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蘭
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要正確認識到思維能力對學生英語文本解讀與學科學習的重要性,突破傳統教學理念限制,探索出能夠有效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閱讀教學路徑,助力學生能力發展。英語文本閱讀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進行詞匯與閱讀的訓練,同時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傳授,關注學生思維能力培養。
一、構建思維流程圖,培養學生文本分析能力
初中生正處于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良好的教學引導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思維習慣,為后續課程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對此,教師要順應新課標要求,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結合文本內容設置多樣化教學策略,以此提升學生的文本解讀效率,促使學生加深對文本的認知與了解。思維流程圖作為良好的教學手段,將其引進至文本解讀教學中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課程“Lets Play Sports”教學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梳理文本主要內容,讓學生根據單元標題與章節介紹等確定出本單元的核心內容。此部分內容是全文的主旨,能夠對全部文本起到統領作用。其次引導學生梳理文本脈絡。讓學生在理解單元文本內容基礎上梳理文本脈絡,結合核心內容確定出思維流程圖的整體結構,以此構建出文本解讀的主題,讓學生從整體出發整合知識點,確保后續文本解析的連續性。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延伸課程知識,引導學生帶著問題“What sport do you like best?”了解文本相關詞匯,引導學生了解更多課程外知識。最后引導學生概括文本特點,讓學生分析文本的語言特點與詞匯內在邏輯,有效培養學生的英語整合能力,發揮文本解讀教學應有作用。
二、豐富教學組織方式,多樣化開展文本解讀教學
一是音樂教學法。音樂本身具有較強的吸引力,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欣賞與學習中。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演唱英語歌曲,以此調動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環境下學習知識。二是角色扮演教學法。角色扮演需要建立在特定情境下,教師為學生構建出符合文本內容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以不同角色在情境中對話,以此幫助學生了解文本內涵,為學生提供充足表達自我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在實際應用中,教師要將角色扮演與文本解讀有效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從不同視角分析文本內容。例如,在“Shopping”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角色扮演組織教學,讓學生分別扮演導購員與消費者身份,以此展開英文對話,促使學生建立對文本內容的直觀認知,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文本解析情境中。三是趣味配音教學。教師引導學生提煉出文本的角色與對話情境,讓學生為不同角色配音。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文本的角色形象,幫助學生找準角色定位。此教學方法的設置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建立與文本的深度解讀,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發展。
三、有效激發解析興趣,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良好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深入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索興趣。對此,教師要結合初中生的學習特點探索出合適的教學方法,以此促使學生建立對文本內容的深度思考,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課程“Good morning”教學中,教師要提前分析初中生的喜好,根據他們的興趣特點設置問題,比如設置“Who do you want to say hello?”等,以問題帶動學生的學習探索熱情,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文本解析。教師還可以設置與主題相關的話題,為學生提供更多課外延伸知識,引導學生進行文本閱讀,以此豐富學生閱讀視野。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方式進行對話聯系,引導學生選出文本中自己喜歡的角色,模仿此角色進行對話,以此升華文本解讀,幫助學生切實感知文本內涵,進一步深化文本解讀教學,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再例如在課程“Can you play the guitar?”教學中,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可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課文中的樂器,幫助學生建立對各類樂器的直觀印象,為后續文本解讀奠定基礎。同時,引導學生結合文本介紹選出自己喜歡的樂器,借助學生的喜好組織開展文本解析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與積極性,進而推動思維發展目標的達成。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