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全國大部分地區出現極端高溫天氣,受此影響,能源需求增加。不過因大宗散貨商品前期儲備足夠,下游庫存充裕,目前仍處于去庫存階段,并未給市場運價帶來太大支撐,沿海散貨運輸市場整體波動盤整,運價小幅上漲。7月29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沿海(散貨)綜合運價指數報收于點,環比上漲9.3%;月平均值為點,環比上漲8.9%。
1 煤炭運輸市場
在“拉尼娜”氣候影響下,我國多地刷新歷史高溫記錄,居民用電負荷迅速竄升。但因疫情和高溫天氣影響作業等相關因素,整體工業用電需求偏弱,沿海八省電廠日耗運行于200萬~220萬t水平,略低于往年同期,庫存維持在萬t左右,其中江浙滬存煤可用天數維持在11~16 d,其他區域則維持在20 d左右。在煤炭增產保供政策背景下,產區供給持續高水平運行,煤礦主保中長協,保供拉運積極。受工業用煤需求提升不振,加之北方港口夏季存煤風險提升影響,市場煤銷售量明顯萎縮,且在非電采購需求不振及價格強勢監管,疊加國際煤價振蕩下行,煤炭整體價格水平有所下降。運價走勢方面,沿海各區域航線走勢分化明顯。華東地區上半月高溫天氣持續,補庫拉運需求逐步放大,且電廠長協兌現,運力突顯緊張,運價率先領漲。下半月,隨著臺風來襲,華東地區高溫有所緩解,電廠庫存充足,運力充沛,運價弱勢振蕩。華南地區因臺風“暹芭”來襲,部分船期受到影響,運力預期吃緊,隨著臺風影響消退,船舶靠停正常,運價補漲迅速。之后,因進口煤價格問題,華南地區煤炭需求轉向內貿市場,且為順利迎峰度夏,今年電廠普遍采取“高庫存,隨用隨采”政策,巴拿馬船型供給略顯緊張,價格跳漲,帶動煤炭運價整體上行。至月末,隨著下游電廠補庫需求基本落實,疊加煤價下跌,市場觀望情緒又起,沿海煤炭運價振蕩下跌。
7月29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煤炭貨種運價指數報收于點,環比上漲13.9%;月平均值為點,環比上漲13.4%。分航線看:秦皇島至張家港航線(載質量4萬~5萬t)市場運價為37.7元/t,環比上漲2.0元/t;平均值為39.5元/t,環比上漲10.7元/t。秦皇島至廣州航線(載質量6萬~7萬t)市場運價為55.6元/t,環比上漲13.6元/t;平均值為49.6元/t,環比上漲12.2元/t。
2 金屬礦石運輸市場
鋼材市場進入傳統淡季,南方地區梅雨之后再入伏,至此,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高溫天氣,對工地施工帶來不可避免的影響,從而制約基建市場需求。同時,隨著鋼廠減產范圍擴大,鋼廠開工率與產能利用率雙雙下行,產量今年以來首次實現四連降,供需過剩的格局正在緩解。鐵礦石需求在鋼廠自主性減產壓力下逐步回落,港口發運量小于到港量,港口庫存持續回升。本月,金屬礦石弱勢局面延續,運價在煤炭市場帶動下,略有回升。7月29日,金屬礦石貨種運價指數報收于點,環比上漲3.6%;月平均值為點,環比上漲3.6%。
3 糧食運輸市場
玉米市場一改上半年的偏強走勢,在需求疲軟的背景下,玉米價格延續下行走勢。南北港口庫存依舊高企,前期進口的玉米仍然在不斷到港,導致南北港出現一定程度的擁擠和壓港。同時南北港口倒掛幅度繼續擴大,至月底甚至超過150元/t。消費端表現持續低迷,下游企業觀望情緒較濃,采購意愿不高,市場玉米流通性差。綜上,本月糧食運輸市場整體需求依舊偏弱,運價受煤炭市場帶動上漲,小型船舶需求略顯緊俏。7月29日,糧食貨種運價指數報收于點,環比上漲4.8%;月平均值為點,環比上漲7.4%。
4 原油及成品油運輸市場
國際原油價格整體波動較為劇烈,受此影響,國內參考的原油變化率負值繼續下跌,成品油零售限價下調預期籠罩市場。加上國內部分地區仍受疫情影響,以及高溫多雨天氣抑制下游需求,市場心態不振。下游終端采購心態謹慎,主要以按需和低成本采購為主,貿易商持觀望情緒,市場整體購銷氛圍平平。運輸市場方面,壓港情況依舊存在,導致上游出貨熱情不高,成品油運輸市場供大于求,運力充裕,運價小幅下跌。7月29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成品油貨種運價指數報收于點,環比下跌0.4%;原油貨種運價指數報收于點,與上月基本持平。
(上海航運交易所信息部 丁雨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