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鈞 柳玉鵬


8月5日,應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邀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啟程前往俄羅斯索契。
俄羅斯總統普京8月5日在俄南部海濱城市索契與到訪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舉行會談。這一消息讓歐美國家很有些不爽,但又無奈。今年以來,土耳其在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中的表現非常活躍,調解俄烏沖突、左右北約擴員等大事件里都少不了這個國家的身影。
這種讓處于對立陣營中的雙方同時都“買賬”的情況并不多見。那么,土耳其為什么能主動出手,成為各方都不得不重視的“中間人”呢?
這種“主動”情況歷史上還不多見
人口近8500萬的土耳其,在中東地區是一個人口大國,這為其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提供了保障。土耳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即便近年來面臨里拉貶值等問題,2021年該國GDP增長還是達到11.1%,創十年來新高。
俄烏沖突升級后,俄羅斯tsargrad電視臺網站3月21日曾刊文稱,土耳其人沒有中斷與俄羅斯的互利經濟合作,其不參與西方對俄制裁,也沒有對俄飛機關閉領空。
作為地區國家中唯一能與莫斯科和基輔建立信任關系的國家,土耳其的經濟確實從中受益。7月22日,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斡旋下,俄羅斯和烏克蘭在伊斯坦布爾分別同聯合國、土耳其簽署糧食出口協議。土耳其媒體紛紛表示,該協議是“土耳其外交的重大勝利”,埃爾多安獲得“政治加分”。一些俄媒則認為,除獲得外交政策紅利外,土耳其還成為地區的糧食中心,將幫助解決其國內的政治和經濟問題。俄政治學家盧基揚諾夫稱,這種情況有利于埃爾多安在2023 年的總統選舉中獲勝,“因為土耳其選民真的很喜歡維和這樣的行動”。
土耳其能成為地區問題“調解人”,既有多重特殊“身份”的加持,也有國家硬實力的支撐。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土耳其分析人士說,土耳其的國家身份極為特殊,一是作為中東地區唯一的北約成員國、歐盟候選國,它在與歐美國家的交往中具備成熟穩定的溝通機制;二是作為中東地區唯一的土耳其民族國家,它在與以色列、伊朗等非阿拉伯國家的交往中不存在核心矛盾,更易推進多邊關系發展;三是作為目前中東地區唯一與俄羅斯、伊朗關系密切的國家,它已成為歐美國家處理地區問題時與俄、伊溝通的最佳渠道。
“利用俄美矛盾成為土最佳外交戰略”
土耳其主流媒體《晨報》的專欄作者費拉哈特·皮林齊認為,2016年7月發生的未遂軍事政變成為土外交政策的轉折點。
在該事件之前,土耳其外交戰略以保持與歐美國家的傳統盟友關系為中心,并依托盟友關系來應對地區問題,但這種做法常令其陷入“自相矛盾”的尷尬境地。例如在打擊“伊斯蘭國”的過程中,土耳其試圖與歐美盟友步調一致,但歐美為“敘利亞民主軍”中的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提供武器的做法令土方大為惱火。未遂政變過程中,歐美等傳統盟友選擇沉默,俄羅斯卻伸出援手,這種情況是土耳其政府開始轉變外交戰略的直接導火索。出于國家利益考量,土耳其選擇繼續與歐美國家保持盟友關系,同時也重視發展與俄羅斯、伊朗等國家的關系,作為傳統外交戰略的平衡與補充。在涉及國家利益的問題上,土耳其不惜與傳統盟友唱反調,如拒絕制裁俄羅斯和一度反對瑞典、芬蘭加入北約。
由于土耳其向烏克蘭提供無人機等武器裝備,一些俄羅斯媒體認為,土耳其與俄羅斯是一種競爭與合作的務實關系,“如果土耳其不是一個擁有自己利益的主權國家,聽從美國的命令,那么俄土關系就會變糟”,“這就是為什么普京在美國人組織的政變企圖中救了埃爾多安,并經常邀請他前往俄羅斯進行談判”。正是俄羅斯的這一政策,讓土耳其在俄羅斯與西方的外交關系上左右逢源。
哈薩克斯坦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專家帕爾霍姆奇克認為,土耳其與俄羅斯在敘利亞和克里米亞問題上也存在分歧,但雙方能找到互利的妥協方案,不會侵犯彼此的國家利益。更重要的是,“土耳其從未將自己定位為莫斯科的無條件的政治盟友”。他認為,利用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矛盾正成為土耳其的最佳外交戰略。
“外交重構”必然面臨得與失的權衡
今年3月,土耳其主辦第二屆安塔利亞外交論壇,主題為“重構外交”,而外交戰略的重構必然面臨得與失的權衡。通過在俄烏沖突等國際問題上開展“雙向外交”,土耳其不僅大幅提高了國際影響力,更降低了自身經濟利益的損失。
土耳其與俄烏兩國均有深入合作,俄土合作的“土耳其流”天然氣管道、阿庫尤核電站、S-400防空導彈系統軍購等大項目進展順利,且這些領域均涉及能源、國防等國家命脈。自2019年起,土耳其就向烏克蘭出口軍用無人機,2020年更是簽署合作備忘錄,宣布啟動合作生產軍艦及無人機的項目,兩國軍火貿易規模可謂逐年擴大。因此俄烏沖突加劇對土耳其而言有百害而無一利,通過親自入場“調解”,土耳其成功促成俄烏簽署糧食出口協議,緩解了沖突局勢,進一步加深了多邊關系,后續合作也可能會深入。
另一方面,土耳其的“雙向外交”模式也引起歐美傳統盟友國家的不滿,影響土耳其與歐美國家合作。去年,土耳其曾向美提出希望采購F-16戰機,但遭到美方拒絕,原因即為近年來土俄關系的不斷走近,作為北約國家的土耳其甚至選擇購買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自然引發了歐美國家的普遍擔憂。
在土耳其國內,也有計較“得失”的聲音。國家在外交層面十分活躍,但對提振經濟并無直接幫助。
不管怎樣,土耳其在國際舞臺上扮演的角色還是會讓人持續關注。土耳其在多個外交回合中能掌握話語權和主動權,使自己成為相關議題的重要參與方,如在敘利亞、利比亞和納卡等問題上,土耳其也都成為重要的地區性力量。如果土耳其能穩住國內金融市場,其地緣政治位置仍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