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7月,各地中小學陸續開啟暑假模式。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窗前蟬鳴陣陣時,羅大佑的《童年》總會在不少人的腦海里響起,讓人想起童年快樂、燦爛的夏日時光。
而如何度過一個快樂又充實的假期,考驗著學生和家長對假期生活的安排能力。在“雙減”后的第一個完整暑假,孩子們如何度過?與往年相比有哪些變化?家長對孩子又有著哪些擔憂和期待呢?
“暑假作業”不再是暑假“標配”
仲夏之夜,城市的體育場,籃球場、乒乓球臺、跑道上、游泳館里……有許多孩子和大人的身影。
“孩子爸爸帶著讀高一的大兒子跑步去了,我負責帶小的,瞧,那個最胖的就是我家的?!痹∝膵寢屧空驹诨@球場外,手里提著一個大水杯,她看著正在運球的小兒子笑著說,“這個暑假,體育鍛煉排在第一位,希望開學前,他那個圓滾滾的肚子能縮下去?!?/p>
游泳館前,不少家長一邊跳廣場舞,一邊等著正在游泳的孩子下課。談起今年暑假,二年級學生陳小驍的媽媽說,最大的變化就是沒有書面暑假作業?!皬奈覀冃r候起,暑假都有‘暑假作業,現在不再是‘標配?!彪m然老師沒有布置書面暑假作業,但是留了“實踐作業”,比如閱讀、暑假勞動等。
體育鍛煉、閱讀、勞動是家長和學生提得較多的詞。
不久前,人民日報也制訂了一份詳細的暑假作息時間表。
這份暑假作息時間表,分為三個階段,暑假開始的前兩周是第一階段——“散養”還得有,親近自然好時機。以放松為主,比如,去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玩一兩個星期,和父母一起去旅游,參加學校組織的夏令營活動,總而言之,要放松心情,開開心心地玩耍。
暑假中期是第二階段——“圈養”階段,查缺補漏好時機。以學習為主,不僅要讀書,更要做家務。制定作息時間表,完成暑假作業,力所能及地幫父母做家務活,閱讀課外書目、進行戶外鍛煉。
暑假最后一周是第三階段,以調整為主。調整作息時間,回歸到上學時的狀態,檢查暑假作業,預習下學期新課。
暑假作息時間表中,對一天的時間也進行了“細分計劃”,比如課外延伸閱讀時間、興趣時間、聊天時間、睡覺時間等。
“題?!眽毫p輕? 作業多元化
“雙減”后的第一個暑假,越來越多的孩子們不再沉浸在“題?!保疾ㄓ诟黝愌a習機構,而是在更多元的實踐作業中期待收獲,經歷更多彩的暑假生活。
7月13日,湖北省松滋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普教育基地內,孩子們在志愿者帶領下,走進“九號宇宙”航天科技館,體驗航天成就,了解航天歷史。
對湖北省鐘祥市實驗小學五年級的王顥諾來說,與以往有些不一樣的暑假生活已經拉開序幕。“語文、數學這種要寫的暑假作業比以前明顯少了,社會實踐作業多了?!蓖躅椫Z解釋道,“在家勞動或者跟父母一起運動,拍照片或提交視頻,這樣的作業有意思又輕松?!?/p>
“要跟家長學做飯,但這幾天我還沒開始”,武漢大興第一實驗小學三年級的吳皓宇也提到暑假作業的變化。
從鐘祥市長壽路學校的一份學生暑期作業表中可以看到,除了語數外作業外,還有“德育活動”“體育鍛煉”“藝術欣賞”“勞動實踐”等內容,包括做志愿服務活動、跑步跳繩打球、閱讀名著名篇、體驗社會職業……“不僅僅只考慮文化課,還要考慮孩子身心的全面發展,讓孩子與家長有良好的親子互動,身體得到鍛煉,陶冶情操,自主自律地度過愉快的假期生活。”長壽路學校語文教師郭老師說。
這個暑假,越來越多的孩子們穿梭在各種文體活動之間,或興奮或安靜,或刺激或平淡,感受著愈發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
早晨八點半,上完網球課的馬睿悅踏著小滑板車,準備和媽媽一起離開訓練場。馬睿悅是武漢市青山區鋼都小學的一名準小學生,她神采飛揚地演示著剛剛學到的動作:“像這樣,揮拍!”馬睿悅的媽媽在一旁寵溺地看著說:“這個假期,還會帶她去跳舞、學圍棋、打羽毛球,主要根據她的愛好來,都是些非學科類的興趣班,順其自然就好。”
放暑假前,廣州市天河外國語學校初一年級開了一次線上家長會。家長會上,年級級長提出假期比起補習更有意義的“五件事”:閱讀、練字、爬山、做菜和逛展館,把“雙減”的教育理念通過“應讓孩子過一個什么樣的暑假”的主題傳達給每一位家長。
公益托管班開班? 體育、藝術納入課表
在孩子們靈動身影的背后,家長們的觀念也逐步發生變化?!凹议L心態要放好,不能過于焦慮,要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索,走自己想走的路?!迸銉鹤訁⒓颖鶋叵牧顮I的武漢市民嚴先生覺得,孩子身體健康最重要,要引導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嚴先生的孩子參加的是武漢市體育局、市教育局組織開展的“奔跑吧·少年”2022年武漢市青少年體育夏令營活動,面向全市少年兒童開展免費體育技能培訓活動,項目包括體操、滑冰、滑雪、冰壺、游泳、射箭、籃球等。
7月11日是遼寧省朝陽市中小學暑假的第一天。龍城區長江路第一小學的家長和孩子不用在烈日炎炎之下奔波于各個補習班之間,學校的暑期托管服務讓同學們在學校就可以學習各種技能,托管課程有輪滑、武術、跆拳道、口才、舞蹈等10多門興趣課。學校開設暑期托管服務一方面解除了家長的“看護難”和“奔波苦”,另一方面減輕了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清晨,濟南市甸柳第一社區服務站內,一群孩子在托管志愿者的帶領下,開始了一天的經典誦讀。
為緩解家長“看護難”問題,第一批開在社區里的托管班正式開課。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在濟南市無影山中路社區的一間教室內,即將升入三年級的學生王夢涵正帶領同學們齊聲誦讀《大學》。
每天早上8點半左右,父母都是雙職工的王夢涵會準時來到社區。在上托管班前,王夢涵通常和姐姐待在家中。王夢涵說,在托管班一周的時間里,自己和小伙伴們一起寫作業、下五子棋、做游戲,不僅學到了知識,還交到了新朋友。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做好學生的暑期托管服務,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全國各地相關部門也持續推出青少年體育夏令營、青少年暑假社區托管等活動,促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機銜接,讓青少年學生度過一個文明、安全、快樂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