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峰
班里有一盆植物,學名朱頂紅。關于這盆花的來歷,算是“無心插柳”吧。
暑假期間來學校,我看到辦公桌上有一個機器貓外形的小花盆,里面是空的,就尋思種點什么。偶見校園花池里有一個塊莖,我就混著一把土裝進了花盆。本沒想著會長出什么,誰知開學時,兩片葉子冒了出來。于是,我把它拿來裝扮教室,這棵小小的朱頂紅就和孩子們一起進了六(2)班。
開學后,學生寫漂流日記,有時是內容自定,但孩子們還是喜歡我給個具體的題目來寫。我環顧四周,目光落在這盆植物上,就寫它吧。
當時還沒查過它的名字,學生問這是什么花,我只好根據它的兩片葉子,起個“二毛”的小名。能寫什么呢?得給孩子們一些提示:“同學們看,這盆植物是和我們一起來到六(2)班的。現在,我們寫一寫它的樣子,也可以想想它將來的樣子;過一段時間,再看看它的變化,是不是和你們寫的一樣?!?/p>
剛開學,學生的新鮮勁兒大,圍著花盆好一陣觀察、議論。日記的內容只是從外形、顏色等方面來寫,添加了孩子們的想象。之后沒幾天,新鮮勁兒過了,大家就把“二毛”給忘了。
開學事情多,我很少給“二毛”澆水,學生也幾乎沒給它澆過水,只是偶爾想起來的時候,它才會得到一點兒滋潤。就在這干旱貧瘠的小花盆里,這棵植物一點一點地生長著。
一切都在不經意間,當我再次注意它時,在兩片葉子中間,又探出一片小小的葉子。它已經變成“三毛”了。
沒有水,沒有陽光,沒有營養,只有干旱,在艱苦的條件下,它頑強地生長著。沒有人注意它,或者去呵護一下它,這棵植物只是安靜地生長,很能給孩子們啟發。我馬上讓孩子們再次觀察它、分析它。有的孩子拿起小花盆,認真地看看,用手按按那干硬的土,想著有誰曾給它澆過水,什么時候長出的第三片葉子。在觀察的同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起來。有的孩子一句話就點透大家:“它很頑強,努力做自己的事?!币灿械恼f:“這和我們的學習一樣,都需要吃苦耐勞?!贝蠹叶枷氡磉_,那就再寫一次日記吧。
這次日記寫得很好:孩子們在寫具體事物的過程中都有自己的感悟,優秀的日記發表在學校的《金色年華》上。比如,宋鵬飛寫的“這三片葉子在風中微微擺動,它的頑強被每個同學所銘記”,很有詩意。魏怡雯寫道:“連如此不起眼的三片葉子都能夠如此堅強地去迎接挑戰,而我面對一點小小的挫折卻停滯不前,我不應感到慚愧嗎?”對比反思,可謂深刻。還有學生想象了“三毛”開花的樣子,讓人對未來抱以美好的希望。日記中,學生又送了“三毛”兩個名字:“小頑強”“小希望”。這次日記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我感覺孩子們都變懂事了,又長大了許多。
通過這一次教育契機,我體會到了當教師最開心的時刻,那就是用我的學識和品行去影響學生,點亮他們的人生。在教育的路上,我會帶著孩子們,擁抱理想與希望,快樂地向著光亮那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