的“毒瘤”。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在加大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處罰力度的同時,加大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的民事責任追究也勢在必行。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堅持對證券違法行為“零容忍”,加大對證券發行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有關責任人證券違法行為的追責力度。本案中藏格控股通過開展虛假貿易業務的方式,虛增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虛增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未按規定披露其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實際控制人、時任董事長肖某,時任董事、副總經理吳某應當對上述違法行為負主要責任。
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鮮有投資者對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直接責任人員提起訴訟,虛假陳述賠償基本由上市公司承擔。投服中心支持投資者向藏格控股直接責任人員追責,一審法院駁回訴訟請求后,繼續支持投資者上訴,最終二審法院判決直接責任人員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投資者獲得賠償。
投服中心作為中國證監會直屬的證券金融類投資者保護公益機構,始終堅持“為民、奉獻、專業、引領”理念,積極發揮示范作用,適應審判體制創新,完善訴訟維權機制。未來投服中心將積極督促上市公司向作惡實控人、董監高追責,并積極推進相應股東代位訴訟,從民事追償角度實現對違法行為的“零容忍”,推動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