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樹仁(Mark S DE SILVA)
ISSB發布的《可持續發展相關財務信息披露的一般要求》和《氣候相關披露準則》一旦定稿,將首次在全球范圍內為可持續發展和氣候報告提供急需的統一和標準化要求,有望為ESG戰略和披露提供清晰有效的途徑
2022年,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發布了披露可持續發展和氣候相關資訊的第一份草案。它們都旨在為投資者提供評估“ESG風險、機會”對企業價值潛在影響時所需的信息。
如今,將ESG和可持續發展標準納入基礎研究,已成為主流資產管理公司的準則。不過,盡管企業披露的情況不斷改善,但要找到與投資相關的信息仍然是一項挑戰。對大多數投資者來說,缺乏一個通用的分類,使其難以評估可持續發展承諾的完整性。這導致了“漂綠”的產生,評估人員現在需要對企業的ESG報告進行過濾和識別。
根據G&A?Institute的數據,在2020年,92%的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企業和70%的羅素1000指數成份股企業發布了可持續發展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增長是由監管機構和證券交易所推動的,同時客戶和投資者對ESG信息的需求也在增加。然而,這也對企業和投資者從許多ESG報告框架和信息披露中,索引、提取重要和可比較的ESG信息提出了新的挑戰。
瀏覽一些ESG報告,你往往會發現100多頁篇幅的光鮮文件,詳細介紹了該企業采取的針對社區團體和表面價值的環境舉措。雖然這可能有助于提升品牌價值、員工參與度,甚至支持企業的社會經營許可,但對于發行人如何從戰略上識別和優先考慮ESG的機會和風險,所能提供的信息很少——而這是開展有效ESG計劃的核心宗旨——關鍵ESG風險管理的透明度仍然是一項挑戰。
為什么要關注ESG風險?ESG風險會影響企業的企業價值;影響未來現金流的價值、時間和確定性;影響融資渠道并決定資本成本。當一家企業梳理并識別了與創造長期價值相關的ESG風險和機會時,就會出現令人信服且有意義的ESG報告。這些都給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提供了尋求解決問題的機會。
ISSB由IFRS基金會在第26屆締約方會議上成立,今年3月,除了發布《氣候相關披露準則》(以下簡稱《氣候披露》)之外,還發布了備受期待的《可持續發展相關財務信息披露的一般要求》(以下簡稱《一般披露》)的初稿。《一般披露》和《氣候披露》都希望解決信息披露中的不一致性問題,為投資者提供他們所需的信息,以評估ESG風險和機會對企業價值的影響。這些披露準則或要求,參考并借鑒了氣候信息披露標準委員會(Climate?Disclosure?Standards?Board)、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和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特別工作組(TCFD)等機構建立的框架。

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倡議,因為一旦定稿,這兩份文件將首次在全球范圍內為可持續發展和氣候報告提供急需的統一和標準化要求。《一般披露》和《氣候披露》目前都在協商中,于2022年7月29日收到反饋,目標是在2022年12月前完成這兩份文件的制定。
首先,我們來看《一般披露》。
1.與TCFD的重點領域相似,ISSB的《一般披露》概述了與治理、戰略、風險管理以及指標和目標有關的風險和機會的要求。該框架還鼓勵采用與原材料和行業相關的指標。可持續性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和綜合報告框架將很快由ISSB進行整合,SASB的披露將轉變為IFRS可持續發展披露標準。目前正在將SASB報告或至少將其現有信息披露映射到SASB的發行人,很可能會提前幾步,與這些新要求保持一致。
2.考慮到準確識別新出現風險和長期風險的不確定性,特別是與未來事件有關的不確定性,《一般披露》要求企業披露有關信息來源和結果不確定性的信息。ISSB指出,最好披露這些信息,因為這可能會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3.企業需要披露重大的可持續發展相關風險及機會,包括如何辨識有關風險。不同企業可能會對重大一詞有不同定義及解讀方式,它們會透過與利益相關者交流及利用內部的風險管理機制擬定企業營運對環境的影響。
4.隨著方法和假設的不斷完善,無論是由于數據錯誤、方法改進還是對未來結果的更準確理解,都將需要進行重申。《一般披露》概述了重申此類信息的過程。這將受到那些一直努力在報告中重申數據或過去披露信息的企業的歡迎。
5.新的要求是合規性聲明。如果企業遵守了披露的所有相關要求,它們應就其合規程度出具明確且無保留的聲明。雖然議案并沒有詳細列出ISSB如何查證披露的真偽,企業應該確保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內容都是有根有據的,并且經企業內部審批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6.企業需要同時公布可持續發展報告和周年報告。這令投資者對企業如何應對可影響財務表現的重大風險有全面的了解。監管機構(包括港交所)持續鼓勵企業同時公布可持續發展報告和周年報告。誠然,對企業而言,這對資源運用構成挑戰,但是也提供了新的機會讓企業在周年報告和策略性報告中精簡地融入ESG指標。
