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美
英語知識的有效銜接是學生更好地從英語知識語法、知識結構邏輯方面建立聯系的重要因素,因而教師應結合英語教材知識內容來創設系統的教學方案。而對于初高中英語的有效銜接,是建立學生深度開展趣味式閱讀學習、自主式探索學習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教師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科學、精確地分析主題意義探究的內容、突破口以及問題設計的方向,從而打造“詳略結合”閱讀活動來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技巧。同時創設合理的閱讀學習課后輸出任務,來強化學生的英語文本理解、口語表達能力。
一、實施主題式英語教學、重視初高中英語閱讀銜接的注意事項
1.結合初高中英語的教材文本以確定英語主題意義探究范圍與切入點
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英語來理解和分析文本的主題意義,并培養學生的英語主題表達的意識。而初高中閱讀教學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文本內容、深度、主旨方面各有側重點,初中閱讀教學中更注重基礎英語交流意識的培養,更注重學生感性學習理念的引導。而高中英語閱讀文本中則更注重學生的英語思維培養,即英語語法的學習、理解與應用,從而強化學生的英語理性學習思維。這樣才能讓學生積極探索英語知識之間的系統聯系性、內在層次遞進性,使學生形成各自的結構化思維意識。并在分析事物內在聯系的前提下,讓學生養成自主分析英語文本中相關信息之間的邏輯思維,以讓其學會分析、總結、歸納英語主題的意義。即英語教師應根據文本內容來培養學生的英語主題學習習慣,并拓展學生的英語課外知識視野,來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找到英語高效閱讀的切入點。
2. 強化學生的英語關鍵詞、句、段的理解,以確定英語文本的主題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快速地學習掌握英語文本內容寫作背景、文本所用時態、作者的寫作邏輯。即把英語語法與主題式的教學相結合,以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同時教師在給學生講述英語關鍵詞、句、段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對英語的整體認知能力以及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來創設相關的英語主題教學情境。這樣才能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層面來提升學生的英語主題深度學習的技巧與突破口。例如:在I will remember our friendship forever這一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閱讀文本的內容、結構中尋找突破口,來幫助學生確定文本的主題。并讓學生根據friendship, helped, learned等單詞,來確定文本的寫作順序,從而讓學生由淺入深地體會復雜的英語句式和復合句型。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充分考慮學生即將面對的高中英語閱讀的特點,來強化訓練學生的英語邏輯思維,以提升其英語閱讀與寫作的能力,實現初高中英語閱讀的無縫銜接。
3. 明確英語閱讀的有效載體,以提升學生的英語文本解讀技巧
多種不同的英語主題閱讀材料能夠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視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創設多感官、多視角的閱讀教學模式,從而強化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而通過主題教學來讓學生有意識地去深度挖掘英語知識的內在含義,則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并圍繞英語主題來強化其自身的聽、說、讀、寫能力,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技巧。同樣以I will remember our friendship forever為例,這篇閱讀文本主題意義落腳點是分析學生初中生三年的學習經歷、與同學教師之間的情感,并根據自己的學習、生活過程來表達感謝之情。即教師可以結合當前學生在即將畢業的節點,把其自身的親身經歷與文本教材相結合,以激起學生內心的共鳴。同時為學生搜集相關的英語課外教學資料,以幫助學生整理好自己的英語思路,把相關的“友誼”主題類文本進行綜合對比,以豐富自身的英語課外知識視野。而在學生升入高中之后,其在文本時態的學習、復雜句式的理解,都可以從“友誼”“感恩”的主題出發,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技巧。
二、基于主題意義實現初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銜接的原則
1. 堅持“生本教育理念”,實施“精讀與泛讀”相結合式教學模式
由于每個初中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各不相同,這就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較大的難度,而基于主題意義的英語閱讀教學更需要從差異化的視角來展開。這樣才能在遵循學生個性化學習特點的基礎上,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去掌握英語文本所描述的內容、展示的信息以及運用的語法。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其面對的共同難點是單詞記憶、復雜句式理解以及文本主題意義的掌握。針對于此,教師可以設計精讀與泛讀相結合式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能夠根據課堂教學來說出英語文本的主題,能夠從問題出發來反向思考文章內容。進而讓學生能夠對主題內容及邏輯進行分析加工,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提高其深度閱讀的能力。比如:教師根據閱讀材料后的習題,來引導學生學會根據主題在閱讀材料中快速搜尋答案。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則需要學生通過對文本主題進行深度閱讀,才能綜合對比判斷英語題目的正誤。即通過精讀來強化學生的英語主題理解能力、利用泛讀來提升學生的文本細節閱讀技巧,以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2. 堅持實用性教學原則,以引導學生科學、高效地進行閱讀
