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玖
摘 要:公安院校是向公安機關輸送優秀人才的專業院校,要踐行立德樹人使命,加強對學生的忠誠警魂培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強化責任擔當,錘煉敢打必勝的信念。部分公安院校在培育學生忠誠警魂方面,存在培育方式缺乏多樣性、培育活動持續時間較短、互聯網培育方式利用不充分、培育過程過于形式化等不足,未能收到預期效果。公安院校要充分挖掘資源,創新培育方式,切實提高培育學生忠誠警魂的有效性。
關鍵字:新發展階段;忠誠警魂;公安院校
我國已進入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扎實邁進的新發展階段,公安民警肩負著捍衛政治安全、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的使命任務。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建警治警總方略中,“對黨忠誠”體現著政治建警的根本方針。公安院校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培育學生的忠誠警魂,使學生成為新發展階段公安事業的合格接班人。
一、忠誠警魂的內涵
(一)忠誠警魂的含義
忠誠警魂是公安民警在職業上對其效忠對象忠貞不渝的精神靈魂。在新發展階段,忠誠警魂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公安隊伍的要求,自覺擔負起維護社會穩定的重任。公安院校對學生進行忠誠警魂培育,就是要引導學生把忠誠的精神實質融入思想,落實到行動中。
(二)培育忠誠警魂的重要意義
《關于公安院校公安專業人才招錄培養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指出,公安院校教育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公安隊伍建設的源頭和基礎,要突出忠誠警魂培育,堅持政治建校、從嚴治校,以培養“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為首要政治任務,牢固樹立“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從源頭上確保公安隊伍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公安院校的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心理發展尚不成熟,價值觀容易受到侵蝕。因此,公安院校加強對學生的忠誠警魂培育,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強化責任擔當,錘煉敢打必勝的信念,使他們成為公安事業合格的后備人才。
二、部分公安院校培育學生忠誠警魂的不足之處
(一)培育方式缺乏多樣性
在培育忠誠警魂時,有些公安院校的培育方式比較單一,主要有升旗儀式、英模講座、紅色課堂等,對社會熱點、焦點關注較少;借助思政課開展忠誠警魂培育時,偏重理論知識傳授,缺乏相應的實踐課程。這都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不能充分了解活動的意義。此外,有的公安院校的線下實踐活動僅作為一種輔助形式,缺乏公安院校特色,培育忠誠警魂的主題不夠突出,也沒有充分發揮線上平臺培育忠誠警魂的優勢。
(二)培育活動持續時間較短
忠誠警魂培育應貫穿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活,其忠誠意識和責任擔當都可以在此過程中得到培養和強化。然而,一些公安院校開展培育活動缺乏持續性,活動時間短,往往只把活動安排在某個節點上,重要節點一過去,活動也告一段落;有些公安院校開展培育活動間隔時間較長,學生剛體會出活動的意義,了解了活動的形式,接下來只能等待間隔很久的下次活動的開展,忠誠警魂培育效果的持續性難以體現和量化。
(三)互聯網培育方式利用不充分
互聯網是比較便捷的培育方式,教師可以從中獲取豐富的教學資料,學生也可以查閱各種資料并進行師生互動,這為公安院校的忠誠警魂培育提供了多樣化的資源和暢通的交流渠道。雖然各公安院校已經認識到互聯網對培育學生忠誠警魂的積極作用,但有的公安院校沒有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盡管也開設了相關主題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微博官方賬號,可內容理論性較強,更新不夠及時,沒能與學生形成互動,導致學生很難產生興趣。此外,個別公安院校在開設賬號或網站之后,對賬號運行疏于監管,未建立專業的內容維護團隊,對發布的內容缺少統一規劃,很難有效發揮互聯網的積極作用。
(四)培育過程過于形式化
在忠誠警魂培育中,一些公安院校“重形式、輕內容”,過分關注活動的外在形式,忽視了活動的真正價值;有的公安院校為提高訪問量,強制學生關注相關公眾號,并要求學生轉發朋友圈;有的公安院校開展的教育活動存在非常態化現象,上級來檢查時,立即推出活動方案敷衍應付。這些極易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和抵觸心理,使其無法將忠誠警魂真正轉化成自己的行為準則與價值標準。
三、公安院校培育學生忠誠警魂的路徑分析
(一)創新課程培育手段,注重學生親身實踐
