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集華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各地各校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均展開了形式多樣的網絡線上教學。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各校紛紛開學,學生由線上學習轉為線下學習。“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促進了教師教學方法的變革,也改變了學生學習的方式,從某種程度上,使得“教”與“學”都變得更便利。但與此同時,這種方式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例如:在線上學習期間,學生除了要完成正常課表的理論課程學習外,還要進行部分實踐課程的學習,學習任務相當繁重。學生上網課也與正常校園學習的情況大相庭徑,具體體現在師生不見面、學習時間機動、學習地點不固定,給教學組織管理及教學質量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而線下學習時,由于線上學習的效果得不到保證,影響學生線下學習的積極性。作為教師,則要去思考如何更好地采用信息化方式為教學帶來高效和便利,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感受,同時減少其缺點和弊端。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應當如何做到線上有溫度,線下有深度,讓學生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提高線上教學的完成率,保證線下學習的效果呢?
一、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依托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構建網絡學習平臺,以有效補充線下課堂教學。在課前,教師將學習資料上傳到線上平臺,學生通過視頻、音頻或PPT等自主完成線上學習,對自己不理解的內容可以在線提問或記錄后在課堂上尋求答案。教學內容以理論知識為主,難度不能太高。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應該以視頻、PPT、文本、測試等有機結合,不宜以枯燥單一的形式呈現。如圖1。
線上課程內容呈現方式要能夠引起學習者的興趣和注意,讓學習者有耐心和信心學下去。除了用文字呈現網絡課程的抽象內容之外,還應該加入更為形象生動的內容呈現方式。比如一幅與之相關的圖片、一段簡單動畫或視頻等。
每次課的學習完成后,宜進行一次小測試,以檢驗當次課的學習效果,鞏固學習成績。測試的題型主要有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判斷題、簡答題、論述題、計算題等,為了降低難度,應該以選擇、判斷等客觀題型為主,其它題型為輔,如圖2所示。
線下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疑問進行解答,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知識拓展,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加強知識內化。線上平臺學習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線下課堂則以師生討論、生生討論、課堂活動為中心,通過二者結合能有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能力。
二、教學環節的合理安排
線上課程主要包括簽到、速課講解、微視頻、主題討論、在線答疑、課堂測試、課后作業等環節,合理安排各環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參與度與學習效率,從而提高學習任務完成率。
以2學時課為例,上課時間前3分鐘左右發布簽到,簽到時長根據課程與班級的具體情況設定,如圖3。一般每2學時簽到一次,以督促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教師進行的速課講解時長約25分鐘,微視頻時長約25分鐘,與學生互動時長約30分鐘。課程開始半小時左右教師實時發布課題相關的主題討論,如圖3,以營造課堂的學習氛圍。教師全程在學習通群對學習的相關問題進行在線答疑,并及時批改學生提交的測試題或作業,保障學生在線時間的正常有效學習。
在學習通軟件中,任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搶答、選人、分組任務功能讓學生表達思想,利用即時投票或者選擇題形式參與相關知識點的探討,還可以文字、群聊或者直播方式讓學生參與話題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參加生生互評、師生互評,通過互相打分、送花等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完成學習任務,保證線上課堂的完成率。這種體驗是線下教學不具備的,也是線下教學需要借鑒的。
三、具有深度的線下課堂互動
