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愛峰

18歲從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附屬衛校畢業,留院工作近30年,從護士到醫院護理部主任、成都市護理質控中心主任,護理這份工作在15年黨齡的陶嵐看來,最大的變化是專業質量整體提升,不變的是初心和愛心。
高質:推動護理專科發展
參加護理工作以來,一路歷經兒科、骨科、普外科,陶嵐覺得自己不斷地刷新對護理工作的認識,也在通過努力不斷提升這份工作的意義。她注重總結經驗,更有敢為人先的銳氣——堅定地認為,護理不僅是工種,更是學科。
經久不愈的傷口,無論對患者,還是醫護人員來說,都是特別頭疼的問題。長年在臨床一線從事護理工作的陶嵐認識到,傷口治療是醫療和護理之間交叉的一個學科,也是患者康復的重要一環。早在2008年,她便把發展目光著眼于專科。而后,通過努力的她,成為了全省首批取得造口治療師資質的專科護士之一。
轉變,帶來改變。有位外地患者在當地手術后傷口感染化膿,三個月未愈合,形成約10公分的“痱子狀”皮炎,流水不止。四處求醫不見好轉,還面臨著失業的風險,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來到三醫院后,陶嵐用專業技術,在短短4天內就止住這位患者的流膿問題。隨著一次次精心、專業的護理,患者傷口的腫脹逐漸由?“乒乓球”縮小到“黃豆”。為方便后續恢復,她不僅量身為患者寫下了“恢復手冊”,更是主動網絡連線指導病情康復。
“患者獲益是醫務工作者的一致目標,更是我們的價值所在。”看著愈發好轉的傷口,陶嵐的快樂不比患者少,這是這份職業獲得感帶來的榮耀。
牽頭開設市級醫院首家造口、傷口專科門診;參編四川省傷口、造口專科護士培訓教材;編撰傷口造口失禁患者個案護理等著作……近年來,陶嵐持續帶領團隊朝著護理專科化發展道路大步向前,憑著專業、責任、愛心,給無數患者以新的希望,將諸多治療上的“不可能”,變為“不,可能”。
在不斷實現護理團隊自我提升的同時,作為成都市護理質控中心主任,陶嵐一直心系區域護理工作的同質化發展。除了毫無保留的傳遞“三院經驗”外,還會積極組織中心專家團隊制定護理團隊工作的“成都標準”,為成都市護理質量的總體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高智:推進護理學科建設
在職業生涯中,陶嵐也曾遇到難過的事情。比如,面對無理取鬧的患者的過激舉動,心里會難受,“心疼護士,也為不被理解難過。”
對病人來說,告訴大家“該怎么做”和“為什么要這么做”,得到理解是不一樣的;對醫生來說,用專業的知識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會得到更多的信任和尊重。陶嵐認為,真正想讓護理隊伍得到更多的認可,除了呼吁,更主要的還是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和能力。
這樣的理念,成為了三醫院護理團隊成長的重要支撐。比如,消化科護士長周玲在兼顧工作和家庭的前提下,選擇讀研深造,畢業時還特別邀請陶嵐參加畢業答辯;護理部干事盧曉丹,今年也是在陶嵐的鼓勵和支持下,獲得了香港理工大學就讀碩士研究生的機會……除了大力推動人才提升計劃,陶嵐帶領的市三醫院護理團隊更是著重于推動學科的建設。近年來,醫院啟動了護理科研系列活動,圍繞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持續發展:《SOP在提升護理質量中的應用研究》、《造口護理綜合信息服務云平臺的構建研究》等課題先后立項并取得成果,實現了護理學科建設內涵的不斷提升。
“看到護士們一個個成長,看著團隊一次次突破,心里真的特別驕傲!”說起大家的變化和努力,陶嵐樂得合不攏嘴,這是作為護理管理崗位的職業榮耀。
高分:傳遞護理服務溫度
護理工作涉及面很廣,又最貼近病人,護理工作的改進變動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就醫體驗。在不斷推進學科發展的同時,陶嵐也在帶領團隊以行動創新實踐,讓優質護理服務的內涵落地落實。
考慮到護工費用高、陪護水平參差不齊,患者家屬就醫有痛點,醫院管理質量提升有難點的情況,陶嵐在多方支持下,帶領團隊創新陪護模式——陪護人員必須通過理論與實踐的雙重考核后,才具備為患者提供陪護服務的資格。同時,通過制度化的管理,遏制陪護費用漫天要價的亂象。讓家屬可以根據真實的需求,選擇不同的陪護方式,從而真正實現費用的降低,服務的提升。
這一靈活、高質的模式推出后,深受患者及家屬的支持。比如,長期忍受打嗝痛苦的王爺爺,在三醫院住院期間就選擇了全天陪護套餐,讓工作繁忙的兒子免去了來回奔波的苦惱的同時,又能夠滿足就診時的優質陪護。入院時,一方面為疾病擔憂,一方面又在焦慮會給兒子添麻煩,王爺爺一度愁眉不展。出院時,卻是樂開了花,“醫生護士細心、耐心、專業,連陪護人員都很規范,費用還不高,真是解決了大問題。”這樣的就醫體驗,讓他不停地豎起大拇指。
“云探視”、“一站式”病房、“疾病小管家”……在深化醫療改革的浪潮中,市三醫院護理團隊在陶嵐的帶領下,始終堅持勇立潮頭。通過“心服務、馨體驗、新模式”的思路,推出了一系列貼近民心的創新優質護理服務舉措,精準對接人民群眾多樣化的就醫需求。
十佳黨員示范標兵語錄:
“榮譽印證進步和成績,更是對未來的激勵與敦促。時間長河奔騰不止,惟拼搏者不凡,惟實干者出彩,惟奮斗者英勇。用一筆一劃,鑄牢高質醫療擔當之‘魂,增強優質護理擔當之‘能,提升品質管理擔當之‘效,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陶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