以英語主題意義為基礎的初高中英語閱讀銜接教學,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幫助其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提高英語學習的信心。而實用性教學方式則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快速地幫助學生找到英語學習的捷徑。例如:在Who is your favorite character in literature?文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分別從Della與Jim兩個人的視角出發來理解文本的主題。并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課堂對練的形式來幫助學生融入到課堂學習環境之中。同時讓學生抓住“手表”與“頭發”兩個關鍵詞,以此來讓學生找到閱讀切入點,即讓學生通過文本寫作線索來感受閱讀的趣味,并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式教學方式來突破思維定式,以實現自由、互動式閱讀教學的目標。同時教師可以利用課外相關的英語教學資料,來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視野,以強化訓練學生的線索尋找能力。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3. 堅持生活化閱讀教學原則,以確保學生的英語深度閱讀興趣
英語主題教學方式需要從學生的生活視野出發,來幫助學生更科學地找到閱讀的趣味。因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教材文本內容來幫助學生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來快速適應英語閱讀教學節奏。比如:教師根據教材文本對話練習,來訓練學生把對話轉換陳述性文本的能力。這就需要學生根據文本內容來確定情節發展的具體方向,以Gift of the Magi文本對話為例,教師可以強化學生的閱讀技巧練習以提高其閱讀的興趣。這部分對話內容從旁白、Della與Jim三個視角,來讓學生系統地認識文本所講述的故事,并鼓勵學生通過情境演繹、角色互換的方式來強化自身理解。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效率,幫助學生自然地過渡到高中英語閱讀學習。
三、基于主題意義實現初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銜接的方法
1. 立足“生本教育”理念、圍繞英語系統教學原則,以突出英語閱讀的層次
“生本教育”理念是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教學互動的重要基礎,同時教師應圍繞學生的英語基礎來對接高中英語文本特點,以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以The West Lake這篇文本為例,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文本的主題,來讓學生根據西湖的特點來展開系統地閱讀理解,以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并讓學生從西湖的美好傳說作為切入點,來快速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以我國傳統文化與神話傳說之間的關系,來幫助學生有效地去課外搜集相關的學習資源。這對于學生在未來高中英語閱讀的學習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即通過不同的英語閱讀文本來幫助學生找到閱讀的層次遞進關系。
2. 科學運用問題導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基于主題意義的英語閱讀教學,需要利用問題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開放學習。比如在He is really the pride of China. 這一部分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孔子作為中國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世界知名度非常高。因而教師可以從英語教材文本的內容出發,依據文本內容、孔子的生平經歷與歷史貢獻來確定單元教學的主題。并讓學生結合教材中所設計的題型,如“準確選題” “判斷正誤”以及“選詞填空”等題型是學生深度閱讀文本的落腳點。即教師應從文本的內容出發,來設計符合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讓學生在實際閱讀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根據文本前后文的情境來更好地判斷其中隱含條件。再如文本中所列示的“秦始皇”的閱讀文本,教師可以從聽說訓練的層面,來強化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發揮出問題導讀的作用。
3. 合理運用信息化教學模式,創設思維導圖式閱讀教學模式
信息化教學與英語主題教學模式的結合,能夠讓教師更及時地掌握學生的學習節奏,并適時調整教學方案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思維導圖則是學生在閱讀英語文本過程中理解文本主題的重要工具,比如以Qian xuesen—the father of China??s Missiles一文為例,很多學生對中長篇的英語閱讀文本存在畏難的心理。此時教師應幫助學生根據錢學森的生平經歷,來引導其勾畫錢學森一生的結構圖,并把文本所描述的內容來系統地描述出來。并結合文本末尾句子來給學生指明文章主題——“愛國主義情感”。因而以信息化思維導圖為教學工具,來幫助學生更快速地解讀文本內容,以實現初高中英語閱讀的有效銜接。
4. 合理設計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任務,強化學生的英語主題理解能力
閱讀實踐是提高學生主題閱讀理解能力的關鍵,即教師應從任務輸出、閱讀理解的層面,來引導學生確定閱讀的范圍、語言組織的形式以及文本信息的內在聯系。即教師應結合學生不同的英語學習基礎,來設計層次分明、趣味互動的教學任務,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英語邏輯思維拓展意識。同樣以這篇文本為例,教師可以設計層級遞進式英語閱讀任務,來有針對性地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視野。如任務一:讓學生整理英語文本的寫作順序以及錢學森的生平經歷。任務二:根據文本內容,用英語把文本改編成對話,以提高其理解能力。
四、結語
總之,基于主題意義的教學策略,實現初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銜接是一項系統的教學工程。教師應從培養學生的日常英語閱讀習慣出發,綜合運用信息化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確定合適的閱讀方法。同時以問題導學、線索尋找以及主題深度理解的層面,來幫助學生實現高效閱讀以及初高中閱讀的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