線下課堂互動主要是通過對教材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剖析,以拓寬學生的思考思路,幫助學生內化和鞏固知識。所以線下教學互動的前提是學生必須完成了線上學習的內容。在線下課堂之前,學生可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學習通平臺、微信、QQ和E- MAIL等方式發送給教師,教師總結出共性問題,在課堂上給予回復,從而保證學習效率和質量。教師也可以留下思考問題,學生做好準備工作,在線下課堂進行展示、匯報。
線下課堂是線上學習的有效補充。在設計線下課堂活動時,教師要對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有充分的了解,能夠準確預估學生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延伸,并把重點放在實踐操作技能的練習中。
四、形式多樣的學習提醒
線上學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及能力的一種手段。由于學習時間自由,部分學生會不自覺,導致學習任務不能夠及時完成。所以教師要積極監控學生的學習過程,適當的時候予以多種方式的提醒,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微信群提醒
微信是目前大家最常用的社交軟件,每次開始上課前,先在班級的微信群提醒學生上課,非常方便快捷。微信提醒的內容包括上課時間、簽到時間、學習任務及要求等,如圖4。由于微信群的信息很快會被后面的信息淹沒,并不能保證每位學生都能看到該提醒消息,所以最好是間斷性多發幾次。
2.學習通群提醒
每次開始上課前,同時在班級的學習通群提醒學生上課,提醒的內容主要為學習任務及要求,如圖5。學習通群的信息必須登錄學習通才能被看到,有一部分學生不會按時登錄,故也不能保證每位學生都能看到該提醒消息。
圖5學習通群提醒消息
3.通知提醒
學習通軟件提供了一個通知功能,可以同時推送消息給所有班級的所有人。非常適用于課程安排、緊急情況說明等,如圖6。
4.短信提醒
當使用通知功能發布提醒消息后,學習通軟件后臺會記錄每位接收到消息并閱讀的學生。此時,可以查看未閱讀消息的學生名單,并可以選擇進一步的短信提醒,如圖7。由于所有學生均采用手機號碼注冊并登錄,所以系統后臺可以群發消息到需要特別提醒的學生的手機上,學生看到學習提醒消息的機率大增。
5.電話提醒
如果通過以上方法學生仍未參與學習,可以嘗試使用電話提醒功能。系統后臺會給每位需要特別提醒的學生打電話,確保學生能收到學習提醒的消息,如圖7。
6.其它提醒方式
除了以上提醒方式外,對于需要特別提醒的學生,還可采用郵箱提醒、學習通提醒、微信提醒等方式,系統后臺會向這部分學生的郵箱、學習通號、微信號推送消息,但前提是學生的學習通綁定了個人郵箱、微信等,否則無效。
五、多層次的教學管理
線上教學中,教師、學生均不可見,給教學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障礙。構建多層次的教學管理,既有利于開展線上教學,促進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也可以讓線下課堂順利進行,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1.授課教師
授課教師是線上教學的組織者與管理者,其工作貫穿課前、課中、課后整個過程,除了系統、科學、有效的講解知識技能外,還要負責進行線上教學組織管理,清楚課程的學習進度,了解班級每位學生的學習動態,采取各種方法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2.小輔導員(學生)
每個班級添加一位學生做小輔導員,在減輕教師課后工作量的同時,可以輔助教師課后督促學生補充學習及提交作業。小輔導員必須熟悉班級所有學生的情況,且有所有學生的聯系方式,所以小輔導員最好由班長擔任。
3.班主任
對于極個別長期不參與學習、總是未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可以聯系班主任,讓班主任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聯系學生家長共同做好其思想工作,助其回歸正常學習狀態。
六、及時的學習反饋
及時的學習反饋,能有效促進學習效率,提高課程的學習完成率。
1.課中即時答疑
線上授課時,授課教師必須全程在線,對學習安排、知識難點、課堂測驗、作業批改等相關問題即時解答,以最快的速度幫學生清除學習障礙。
2.課后及時統計
每次線上授課結束后,必須統計班級的學習情況,在微信群或學習通群公開,分析學習情況,并對未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采取一種或多種必要的提醒措施,以督促其補充完成學習任務。
3.線下課堂及時評價
線下課堂要針對本次課的情況及時總結,對學生的完成情況給予及時的評價,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鼓勵學生繼續展開自主學習。
線上線下鉗工實訓課程混合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課堂以教師講授+學生練習的實訓模式,有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改善了傳統教學環境,將學生引向更深入的學習過程。它將對日后教學中的教學資源構建、教學平臺的選用、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教學管理的精細化等產生深遠的影響。吾輩理當調整思路、轉變觀念,不斷革新,讓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成為教師提升自我的又一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