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保護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也是海關監管的重要內容。寧波海關始終堅持規范管理與打擊侵權并重、有效保護與便利貿易兼顧,在進出口環節打擊侵權假冒,服務企業創新,提升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整體效能,助力寧波打造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先行市。
堅持嚴格保護 優化法治營商環境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進入新發展階段,知識產權作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顯。寧波海關牢固樹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保持打擊侵權假冒高壓態勢,不斷優化寧波舟山港法治營商環境。
全面推進專項行動。持續推進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龍騰行動”、寄遞渠道“藍網行動”、出口轉運“凈網行動”等專項行動,加大行政執法力度,保持高壓震懾。加強對輸往歐美、非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等重點國家和地區商品的監控,強化對侵權新手法、新渠道的分析研判,加大監管力度。2020年以來,寧波海關共查獲涉嫌侵權貨物(物品)1386批次,查扣各類侵權貨物(物品)4258.4萬件,案值9811.8萬元,查扣數量、案值均居全國海關前三位。
提升精準打擊水平。突出風險管控,加強分析預警,根據寧波口岸海運、郵遞、快件等不同形態,堅持“侵權核查優先”和“多管齊下、齊頭并進”模式,歸納總結常見侵權隱蔽情形的查驗方法和技巧,提升打擊實效性。關注進出口食品、藥品、汽車配件等重點商品,嚴查“入口”“貼身”侵權貨物。例如,2021年1月,寧波海關查獲一批大量涉嫌侵權的剪標服裝,包括侵犯“Calvin Klein”“HUGO BOSS”等商標的衣褲共2萬余件,案值共計約60萬元。
拓展執法監管領域。打擊新興業態“碎片化”侵權行為,化解非傳統貿易形態下侵權風險,依法妥善處理寧波保稅倉庫中涉及轉口貿易的涉嫌侵權香煙案。強化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相關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查獲涉嫌侵犯“冰墩墩”圖案標志運動鞋590雙。2020年以來,寧波海關查辦的侵犯知名動畫電影形象著作權系列案等10余起案件分別入選中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委員會知識產權保護十佳案例、寧波市知識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寧波十大版權事件、寧波市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等。
匯聚執法優勢 推進全鏈條綜合治理
知識產權保護需要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等多種手段,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寧波海關立足邊境保護職責,加強內外協同配合,著力完善構建知識產權保護立體防控體系。
完善立體防控體系。主動融入省、市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聯合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知名藥企知識產權維權、寧波市重點商標保護等活動。與法院等部門加強信息通報、法律研討和互助合作。推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兩法”有效銜接,完善與公安機關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執法協作機制,加大對侵權假冒的刑事打擊力度。2020年以來,共向公安機關通報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線索91起,移交案件12起。
深化區域執法協作。與全國其他各直屬海關共同開展情報線索信息共享、侵權預警、聯動執法和個案協作。今年5月,寧波海關根據區域聯動執法協作機制,與南京海關共同發掘提煉企業、航線、地區等風險要素,通過精準布控查獲涉嫌侵犯“navigator”商標權的發電機組4639臺,案值達395.3萬元。此外,會同天津海關查獲侵權砂輪片20多萬件,與貴陽海關合作查獲多起侵權“老干媽”食品案件,切實防范侵權假冒產品“口岸漂移”。
推進關際執法統一性建設。深化省內海關合作,積極融入浙江省“一件事”集成改革,加強海關保護備案指導,共同推動企業提升知識產權保護、運用能力。將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列入寧波、杭州海關執法統一協作議題,聯合開展專項執法,構建知識產權侵權風險防控體系,合作處置相關侵權舉報線索50余起。
促進便利維權 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知識產權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寧波海關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加強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指導與服務,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不斷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回應企業關切,主動紓困解難。梳理風險防范、異地維權、海關備案等八大類典型問題,為轄區自主知識產權企業提供維權指導。2020年以來,妥善處理企業來電、來函、來人等業務咨詢3萬多次,為企業海外維權提供支持,確保企業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調研走訪環馳軸承、博生塑料、得力集團等本地優質自主知識產權民營企業,根據企業維權線索開展布控和跨關區聯合執法,查獲侵犯環馳軸承“HCH”商標的侵權軸承20萬個。
服務創新創造,支持國產品牌。支持民族品牌拓展國際市場,近年來查獲涉嫌侵犯自主知識產權案件200多起,涉及“小米”“華為”“抖音短視頻(LOGO)”等。加強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宣講,助力企業建立出口知識產權優勢。目前浙江省知識產權有效備案14847項,占全國的31.5%,權利人數量3246個,兩項數據均居全國首位。
創新宣傳方式,厚植文化理念。圍繞知識產權建設,借助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倡導創新文化,營造公平競爭文化氛圍。主動開展嵌入式宣傳,2020年以來已為4000多家中小微企業開展培訓。
責任編輯:謝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