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
李愛華,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德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應急預案、排污許可、清潔生產、碳排放。
[ 摘要 ]
為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號召,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充分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制定并推行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如何才能實現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制度的有效銜接,其關鍵在于探求兩種制度的優勢和不足,尤其是妨礙兩種制度銜接的因素,如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落實不到位,排污許可制度管理不夠完善,兩種制度的交互方式沒有實際意義等。并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提出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完善排污許可制度,尋求兩種制度有效銜接的一系列措施,使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制度實現良好銜接,為我國的環保事業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 關鍵詞 ]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排污許可制度;銜接;問題;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X50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8.008
當今社會工業快速發展,很多企業的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對環境產生影響。綠色可持續發展成為主流趨勢,在尋求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要注意環境保護。因此,企業怎么樣去區分,企業的生產活動是否對環境造成影響,對環境的影響達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地步,就需要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確立和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對保護環境具有深遠意義,主要通過對環境的現狀進行分析與調查,科學地預測未來的環境狀況。將預測結果與環境影響評價標準進行對比,就可以通過對比數據找出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環境影響評價需測量的各項指標就要以當前的環境質量和排污標準作為參考。[1]”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排污許可制度都對環境的保護和生態的恢復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僅僅依靠其中某一項制度來完成工作的話,不僅大大提高了環境保護的工作難度,也會使我國的環保事業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發展經濟時,必須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與排污許可制度結合在一起,促進它們的銜接,才可以在監督企業發展經濟的同時又不對環境造成大面積的污染,使環境得到保護,生態得以恢復。
1 ? ?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的重要意義
在社會經濟與各行各業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為了保護環境,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國家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制度和政策。眾所周知,在企業生產中污染問題一直存在,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減少污染,保護環境,恢復生態,就需要有關部門和企業的共同努力。首先必須得明確的一點就是,僅僅依靠一種制度是遠遠不夠的,除了降低工作效率之外,也很難達到預期效果。這就要求有關部門必須要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排污許可制度結合起來,實現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污許可這兩種制度的有效銜接,才能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事實表明,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與排污許可制度結合起來,可以有效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2 ? ?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存在的問題
2.1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落實不到位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出臺以后,雖然給環境保護工作帶來了新鮮血液,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保護起到了正面作用,但是由于環境影響評價,需要對環境質量進行調查和分析,用科學的手段推斷出未來的環境影響。這里的科學手段就是一種計算方法,需要工作人員有良好的數學基礎,熟悉各種數據分析軟件,才能運用專業的手法,計算、推斷出正確的結果,給環境保護提供參考性指標。然而,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并非都具備這種能力,因此,對于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落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2 ?排污許可制度管理不當
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一樣,排污許可制度也需要進行專業的計算,才能得出正確的具有參考價值的數據結果。有區別的是,兩種制度的計算方法并不完全一樣。“環境保護中對于不同類別、不同強度、不同生產量、不同排放強度的污染物都有不同的規定。[2]”因而企業在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進行排放時,應該明確排放標準。換句話說,排污許可制度應該被企業所熟知,并且企業在對產生的污染物進行計算時,對比排污標準,從而得出結論,企業生產是否合法合規。企業要想不受影響地發展,就必須符合污染物排放許可標準。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企業對于排污許可制度的管理不夠完善。具體表現為對排污許可制度缺乏正確的認識,實施缺乏監督等,導致企業出現不知制度或者知而不治等情況。無法實現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與排污許可這兩種制度的良好銜接,拖累環境保護工作進度,給環境保護和恢復生態增加負擔。
2.3 ?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方式不得當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以及排污許可制度都對企業生產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這兩種制度對企業排放的污染物源頭管理部分的作用不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于對污染環境前的預防工作,對后續排放不達標準的企業或者單位進行督促,以達到與環境保護制度相適應的結果。[3]”而排污許可制度則是在企業排污不達標以后,對涉事企業進行監督,表明企業排污合法或者執法部門合理執法的有力證明。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與排污許可制度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不同,但關系緊密,利用好兩種制度的優勢,就可以使環境保護工作事半功倍。但是如果不區分好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排污許可制度這兩種制度的作用和意義,就不能很好地將兩種制度進行銜接,得使兩種制度無法發揮出最大化的作用和優勢。
2.4 ?工作人員缺乏兩種制度銜接意識
文章前面已經把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排污許可制度銜接的作用和意義說得很詳細了。簡單說來就是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對事前進行預測,排污許可制度對事后進行監管,兩種制度作用不同,計算方法也不一樣,如果將兩種制度有機結合,銜接得當,就可以使環境保護工作不用大費周章也能達到比預期還好的效果。這些都是建立在企業工作人員對兩種制度都有正確認識的基礎上。事實上,大都是工作人員要么缺乏某一方面的知識基礎,要么不具備大局觀,只是了解其中一方面的重要性,而不能認識到兩種制度銜接的重要性。在工作過程中,缺乏將兩種制度銜接的意識,導致不會主動制造兩種制度的互動和結合,使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與排污許可制度不能實現良性結合,使得兩種制度銜接不當。
