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飚
“十四五”時期,國家對數字經濟和文化建設作出全新部署,數字出版的作用地位進一步提升。2021年末出臺的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中,“壯大數字出版產業”被放在突出位置。總體來看,“十四五”時期數字出版發展主要有以下五個重點方向。
一、數字出版社會價值引領作用不斷加強
“十四五”時期,將實施數字出版內容精品工程,包括深化實施優秀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和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并啟動實施主題游戲出版工程,表明數字出版意識形態陣地的地位作用日益凸顯,在引領社會價值、凝聚人民精神力量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時期,數字出版在主題出版和主題宣傳中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推進主題出版的大眾化、市場化、融合化發展,通過針對主題出版項目進行有聲劇、游戲、影視等多元版權開發,打造主題IP,實現立體化、多維度呈現。特別是主題游戲出版工程的實施,標志著主題游戲將成為游戲產品研發的重點方向,將有利于引導青年人樹立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隨著網絡文明建設加快推進,著眼于推動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升,數字出版意識形態風險防控意識加強,數字內容質量管理審核標準建設已被提上日程。
二、科技對行業支撐引領作用進一步強化
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數字技術與出版業流程環節耦合日益深入,技術對數字出版創新發展的驅動支撐作用日益凸顯。中宣部發布的《關于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對于“充分發揮技術支撐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特別強調“強化出版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加強科技創新應用水平。在技術創新應用方面,更加強調內容、技術、場景、用戶之間的適配性。出版單位對技術應用的重點將從可用會用向適用管用好用轉變,有效對接滿足業務需要的適配技術,找到清晰的技術路標和應用路徑。
三、數據成為數字出版重要的創新要素
國家“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強調數據資源是數字經濟的關鍵要素。出版業“十四五”規劃提出將實施出版要素流通建設工程,鼓勵出版企業探索構建適應企業業務特點和發展需求的數據中臺、業務中臺。未來一段時間,數據中臺建設將在出版領域運用更加深入,以數據暢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各環節,實現供給與需求的有效對接,不僅將推動企業在生產流程和運營模式的升級,也將促進管理思維和管理機制創新,基于海量數據分析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同時,形成基于數字出版業務的數據資產包,將數據資源轉化為數據資產,充分挖掘數據價值,驅動業務鏈價值鏈的全方位、多角度重塑。
四、加快構建數字版權良性生態
知識產權被上升至國家戰略。長期以來,數字出版存在較為突出的盜版侵權等版權問題,數字版權保護尚存在一定的制度空白和治理盲點。出版業“十四五”規劃提出實施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工程,在不同領域與不同區域,基于區塊鏈版權服務平臺加快建設。數字版權誠信體系將加速構建,數字版權價值將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作為重要資產,數字版權的轉化使用交易規則與數字版權價值評估指標的建立成為行業發展的迫切需求,將得到快速推進。
五、數字出版可為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供更大助力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鼓勵游戲等數字文化產品走出去。網絡文學、游戲等數字出版產品在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增進各國對中國文化認同感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加強數字出版走出去的統籌規劃,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戰略機遇,提高數字出版走出去內容建設質量,充分發揮數字出版傳播力、感染力強的優勢,以不同的產品形態和版權形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同時,鼓勵數字出版企業通過新設海外機構和投資、收并購海外企業等方式深化海外布局,提升本土化運營能力。
“十四五”時期,在國家大力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背景下,數字出版將成為文化強國和出版強國建設的重要的力量,在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堅定文化自信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系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