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如 王勝威
為了發展學生的自主性和班級管理的民主性,班級自主管理模式的開展至關重要,有利于促使學生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挖掘自我潛能,實現全面發展。
一、積極心理學與班級自主管理
由于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處于人生的叛逆期,心理狀態不穩定并且比較復雜,同時他們對班級管理也開始有一些自主意識。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運用積極心理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和班級集體發展,培養學生積極開朗的性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班級自主管理的策略
筆者結合自身的管理經驗從以下4個策略進行了探討,以期讓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積極發揮主體性和主動性,培養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
1. 培養核心領導,發揮榜樣作用
班干部是班級管理中主要的管理力量,整個班級大大小小的事務不能全部由班主任一個人負責,班主任要學會放權給班干部,讓班干部挑起大梁,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積極心理學家認為,人們更容易跟著你做,而不是聽著你說。所以,要改變世界,先改變自己。因此,班主任要挑選有管理潛力、有責任感的幾位核心班干部,并且對班干部的領導力進行培養和跟蹤。領導力不一定是與生俱來的,要有意識、有目標、有計劃地培養。首先,設立值周班長,核心班干部輪流做值周班長,值周的時候負責班級的大小事務,對各個班級事務進行監督,班主任不在時,代表班主任管理各種事務。然后,定期進行班干部會議總結,同時值周班長每周在班上進行小結。通過幾次值周經驗,班干部一般都能樹立起較強的責任感,并逐步提升自己的領導力。
2. 堅持民主管理,學生制定規范
積極心理學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系有利于積極的交流和發展。班主任要和學生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注意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常常使用激勵和表揚的語言,慢慢走進學生的內心。當學生犯錯時,第一時間不是責罵,而是根據班級管理的規則,讓班干部處罰學生,同時教師了解詳細情況,進而積極溝通,引導學生解決其存在的問題,使其充滿自信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同時,要讓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就要讓學生意識到他們自己才是班級的主人,這個班級的所有事情與他們息息相關。因此,班主任要讓學生參與班規的制定,包括學習、衛生、紀律、思想、儀表等方面,促使學生養成良好操行與習慣。
3. 強化固有優勢,人人參與管理
積極心理學告訴人們:“發現自己的優勢,并不斷發掘自己的優勢要比試圖改正自己的缺陷更容易接近成功?!?初中班主任在組織班級管理時,應努力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都參與班級管理,引導他們強化固有優勢,為班級做出獨特的貢獻。
首先是設立細化的班委組織架構,盡量讓更多學生擔任班干部,參與班級的管理。其次是設立管理員,比如講臺管理員、電腦管理員、眼保健操管理員、窗簾管理員等,班級文化都由相應的人負責,這樣學生就能在管理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亮點,積極地面對自己的責任。最后是值日班長輪流制,全體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輪流做值日班長,值日班長負責當天班級的大小事務,有管理權和處置權。在擔任值日班長的過程中,學生會更明白班級管理的責任,更積極地負責管理班級,也會更積極地配合班干部的管理。
4. 貫徹賞識教育,優化評價制度
積極心理學家指出,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和贊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更多地鼓勵和表揚學生,對管理員、值日班長等的優秀管理加以表揚,對每天的班級好現象、每周的進步,都應該有儀式感地進行表揚和鼓勵,及時肯定學生的進步,讓學生內心得到滿足,更積極地面對進步。
賞識教育在班級自主管理模式中可以結合積分考核模式,在制定班規時可以制定加分細則,讓值日班長從日常的表現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評估。同時,以小組為單位競爭,每周進行總結和排名對比,還可以適當引入獎罰模式,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個人、小組間的良性競爭。組內也應相互制約,增強學生自律意識,提高學生自我管理效率,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的競爭態度。
其實,班級自主管理模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班主任應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最合適的管理策略,同時深入學習積極心理學,提高班級自主管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