接下來,我們再看《氣候披露》。
1.在氣候信息披露方面,ISSB擴大了關于TCFD框架的要求。企業應披露其商業模式、戰略和現金流在短期、中期和長期內如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評估應考慮到物理和過渡性氣候影響。
2.預計企業將披露它們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來抵御與氣候相關的風險,并利用相關的機會。雖然企業可能已經在應對氣候影響方面進行了董事會層面的監督和治理,但這些新要求可能會讓發行人更加重視情景分析。這將導致從對物理風險和過渡性風險的高級別披露,轉向投資者贊賞的更深入和描述性的分析。
雖然披露信息可能會在最初引起企業的一些焦慮,但它們是朝著統一披露框架、向投資者提供相關信息邁出的重要一步。其將為有意義的報告奠定基礎,并最終減少長期工作量。
企業應借此機會向ISSB提供反饋,并在響應期間積極參與相關行業或同行主導的磋商。在為新要求做準備時,它們可能還需要考慮以下基本原則:
1.確保內部對企業面臨的重大ESG風險和機會有清晰的理解,特別是高級管理層,定期向董事會提供最新信息。
2.建立關于企業ESG績效明確的責任和所有權,尤其是在識別、應對和或管理相關的風險和機會方面。
3.根據新的要求和企業當前的ESG披露情況進行差距分析。
4.評估未能滿足這些要求的風險或成本,同時考慮聲譽和可能的合規影響。
5.考慮內部能力、流程和或系統,例如滿足任何指標和目標報告要求的數據管理和驗證系統。
6.評估氣候變化對企業價值鏈的影響,進行情景分析,旨在考慮和量化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
7.如有需要,制定符合要求的途徑,明確里程碑和目標。
8.企業需要披露是否有足夠資金承擔氣候風險及發掘相關機會。企業雖然已經有董事會提供對氣候的指引,但是ISSB的新指引會令企業更關注情景分析、轉型計劃及達到氣候相關目標的策略。這會使公司就如何利用資金以符合《巴黎協定》有更多披露,減少籠統地披露實體風險及轉型風險。
9.《氣候披露》對披露范圍三排放和財經服務界以強度量度的財務排放有更高要求。范圍三排放需以《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企業會計與報告標準》的方法披露,好處是容易比較不同企業的財務排放。
有效的風險管理無疑是一個價值驅動因素。它在提供彈性的同時,允許企業應對日益增加的不確定性。然而,與企業價值和財務狀況相關的ESG風險并不總能得到正確的評估或理解。
資產所有者和投資經理應將這些要求視為在實現ESG績效過程中與企業接觸的機會,并在必要時提供總體背景和遵守這些要求的理由。投資者應宣傳應對ESG風險和利用ESG機遇的重要性,在可持續發展挑戰中創造韌性和推動創造長期價值——無論是來自氣候變化、確保商業誠信,還是保持包容性和公正的企業。投資者在與其投資組合企業打交道時可以考慮以下問題:
1.在識別和解決ESG風險方面,董事會是否有責任感和所有權?是否通過董事會或管理層領導的委員會,定期向董事會提供有關ESG重大問題的最新信息?
2.企業是否充分了解其所面臨的ESG風險和機會?這些風險是否已被列為優先事項考慮?它們是否在企業的ESG披露中得到了明確的闡述?
3.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否與應對這些風險有關?如果是,這些風險的管理是否與高管薪酬掛鉤?
4.企業的ESG報告在處理重大ESG風險和機會方面平衡和透明嗎?從歷史和同行的角度看,信息披露是否具有可比性?
5.企業是否承認并評估了氣候變化對其業務的影響,并根據TCFD等最佳實踐框架和指南報告其業績?
6.企業是否持續提供有前瞻性的可持續發展未來計劃、策略、資金分配、投資、風險評估等對利益相關者而言相關的資訊?
7.企業有否就可持續發展議題的管治進行第三方查考,包括董事會職能、管理層表現及內部管控?
雖然這是統一報告標準的令人興奮的第一步,但還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做。評級機構和可持續發展指數之間將會進行哪些調整(如果有的話)還有待觀察。這些評級機構和可持續發展指數經常從企業ESG報告中尋找特定的公開信息,以確定評級或指數納入。這些披露可能會導致ESG報告采用基于復選框的方法,使得企業的報告流于表面,并增加報告的復雜性。
在今年晚些時候完成披露后,我們將很快看到哪些司法管轄區將采納這些要求。最初的結果令人鼓舞,英國政府發表的一份聲明指出,包括中國、巴西、歐盟委員會和美國在內的38個司法管轄區歡迎擬議的要求。
當監控機構考慮推行這些披露要求時,企業和投資者應該表達其對這些擬議要求的反饋,這對于確保這些信息披露的相關性至關重要。
總的來說,這是重要的一步,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倡議,旨在提供急需的清晰度和通往有效ESG戰略和披露的途徑。它有望為ESG戰略和披露提供清晰有效的途徑。
作者系匯豐投資管理ESG高級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