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 Rand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的封鎖在工作場所引發了一場激烈的辯論:如果員工繼續遠程工作,企業能好好發展嗎?
高盛(Goldman?Sachs)和星巴克(Starbucks)等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表示,他們需要員工全天在辦公室工作,以營造一個協作的環境。而另一個極端,像3M、SAP和Twitter等公司支持大量員工在任何地方工作。兩者都有負面效果:一些員工辭掉了不夠靈活的工作;另一些員工因沒有與公司發生定期的聯系而感覺漂泊不定。
根據一份新的研究,解決上述問題的理想出路可能是一個折衷方案:員工將一周的工作時間合理分配到家庭和辦公室,這樣的混合工作制似乎效果最好。混合工作制將靈活性和敬業度有效結合在一起,不僅能讓員工更快樂,還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創造力,從而提高工作質量。兩個極端中間,似乎有一個最佳點。
該研究聚焦孟加拉國最大的非政府組織孟加拉農村發展委員會(BRAC)開展實地實驗,分析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采用不同工作形式和安排時,130名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之間發送的3萬多封電子郵件。這項實驗是在2020年夏天進行的,當時該國剛剛結束對COVID-19的全國封鎖。
研究人員使用機器學習與文本分析研究了這些員工在封鎖之前九周和封鎖期間的電子郵件及附件。除了分析電子郵件之外,他們還對參與研究的員工和他們各自的經理進行了定性調查。
根據參與人員在家庭和在辦公室的時間分配,研究人員將他們分成三組:每周大部分時間在家的一組去辦公室的時間長達8天;混合型員工在辦公室工作9到14天;而大部分在辦公室工作的員工,在辦公室工作超過15天。
員工完成對各種工作安排的滿意度調查。與此同時,他們的經理根據能力、合作、工作知識、創造力、生產力和工作質量等類別,對員工的生產力進行從“不滿意”到“優秀”的七級評分。
在發送的電子郵件數量、在家工作的滿意度和工作質量這三個方面,混合工作制組別的成員,其排名都高于其他兩組。
與主要在家工作的組相比,混合工作制組每天多發送0.8封電子郵件,辦公室工作組每天多發送0.5封電子郵件。此外,與大多數在家工作的人相比,采取混合工作制的員工擁有更寬廣的公司內部電子郵件網絡。
考慮到遠程工作可能導致豎井式的電子郵件網絡,不利于合作和創新,混合工作制帶來的廣泛的電郵網絡很重要,而且他們還會發出更多新穎的電子郵件及其附件。
對員工來說,“混合工作制可能是兩全其美的”。實驗結束時進行的員工滿意度調查顯示,與其他兩組相比,混合工作制員工對在家工作的滿意度更高,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更好,孤獨感更低。這意味著,如果處于中間位置,可以獲得最大的靈活性好處,同時不用付出與同事隔絕的代價。

上述研究結果對雇主來說可能也是個好消息:工作效率不受彈性工作制的影響,而且事實上恰恰相反,混合工作制員工比其他兩組產生了更多新穎的成果,管理者主觀上認為他們的工作質量高于其他人。
當然,這是第一篇關于混合工作制對企業溝通模式、工作質量影響的研究,未來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充實研究成果。
工作的未來、未來的工作,到底是何種形態?疫情迫使企業違背意愿進行大規模靈活工作制度的實驗,其中遠程辦公無疑是有效的。此前一項涉及美國專利商標局的研究發現,能夠“在任何地方工作”的專利審查員,在遠程辦公的時期,審查的專利申請增加了4.4%,而沒有明顯增加的返工或質量下降。
而混合工作制的意義在于,你不必天天都在辦公室,關鍵是要由團隊來決定合適的在辦公室的辦公時間。未來,在一個高效、快樂的工作世界中,靈活性可能成為標配甚至普遍性規則,而不是因為疫情產生的“例外”。以印度科技巨頭塔塔咨詢服務公司(TCS)公司為例,該公司最近宣布,員工只需要25%的時間在辦公室,而且時間可以因團隊而異。
來源:哈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