忠誠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公安院校要堅守課堂教學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增加親和力和吸引力。第一,結合忠誠主題,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比如,可以組織學生討論公安機關表彰活動中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或者個別公安民警的違紀違法行為,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和責任感。第二,結合公安機關工作實際,增強活動的針對性。與公安機關宣傳部門交流,學習其優秀經驗和做法,并將其運用到對學生的忠誠警魂培育中。同時,活動形式和內容要體現公安特色。第三,增強忠誠教育的可持續性,提升教育成效。比如,可以利用紅色文化資源,組織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警察博物館,觀看公安和其他紅色文化題材影視劇,充分發揮優秀資源“凝心聚力、浸潤人心”的作用,讓學生樂于接受忠誠警魂培育。
(二)通過到基層實習等形式,提高學生對公安工作的認識
公安院校要重視警務實戰,健全教、學、練、戰聯動教學機制,以此培育學生的忠誠意識。公安院校的忠誠警魂培育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關注實踐教學,讓學生體驗一線公安工作,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警察職業的歸屬感和榮譽感。比如,公安院校可以將學生派往各公安局、基層所隊參加實踐活動,參與簡單的警務工作。此外,公安院校還可以請公安機關選派實戰經驗豐富的民警到校授課,實現資源共享。這樣學生既可以掌握實戰技術、信息資源和警務實戰經驗,又可以加深對公安工作的理解。
(三)利用網絡平臺打造忠誠警魂培育陣地
互聯網在公安院校培育學生忠誠警魂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公安院校要幫助教師提高網絡素養和網絡平臺使用技巧。線上線下相結合,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與學生積極互動,利用網絡平臺培育忠誠警魂。另一方面,公安院校要及時更新忠誠警魂的相關網絡內容。比如,搜集最新的典型事例、焦點問題,把握內容的時效性,利用豐富多樣的素材和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回應一定時期內出現的熱點話題,解答學生的疑問和困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筑牢學生的忠誠信念。同時,公安院校可以在網絡平臺中設置特定板塊,讓學生參與建設,鼓勵學生從自己的角度表達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并引導學生自覺約束自己在網絡平臺上的言行。
(四)充分發掘校內外優秀資源
不少公安院校自身有著優秀的警營文化,公安文化氛圍濃厚,涌現出許多知名校友、英雄模范人物,應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充分利用和調動學校內外優秀資源,有針對性地開展忠誠警魂培育活動。第一,利用多種形式宣傳知名校友。例如,任長霞是河南警察學院的知名校友,該校充分利用“長霞精神”及任長霞的光榮事跡,專門設立“長霞展館”,開展“學長霞精神月”活動,設置“任長霞式學生”獎項等,引導和激勵學生。此外,該校還推出警魂塑造工程,利用圖書、影視、人物事跡等,全方位地開展忠誠警魂培育活動。第二,充分挖掘社會上的有用資源。公安院校可充分利用紅色教育基地,將紅色資源融入課堂教學中。比如,通過帶學生去烈士陵園緬懷公安英烈,打造優秀的校外實踐基地,與當地公安機關開展密切合作,邀請優秀民警講事例、傳經驗,將忠誠警魂培育課堂搬到紅色教育基地,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牢固樹立“忠誠于黨和人民”的崇高信念。
現階段,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形勢錯綜復雜,公安機關是黨和人民手中掌握的“刀把子”。因此,公安院校要始終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始終秉持政治建校、忠誠為本的原則,著力培育學生的忠誠警魂,為公安隊伍輸送更多講政治、有擔當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曹吉明,王有民,馬唯,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公安院校忠誠警魂教育的思考[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19(1).
[2]李先波.“校局合作育人共同體”:新時代警務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公安教育,2020(5).
[3]蔡紅艷.利用紅色資源培育忠誠警魂路徑研究[J].理論觀察,2018(6).
責編:初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