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ten Bennedsen

無論是提供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更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還是更高的獎金,公司都在不斷嘗試各種方法來鼓舞員工士氣,改善工作環境。此前的研究顯示,84%的美國高管認為他們的公司必須努力改善企業文化,92%的人認為實現這一點將有助于提高公司價值。
無論是哪家公司,CEO在塑造企業文化方面往往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這不能寫在合同里,也不能簡單地模仿成功的組織。相反,與CEO個人特質相關的無形和文化因素會發揮重要作用。
最近有一項研究開始觀察“社區型CEO”——居住地離公司較近、與公司所在社區關聯度高的CEO。“社區型CEO”會如何影響和塑造工作環境,對員工生產力和公司盈利能力又會有什么影響呢?
研究以丹麥為對象,涵蓋了2008年至2015年間的7萬多家公司。信息來源特別涵蓋了丹麥工作環境管理局(WEA)的“行政評論”,其被用作評估工作環境的指標,通常涉及工作場所的危害,例如可能對員工產生不利影響的安全問題和違規行為。除此之外,還有兩項綜合調查內容也囊括在內,包括員工對工作環境的看法,以及公司領導和員工對公司如何處理工作場所問題的看法。
在這些信息基礎上,該項研究就那些對周圍環境表現出親和力的CEO們是否能營造出一個更加積極的工作環境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CEO居住在辦公室5公里以內的話,批評投訴更少,工作環境更加優良。相反,居住距離較遠的CEO所領導的企業往往工作環境較差。
公司文化調查的結果也是如此。當CEO住在距離公司5公里的范圍內時,員工對于工作場所決策的參與度顯著提高,工作環境被認為更公平、更包容、更能滿足特殊需求。這可能意味著,CEO采用了傾向于員工福利的管理風格。
CEO融入公司所在地社區的程度與公司的工作環境之間存在關聯。那些CEO與社區關系更密切的公司,被投訴的更少,更少受到各種類型沖突影響,年長員工更能得到支持。總體而言,員工對工作環境更滿意。
因此,公司和CEO居住地之間的地理距離近被證明有助于改善工作環境,而且這與公司是否為家族企業無關。不過,雖然研究者推測生活在公司5公里內的CEO可能會表現出一種對工作環境有積極影響的地方依戀,但研究結果表明這種可能性并不顯著。
為什么社區型CEO能夠培養更好的工作場所文化?答案可以歸因于他們與員工之間存在更加積極的社交互動。
當CEO和他們的員工生活在同一區域時,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更高,因為居住得比較近,為社交互動的發生創造了必要的物理條件。
進一步探究這一關系的發現表明,當CEO的孩子和員工的孩子在同一所學校上學時,額外的社交可以帶來更好的工作環境。
較之只在上班時間到公司所在社區辦公,密切參與社區建設的社區型CEO們可以與員工建立更緊密的聯系,更有可能采取有利于員工的管理風格,并提升公司的企業文化。
除了改善工作場所的文化,社區型CEO還可以為公司帶來實實在在的業績。
事實上,當一家公司的職場文化較差時,員工的生產力會下降。研究表明,如果將員工生產率作為一個潛在的利潤驅動因素,那么生產率較低的公司會導致利潤較低。而高質量的工作場所會通過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來提高公司業績。
因此,公司不一定要在員工福利和股東回報之間作出權衡。事實上,有一種傾向認為這兩者是相互排斥的,對員工福利的投資往往被視為需要付出重大的組織或財務成本。然而,投資于能夠改善企業文化的因素,比如在CEO和員工之間建立更緊密關系,實際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為公司帶來更大的回報。
疫情重新定義了我們所知道的“工作場所”。鑒于遠程辦公的大幅興起,越來越多的CEO可能會住在不同的社區,甚至與他們的公司完全在不同的國家。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應該考慮遠程工作的好處,是否超過CEO和員工住在辦公室附近的積極互動和積極影響。面對面社交在促進企業文化和提升公司價值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必須采用遠程或混合式的工作方式,建議公司也要尋找替代面對面社交互動的方法。
來源:哈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