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應濤 陳源
[ 作者簡介 ]
盧應濤,男,江蘇南通人,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助理研究員,工程碩士,研究方向:產教融合、創新創業研究。
[ 項目名稱 ]
本文為2020年度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X”證書制度試點背景下高職產品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G202013);2020年度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新常態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協同發展新路徑研究(CYJG202004)。
[ 摘要 ]
本文首先總結了世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在此基礎上分析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在終身教育、綠色職業技能培養與產教融合方面的欠缺,最后從貫徹落實終身發展理念、加強對綠色可持續發展職業技能的培養、加快產教融合等方面,提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對策。
[ 關鍵詞 ]
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基本趨勢;經驗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1.047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現代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的基礎工程,在推動國家工業化、現代化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國目前已經建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從實際效果來看,機制創新力度正在不斷加強。高等職業教育作用已較全面發揮。所以需對世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基本趨勢進行分析,總結其發展特點與實踐經驗,從而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穩步推進提供經驗參考。
1 ? ?世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
從世界范圍來看,通過探索全球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要點,進而總結世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 一些不穩定因素影響世界高等高等職業教育發展
一些不穩定因素在世界范圍內的蔓延,直接影響了高等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屬于外力因素對教育體系進展的影響。不穩定因素導致企業人員流動緩慢,部分地區就業崗位減少,出現應屆生就業難的問題,導致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機會的減少[1]。一些不穩定因素對國際旅行也帶來一定的限制,導致國際之間關于職業技術教育的交流減少,但同時也推進了高等職業教育在遠程教育與線上培訓進程的加快,利用線上開展職業技術培訓,成為當前世界高等職業教育的主流,一是可以應對當前環境下線下技能培訓的風險,二是可以借助互聯網中豐富的教育資源,從而提升高等職業教育的智能化程度。
1.2 ? 國際組織提升對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前景的重視程度
在當前社會需求變化發展加快的背景下,各種新興產業不斷形成,這也就意味著需要對高等職業教育進行適應性改革,培養適合目前世界產業發展的新型復合人才。全國各個行業與高等職業教育組織開始與時俱進,根據科技前沿加快進行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系統性地培養國際化技術人才。
1.3 ?各國加強高等職業教育投入
為滿足產業結構更新對多樣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各國提升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并加強教育投資,從多個方面輔助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比如國外某些國家在失業救濟與職業院校發展兩個方面投入教育援助,職業技術人員在下崗之后可以領取救濟金,并接受技術培訓,投入專項基金保證受影響的職業院校正常發展,開展高等職業教育擴招計劃,以優質的教育資源吸引更多學生投入到職業教育當中。
1.4 ?強化高等職業教育立法保障
為切實推動高等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各國根據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立足于國情,通過立法從法律層面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我國于2022年4月20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職業教育法》,從高等職業教育體系、高等職業教育實施、職業學校與培訓機構、高等職業教育隊伍、高等職業教育保障、法律責任等多個方面進行法律細則完善,目的在于推動高等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同時將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基礎教育放在同樣的法律地位,確保高等高等職業教育的全面發展。芬蘭制定高等職業教育法案,明確強調高等職業教育屬義務教育范疇,并將教育年限擴大到11年,同時為了保證法案的順利實施,芬蘭政府提升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財政專項援助力度,預計到2024年期間不斷提升專項撥款,全面實施免費高等職業教育[2]。
1.5 ?高等職業教育數字化改革
高等職業教育數字化改革不僅是當前環境倒逼高等職業教育所做出的轉變,同時也是應對全球數字化發展所作出的專業調整與技術創新,希望依托數字化技術優勢,提升高等職業教育的智能化程度。德國首先推出數字教育倡議,制定公司間職業培訓中心數字化職業發展計劃,提供專項資金用于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數字化,從建設數字化培訓平臺等基礎設施方面,提升高等職業教育培訓的針對性與全面性。越南教育培訓部門計劃在五年內建設技術生態系統,通過實施在線職業技能培訓與考核,滿足未來高等職業教育與就業的數字化需求[3]。
1.6 ?全球高等職業教育合作不斷推進
為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全球化發展,全球范圍內各個國家加快高等職業教育合作,以開展國際會議與國際合作政策的方式加快國際合作與交流,合作方式除了人才交換實踐學習之外,同樣采用了線上培訓合作交流機制,以數字化提升國際合作程度。2021年,歐洲委員會和國際勞工組織(ILO)聯合舉行了高級別會議,探討新的歐洲學徒聯盟(EAfA)的關鍵優先事項。我國于2020年在青島開展世界職業技術教育大會暨展覽會,共同分享世界范圍內職業技術教育的趨勢、實踐與經驗[4]。英國制定圖靈計劃,尋求資金支持,以推動國內職業院校學生進行海外學習。澳大利亞聯邦政府與周邊國家展開高等職業教育資格認證與在線教育的合作,執行了《2025年高等職業教育與培訓國家參與戰略》方案,希望通過方案實施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跨國交流與合作。
1.7 ?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屬于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的職業資格考試制度,是對持有勞動技能與職業資格人員的一種官方認證。為發揮職業資格證書在提升職業技能方面的價值,各國不斷完善并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引導職業學院學生通過國家考試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從而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素養,強化職業技能能力與產業發展的協調性。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2021年發部教育政策文件,表明對微證書的發展重要性,強調微證書在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中的重要性。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將微證書開發成為職業技能領域的入門認證標準,并將微證書與學位相互結合。發達國家政府在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開展與產業專業對應的微證書制度,提升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化程度[5]。