3 ? ?促進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的對策
3.1 ?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對于未發生的事情,人們總是不可避免地存在僥幸心理。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也是如此,對可能發生污染的工廠或者企業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就像是人們在理財投資前進行的風險評估。而環境影響評價的結果則是比風險評估更具有專業性和科學性,對環境質量的好壞和污染可能性的高低都進行了預測[4]。只有讓企業都了解和明確在生產前必須對環境影響進行預測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使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企業生產排污前起到預警和提醒作用,從而讓企業開始重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生產過程中加強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落實。
執法監督部門應該全方位地對工業生產企業進行科普,具體內容就是,環境影響評價的計算方法、環境質量的測量評價方法以及排放標準等,除了要使其掌握這些科學的基礎知識之外,還要培養一批專業人才,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將所得出的結果與我國環境保護法規定的標準進行對比。企業工作人員只有參與了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全過程,才能從中領悟到環境影響評價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而在企業生產過程中自發地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為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排污許可這兩種重要制度的有效銜接打下堅實的基礎。
3.2 ?加強排污許可制度的管理
在綠色可持續發展已經深入到社會各個行業,成為現代主流趨勢的當今社會,許多企業已經明確了排污標準,并且獲得了排污許可證,響應了時代趨勢,真正實現了綠色可持續發展。但是仍然有一些企業不重視環境保護,不遵守排污許可制度,沒有獲得排污許可證。這一切都說明我們國家對于排污許可制度的管理還不夠到位。因此,為了做到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以及排污許可制度等兩種制度的有效銜接,加強對排污許可制度的管理工作分秒必爭[5],執法部門要對排污不達標的企業做好監督和督促工作,要求排污企業在持排污許可證之后,還要遵守排污許可制度,按照規定的要求對污染物進行排放,并依法自愿接受全社會的監督。保證排污許可制度管理到位,才能使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以及排污許可制度實現更好的結合和銜接。
有關部門可以對所管理區域內的所有企業進行排污許可證的全面覆蓋,力求每個排污單位都持有排污許可證,對于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企業進行敦促并且提供正確的指導,使管理范圍內的所有企業都取得排污許可證。對于持有排污許可證的企業或者單位,要強化企業或者單位內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在全單位范圍內科普有關排污許可方面的各種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確保持有排污許可證的所有單位或者企業都能有責任感和正確的行為認識。除此之外,還要對這些企業或者單位實施后續的排污問題進行跟蹤和監督,保證排污許可制度落實之后能夠長時間持續產生良性效果和正面影響。對于前面沒有覆蓋的企業或者單位保持每日跟進,通過多種形式通知,使企業或者單位持有排污許可證的覆蓋率全面提高。最后,還要對所有監督管理工作的成果進行檢查和驗收,不定時對企業和單位進行排位標準的檢查,不達標的企業和單位進行嚴厲打擊,對排污許可制度進行全面管理。
3.3 ?增強工作人員意識,實現兩種制度的有效銜接
在實際工作中要想實現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以及排污許可制度這兩種制度的有效銜接,就必須要增加企業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對企業的主要負責人以及管理階層人員進行有關環境保護涉及的各種制度進行培訓。具體培訓的內容有環境保護的各項法律法規、排污許可制度的主要計算方法和標準以及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對于企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在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企業或者單位要保持一個嚴謹的工作態度,借助權威的檢測結果和科學的計算方式來確保環境影響評價結果是可信度極高的。[6]”另外,排污許可的檢測工作也是要根據具體制度選用專業對口的人才來完成檢測工作。只有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管理人員都具有強烈的責任心,才能使企業在發展中貫徹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并且有意識地對兩種制度進行結合和銜接,使二者有機結合,相互補充,發揮出彼此的優勢,在環境保護中起到最大作用。
有關環境保護的執法部門可以實時對企業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的知識培訓,要求所有企業的工作人員都明確這兩種制度對于實現環境保護以及保證工業經濟保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對于企業的管理階層和主要負責人則要進行全方位的科普和監督,使他們對生態環境的恢復有大局觀,對于減少自身經濟發展造成的社會環境負面影響具有較強的責任意識,并且在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守相關文件要求的排污許可標準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除此之外,企業和單位等涉及到的人員應該提高自身的專業科學知識和道德責任感,一方面要了解環境影響評價測量的各種數據值,以及排污許可的各項參考值和對照指標,另一方面還要學會兩種不同工作的重心和科學的計算方法,有充實的基礎知識鋪墊,再去探求將兩種制度銜接的有效方法。
4 ? ? 結語
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雖然已經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到目前為止,在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落實工作、排污許可制度的管理工作以及兩種制度的銜接上仍然存在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落實不到位,對排污許可制度的管理不當,相關工作人員缺乏責任意識,對制度的認識存在誤區等。這些問題的出現體現出我們國家目前環境保護工作仍然不夠規范,缺乏對環境保護工作過程的及時監督和反饋,導致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制度無法有效銜接,不能有效融合兩種制度的優勢和特長,環境保護工作的成效不理想。因此,本文就從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與排污許可制度有機結合的重要性和意義出發,通過對實際情況的分析,找出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以及排污許可制度之間未能有效銜接的原因,整理出在環境保護過程中繞不開并且亟待解決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歸結原因,從而提出一些較為具體的解決方案,以便實現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以及排污許可制度的有機結合與銜接,為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姚鈺. 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研究[J]. 資源節約與環保, 2018(1):64.
[2]陳潔肖. 環評與排污許可制度銜接問題及對策[J]. 綠色科技, 2021, 23(10):98-99.
[3]譚茜. 淺析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制度的互動和銜接[J]. 低碳世界, 2021, 11(8):19-20.
[4]韓鵬輝, 劉剛. 環評制度和排污許可證銜接的實踐與思考[J]. 生態環境與保護, 2021, 4(2):76-77.
[5]李鑫. 探析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制度的銜接措施[J]. 區域治理, 2020(27):163,170.
[6]米麗娜.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與排污許可制度深度銜接探討[J]. 環境與發展, 2021, 33(3):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