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華 胡慧茹
摘 要:在新的時期,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在政策方面給予的支持也越來越大,這使得我國的職業教育的各個方面都取得長足發展。但是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師隊伍建設仍然存在結構不合理等方面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中職教育的發展。本文先從生利主義分析了中職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用生利思想推進中職教師隊伍建設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生利主義思想;中職;教師隊伍建設思考
“生利主義”是由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在他看來,生利指的是對財富的創造。而我國職業學校的辦學目的就是給社會培養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各級政府對中職教育的方方面面也格外關注。但師資隊伍的發展上仍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因此,職業學校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并在其中融入生利主義思想,以增強建設效果。
一、從生利主義看中職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隊伍數量嚴重不足
中職教師數量存在嚴重不足,而這一方面的缺陷將直接影響中職學校的整體教育質量。也會影響教師隊伍的穩定性[1]。因此,中職學校要對此問題給予充分的重視,增加優質教師隊伍的數量,為中職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二)教師結構不合理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國內的中職學校文化基礎課教師占比較小,而技能指導課的教師的比例也不夠大。并且從教師的來源來看,很多中職教師都是非師范類學校畢業的畢業生,因此,這些教師并沒有系統的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課程,教學經驗也不夠豐富,且沒有足夠的行業鍛煉經歷,因此,很難給中職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
(三)教師隊伍管理體制不夠健全
首先是學校跟企業的合作不夠緊密,沒有建立起與企業專業技術人才互通的機制,企業跟學校援助分離[2]。而學校又急需綜合素養高,教學從業經驗豐富的教師,但由于受編制和身份等方面的條件的限制,很多優秀的企業人才無法到學校來給中職學生傳授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巧。而很多普通學校畢業的學生,企業的各方面限制,無法去企業進行崗位鍛煉,因此很難接觸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先進的技術設備等等,導致教學內容欠缺時代性,不能做到與時俱進。在這種情況下,中職學生學習的專業課知識和專業技能都普遍低于當代企業的正常發展水平。而中職學生畢業后到企業進行工作,就很難適應自己的工作崗位,更無法進行產品研發,也無法順利進行技術革新。因此,中職學校要不斷加強教師隊伍管理。
(四)教師素質整體偏低
上文我們提到,大多數的中職學校教師的學歷都是非師范類專業,他們很少甚至從未接受過專業的職業訓練,因此,很難適應中職教育模式[3]。而這些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要面臨較為繁重的教學任務,很少有機會真正的下企業開展實踐鍛煉。而這樣很容易導致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另外,中職教師之間的競爭也十分激烈,并且教師的數量也十分欠缺。而中職教師群體又很難形成良好的學術氛圍,因此,教學研究能力也較為薄弱。在這樣的情況下,中職教師很難深入的探討教學規律,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
二、用生利思想推進中職教師隊伍建設
(一)重視建設師德
在陶行知先生看來,優秀的從業者首先必須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素養,并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4]。另外,職業教師還要有足夠的學術魅力和人格修養,并以此來感染中職學生,對他們形成有效激勵,做他們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具體中職學校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加強師德建設:第一,加強師風學習。多年來,中職學校對待教學,一直很重視教師的學習和提升。學校會提前組織好學習材料,并讓每個教師都接到這份材料。讓大家一起學習。學習活動結束以后,讓教師寫一份自己的學習心得。另外,學校會集中組織一次學習活動,針對本校的杰出教師給予針對性的表彰,并樹立典型,以此來激勵其他教師。第二,加強師風考核。學校要重視對師風的考核。具體通過年度考核跟日常監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考核。對教師的出勤率和實際教學情況進行師德量化。最后考核教師的教學態度以及平時與學生的關系等等。第三,開展師德師風展演活動。可以通過表演情景劇等方式,讓廣大中職教師意識到關愛學生和嚴謹篤學的重要性,從而做出自我調整。
(二)提高教師業務能力
要不斷引領教師作出更科學的教學計劃。要提高教師對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度。要讓中職教師意識到,中職學校的未來與自己的發展息息相關[5]。而學校能否實現自身的長遠規劃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規劃目標。中職學校一直都很重視新教師的入職培訓。因此,為了讓教師的各方面素養能夠不斷提升,中職學校要在其入職以后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讓中職教師在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學校可以給不同年齡段的教師出臺不同的學歷提升意見,并給他們制定五年成長計劃,尤其要讓青年教師認真明確自己的未來發展目標。教務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要及時審批和修改教師的發展規劃,在審批和修改的過程中,要結合中職學校的實際發展情況和教師自身的現狀,進行嚴格審批。這樣才能保證中職教師制定的目標定位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三)加強政策支持
中職學校培養教師和招聘教師都有較大的難度,因此,地方政府要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提高中職教師的社會地位。同時要要打破學歷限制,制定的用人方案不能和普通高中一樣,要符合職業學校自身的各方面發展現狀。尤其是對高級技師或工程師這一類特殊人才,在招聘的時候不能單純看學歷,而應該把關注的重點放在教師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素養上。具體可以把招聘教師崗位的各方面條件掛到招聘網站,這樣可以直接吸引相應的人才主動到學校應聘。另外,還要有效落實校企合作。中職學校的最主要辦學目的就是,給企業培養技能型員工。因此,要讓校企之間進行深度合作,讓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在企業進行鍛煉的過程中,中職教師可以近距離接觸企業的新技術和新的管理模式,這樣在實際的教學中,就可以把這些內容融入進去,從而讓中職學生接觸到先進的專業技術,了解自己未來工作的各方面情況。另外,政府也要有所作為,要鼓勵中職教師跟企業共同研發新的科技產品,并給予這些教師更多的政策支持。而對于那些跟中職學校教師共同研發產品的企業,政府可以反哺企業一定數額的職工培訓經費,這樣才能讓企業與中職教師進行深度合作,從而研發出更多的先進產品。另外,除了以上幾種政策支持,還要注重學校跟企業之間的互動,學校可以邀請企業的技術人員、勞動模范等優秀人才到學校給同學們做相應的專業技術演示,從而讓中職學生學習更多的職業技能。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職學校要想提高自身的辦學水平,就要正視教師隊伍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樣的問題。中職學校要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深化校企合作,明確職業教育的“生利”目的,并不斷完善中職教師的成長機制,這樣才能提高中職教師的各方面素養,促進中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
參考文獻:
[1]荀大勇,張燕.“生利主義”導引下中職教師培訓策略探析——以江蘇省錫山中等專業學校為例[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9,1812:28-31.
[2]荀大勇,孫利帥.生利思想導引下中職教師培訓模式探析——以江蘇省錫山中等專業學校為例[J].職教通訊,2019,22:77-79.
[3]劉大軍,陳瓊珊,楊麗花,李輝妹,朱君輝,朱兆峰,鄔弘.近5年中職教師隊伍建設問題研究述評[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7:74-81.
[4]肖冰,趙若妍,曾先慧.中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影響因素分析[J].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學報,2021,4201:61-67.
[5]張興華,夏燕.中職教師專業發展五階段分析及啟示[J].教育科學論壇,2021,1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