1.8 ?高等職業教育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在當前重視生態建設的大環境下,世界各國將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高等職業教育當中,強調高等職業教育與綠色發展之間的關系,希望通過高等職業教育實現綠色發展,并使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實到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當中。一些發達國家的政府在《高等學校設施配備指南》中提出,要將可再生清潔能源引入到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基礎設施建設當中。歐洲一些國家企業培訓研究所和聯邦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所聯合發布《構建可持續發展學習場所培訓企業可持續發展指南》,為高等職業教育培訓場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標準化規范[6]。
1.9 ?支持繼續教育與終身教育
為保證勞動者適應當前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促進職業技能與產業專業的相互對接,各國在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中支持開展繼續教育與終身教育,希望通過職業技能再學習,將終身教育落實到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當中。亞洲一些發達國家的教育部門制定了《終身教育執行令》,通過向低收入成年人發放終身教育使用券的方式,促進成年人開展繼續教育,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以此有效提升就業率。英國政府公布《技能和16歲后教育法案》,建立了多層面多領域的成人高等職業教育體系,提供更多的繼續學習機會,減輕成年人繼續學習的壓力。
2 ? ?世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經驗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啟示
對以上世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基本趨勢分析總結之后發現,在當前社會發展變復雜、產業結構更新加快的經濟環境下,各個國家提升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并開展不同范圍與程度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創新,集中體現在加強資金投入、高等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高等職業教育綠色可持續發展、職業技能證書制度、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合作、高等職業教育立法、高等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緊密相連等。我國當前在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領域取得了長足發展,在多個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比如高等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高等職業教育立法、國際合作等,但從世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總體趨勢方面分析,我國在終身教育、綠色可持續發展與產教融合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處,借鑒世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經驗,我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的創新與提升[7]。
2.1 貫徹落實終身發展理念
加強高等職業教育與終身發展之間的聯系,通過繼續教育使進入社會的成年人有著更多的繼續學習機會,從而提升就業率,促進勞動者職業技能的全面提升,應對產業結構調整下專業技術的變化需求。我國應將終身教育理念貫徹落實到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當中,加快形成終身學習型社會,從繼續教育角度重新審視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正確對待高等職業教育的特性,將其作為人生中接受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而不是作為終結教育進行對待。我國應以制度建設作為發展終身教育的內驅力,充分借鑒國外終身教育制度經驗,加快有關政策執行,建設橫向縱向相互結合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首先,可以大力建設成人培訓中心,加強專項資金支持,免費為成年人提供繼續學習的機會。其次,建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機制,拓展高等職業教育出口,將高等職業教育資格與普通教育資格放在同等位置進行對待,允許職業院校學生繼續報考普通教育學校,從而為高等職業教育的繼續學習發展提供動力。
2.2 ?加強對綠色可持續發展職業技能的培養
綠色技能型人才一直都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中提倡發展的部分。在當前社會經濟模式向綠色經濟轉型的背景下,為滿足新型經濟領域所誕生的綠色職業需求,需要不斷加強綠色職業技能的培養,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為緊密的教育形式之一,同樣需要從綠色技能培訓層面實行高等職業教育改革。通過完善綠色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加強對綠色職業教育師資力量的培訓力度、普及開展綠色職業教育、引導高等職業院校學生開展綠色創業等方面,加快對綠色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填補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中綠色教育的空白,使高等職業教育更加適合當前社會經濟形式[8]。
2.3 ?加快產教融合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中有關產教融合的發展比較緩慢。借鑒工業較為發達國家的有關經驗,需提升對產教融合的重視程度,組織線上線下實踐學習的模式,全方位構建產教融合機制,在政府的引導下,加強與當地企業的實踐對接,采取現代學徒制等模式開展半工半學,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快適應企業崗位節奏,促進職業技能的實踐應用。另外,高等職業院校需要進行教學模式改革,調整基礎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課時占比,突出技能實踐在職業教育的主體,凸顯技能實踐在職業教育專業中的重要性,并以模擬企業運行、線上技能培訓等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實踐能力。
3 ? ?結語
職業教育是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各國應對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加快實現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我國應總結世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基礎趨勢與實際經驗,立足我國國情,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結構性調整,打造具有我國特色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張婷,毛建衛,尹向毅.疫情影響下的全球職業教育:應對、反思與發展[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21,20(04):32-38.
[2]徐涵.德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基于1992—2016年的數據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30):78-86.
[3]劉剛,宋田田.“互聯網+”時代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芻議[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5):1-3.
[4]魏明. 世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歷史階段、模式與經驗[J]. 職教論壇,2021,37(5):166-176.
[5]唐耀存.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研究——規模化辦學如何打造世界一流高等職業教育[J]. 中國科技縱橫,2012(19):251-252.
[6]胡英芹. "雙高計劃"視域下高等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的訴求、特征與路徑[J]. 職業技術教育,2020,41(14):11-14.
[7]楊啟光. 統籌高等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協調發展:國際經驗與我國的重點[J]. 中國成人教育,2021(19):19-23.
[8]劉玉. 教育國際化視野中的高等職業教育——關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現狀及發展的思考[J]. 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4):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