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
在長期的德育實踐中,湖北省水果湖高級中學從德育資源使用、德育課程開發、德育活動設計三個維度構建德育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果。
發揮德育資源的育人功能。在中學德育實踐中,學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內德育資源和家長資源。如教導處開展學習興趣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校醫務室開展衛生常識教育、學校物業開展垃圾分類教育等生活課堂活動,形成德育環境。邀請來自不同行業的家長走進校園,為學生講述不同職業的具體工作職責、職業屬性、職業狀態及職業的價值與意義,讓學生對各類職業有更為詳盡與真切的了解。邀請院士進校園、傳統戲曲名家名師進校園、長江志愿救援隊進校園等,開展講座講課活動。也可以充分發揮社區場地資源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育人功能,如在社區居委會青少年活動中心、圖書館、消防中隊、福利院等場地,開展春節民俗體驗、漢字聽寫比賽等活動。一方面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之美,自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另一方面讓學生在文化活動體驗中實現道德品質的內化。
開發系列德育課程。學校通過開發和上好系列思政課,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等核心素養。
道德課堂。學校開設了修身、齊家、治國三大板塊的道德講堂,確立了志向高遠、誠實守信、浩然正氣、自強不息、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友善和睦、勤勞簡樸、忠于祖國、公正法治、助人為樂、禮貌謙讓12個子課題,積極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智慧,打造多元化、精品化道德講堂。
生涯課堂。學校圍繞認識自我、了解職業、專業、高校以及做出生涯選擇等主題,開發特色課程資源,建立生涯課程體系,幫助學生樹立個人理想,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內生學習動力。
生命課堂。學校通過開設衛生安全常識課、應急安全訓練課、法治教育課、生命課等,教育學生珍愛生命、熱愛生活,教給學生必備的生活安全技能。
社會課堂。在社會課堂中,學校組織學生走出校園,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開展走進軍營、走進工廠、走進博物館等“八個走進”系列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會和民情,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提高學生社會實踐的能力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設計系列德育活動。學校依據德育目標,選擇文明禮儀教育、社會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為德育主題活動內容,開展了以校園文化節日為載體的德育活動。
藝術節。藝術節分為“校園好聲音”“博雅演奏會”“才藝之星”三個專場,通過系列活動,集中展示學生的音樂、美術等藝術才華,激發藝術學習和藝術創作興趣,讓學生在欣賞藝術、參與藝術的活動中享受藝術,陶冶情操,愉悅身心。
體育節。體育節包括校園足球聯賽、籃球聯賽、舞動青春創意廣播操比賽等活動。在體育活動中,學生不僅能強健體魄,建立團隊意識和紀律觀念,而且培養堅強的意志力和頑強拼搏的精神。
科技節。科技節包括科學講堂、雞蛋撞擊球比賽、報紙搭橋比賽、航模制作比賽、信息技術比賽等。通過開展科普教育,以系列化科技活動激發學生科技學習興趣,給學生心中種下學科學、愛科學的種子。
社團節。學生社團可以根據學校的不同情況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交流思想,切磋技藝,增進友誼。
電影節。學校組織學生自編自導自演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主題的微視頻,讓學生在拍攝過程中和角色扮演中體驗和感受德育。
成人節。學校為學生舉辦成人禮,邀請學生家長一起正裝出席學生成人禮活動,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讓學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讀書節。讀書節包括詩詞大會、課本劇比賽、讀書演講比賽等活動,讓學生感受閱讀帶來的樂趣,培養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豐富學生的大腦,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和獨立思考能力。
責任編輯/楊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