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君
“二舅”火了。前段時間,視頻《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登上各大平臺熱門榜,“二舅”平凡而有力量的人生故事,感動了無數人,“二舅”獨特的人格魅力,更引得大家感慨:別人家的“二舅”帶著我們審視自己的“精神內耗”。
嚴重“精神內耗”會寸步難行
“精神內耗”并不是一個新詞,它就是現在很多人常掛在嘴邊的“心累”,又叫心理內耗,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資源,當資源不足時,人就處于一種所謂內耗的狀態,內耗的長期存在就會讓人感到疲憊。這種疲憊并非身體勞累導致,而是一種心理上的主觀感受,是個體在心理方面損耗導致的一種狀態。
“精神內耗”是心理健康領域的很多負面情緒,包括抑郁、焦慮、來自職業方面的困惑、家庭關系、親子關系等?!熬駜群摹睂嶋H上反映了一個人和社會、和自然的關系,它是由很多因素引發的,包括個人的性格、對事物的看法、人的滿足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等。適度的“精神內耗”并不是問題,甚至還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精神內耗”嚴重的人,往往容易把事情想得復雜化,容易被負面情緒所影響,更容易胡思亂想,心緒不寧,導致人有更多的焦慮和不安。壓力徒增,無處釋放,會覺得寸步難行。
“精神內耗”本質是對自己不滿
“二舅”的積極樂觀、堅強豁達并不是天生的。在精神心理上,“二舅”也是個普通人,也會因為困難和挫折陷入“精神內耗”,殘疾帶來重大的心理創傷,他也經歷了正常人都有的心理階段:震驚、否認、憤怒(沮喪),妥協,接受,從開始的拒絕下床,不跟人交流,到第一次走出家門,給人做木工活掙錢,這個過程整整持續三年。
通俗地講,“精神內耗”就像自己內在的兩個小人在打架,其本質就是對自己不滿,內心不接納真實的自己,在跟自己較勁,想要變得更好、更優秀,但是行動上卻一時達不到這個目標反而產生一種無力感。思想和行為不統一,自然就內耗了。往往內向高敏感,對事高期待、對己嚴要求,表達能力和意愿不強,又不敢爭取、懼怕沖突和斗爭的人,“精神內耗”就相對嚴重。很多人陷入“精神內耗”里出不來,一生都郁郁寡歡,抱怨社會的不公,覺得自己懷才不遇。
拋棄不合理信念努力攀登
“精神內耗”的人陷入負面情緒的一個主要原因往往是不夠自信,或者是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這就需要提高自我效能感。在平時可以多從事一些自己擅長的工作、任務,當自己成功完成,就在本子上畫上一個“√”,“√”越來越多,你就會越來越自信?!熬駜群摹钡娜诉€容易受到情緒困擾,情緒abc理論強調,人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是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而非事件本身。如果自己能減少“我一定要成功”“我完蛋了”這些不合理信念產生的話,就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人生會有無數的契機,也會給你很多個重新開始的機會。跌入低谷,沒有人能拉你上來,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努力往上攀登。不必把困難想得太復雜,不必太在意他人的看法,不必對自己太苛刻。不拖延,不空想,精神便不會太快被自己消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