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佩

摘? ? 要:口語交際具有雙向互動的特點,而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質的關鍵時期,此時進行陽光式口語交際教學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教師應仔細分析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設立的口語交際活動主題板塊,明確口語交際教學的全體性、全過程、全面性原則,創設形式多樣、新穎活潑且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口語交際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表達欲望和內在需求,使其在提升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獲得健康、陽光、個性的成長。
關鍵詞:初中語文;陽光性口語交際教學;情境;交互
現代社會中,口語交際能力極為重要,重視和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成為時代要求。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質的關鍵時期,其身心各方面發展最迅速、最旺盛,可塑性最強,此時進行陽光式口語交際教學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一、初中語文陽光式口語交際教學的意義及原則
(一)陽光式口語交際教學的意義
陽光式口語交際教學,就是指通過陽光般有溫度有熱量、充滿青春活力的口語,進行信息傳遞和思想感情交流的教學活動。
1.是人際交流的需要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的“口語交際”“寫作”合并成為“表達與交流”,強調在表達與交流中:要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交流;要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由此可見,口語交際具有雙向互動的特點,它不僅需要交流雙方掌握聽說技巧,還關注交流過程中雙方待人處事、舉止談吐、臨場應變以及傳情達意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實施陽光式口語交際教學,能給學生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2.是人格培養的需要
《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致力于全體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為學生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這既是對初中生語文學習的整體要求,也是初中語文陽光式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人格是在遺傳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漸形成并發展的。對初中生而言,學校教育是至關重要的環境因素之一。教師的正面評價可給學生以鼓勵、信心,從而在學生的人格形成中起到積極作用。因此,口語交際教學還要逐步拓展,經由行動養成、習慣養成、性格塑造,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
3.是走向未來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說:“民族復興的使命要靠奮斗來實現,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斗來揚起……奮斗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往往荊棘叢生、充滿坎坷。強者,總是從挫折中不斷奮起、永不氣餒。”因此,我們有必要在初中實施陽光式口語交際教學,使學生養成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性格,讓他們以后能以奮斗精神、強者之姿,成為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二)初中語文陽光式口語交際教學的原則
1.全體性原則
陽光式口語交際教學的對象必須是全體學生,真正做到教學過程為全體學生所經歷,教學成果由全體學生所享有。教師要安排大量時間,采取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條理清晰、積極向上、幽默樂觀地表達,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和交際態度,促進學生健康、陽光、個性地成長。
2.全過程原則
《課程標準》在“跨學科學習”中強調:“要聯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圍繞學科學習、社會生活中有意義的話題,開展閱讀、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動。”因此,初中語文陽光式口語交際教學并不是獨立的,而是貫穿初中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教師不僅要以有溫度的語言激勵學生,還要以昂揚的姿態、真誠的微笑、熱情的注視與學生“交流”,以點頭或點贊等形式與學生“互動”。
3.全面性原則
口語交際是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引導學生走出課本和校園,進而走向社會,是口語交際教學的最終目的和意義。教師可有意識地增加綜合實踐活動,創設交際情境,豐富交際語言,并適當地布置一些交際作業,讓學生在社會、學校、家庭的生活實踐中進行全面交際。需要注意的是,陽光式口語交際并不需要刻意回避困難與挫折,而是要讓學生學會直面困難。困難是人生成長道路上至關重要的“老師”,學會用陽光心態去面對,學生才能更驕傲、更堅定地擁抱歡樂、感受快樂、享受快樂。
二、初中語文陽光式口語交際教學的策略
語言本身的學習離不開具體的語境,口語交際更不應該“紙上談兵”,教師要讓學生在口語交際中認識、體驗并最終學會用口語去交際。綜觀目前的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絕大多數是基于語文教材,借助封閉的語文課堂進行的,嚴重忽視了口語交際教學的生活性、實踐性。因此,我們必須提升口語交際教學的有效性。
(一)在豐富的情境中激發興趣
《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程實施要“從學生語文生活實際出發,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初中生愛玩好動愛交流,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以下簡稱“統編教材”)也設立了“即席交流”“應對”“講述”“復述與轉述”“討論”“辯論”等主題的口語交際活動。教師應抓住有利時機,為學生巧妙創設形式多樣、新穎活潑且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口語交際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表達欲望和內在需求,在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陽光性格。
如統編教材八年級下冊“口語交際·即席講話”板塊的教學,教師可設置模擬訪談活動,選擇學生關心的、熱門的,與其學習生活相關的話題,讓他們即席交流。
話題1:2021年7月,國家實施了“雙減”政策,同學們的學習生活隨之發生了一些變化。你認為“雙減”有必要嗎?“雙減”對你來說最大的改變是什么?“雙減”對我們的成長有什么好處呢?
訪談具有明顯的雙向性和多向性。不論是訪談者還是訪談對象,都需直接地、快速地在口頭語言上作出回應或進行評價。而如何讓受訪者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就很考驗采訪者的口語交際能力。除了敏銳的觀察力、嚴密的邏輯思維以外,采訪者充滿誠意,具有同理心、幽默感的語言,也是讓受訪者卸下“心防”的“利器”。
又如教學統編教材九年級下冊“口語交際·辯論”板塊,教師可結合熱門綜藝《奇葩說》等辯論類節目開展主題辯論活動,讓學生先線上觀摩與研討,初步體會什么是辯論、辯論的形式與規則等,再設計切合學生實際的話題讓他們進行辯論。
話題2:內卷是否有利于中學生的成長?今天,你跟劉畊宏跳操了嗎?躺平,是一種戰略,還是為了更好地去奮斗?
教師可從學生生活、學習中的實際問題入手,將之上升到理論層面進行探討;也可由書本知識向社會生活、家庭生活拓展,讓書本知識在生活中獲得新的生長點。教師要切實拓展口語交際的時間、空間,讓語言與習慣、行為、思維、人格相互影響。教師在學生的交流中有意識地進行引導、鼓勵、糾正,既能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能在無形之中浸潤學生積極樂觀、迎難而上、謙卑有禮等品格。
(二)在交互的過程中學會溝通
口語交際的過程,是培養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概括、歸納等思維的過程。《課程標準》在“核心素養內涵·語言運用”條中要求學生“了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形成個體語言經驗;具有正確、規范運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和能力,能在具體語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溝通;感受語言文字的豐富內涵,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
1.在正面引導中交互
陽光式口語交際不僅要讓人聽懂,更要讓人聽了舒服;不僅要與人溝通,更要順暢地溝通;不僅要與人交流,更要愉快地交流。它注重在口語交際中,給溝通者、交流者以春天般的溫暖和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如教學統編教材九年級上冊中的《論教養》一文時,教師可讓學生找出“彬彬有禮”“優雅風度”等褒義詞,以及“大發雷霆”“漠不關心”等貶義詞,讓他們分析不同感情色彩的詞在交流中的運用會產生怎樣不同的語言效果。
當然,教學中也不能僅局限于一詞一語,還要立足整段、整篇文章,如讓學生在《岳陽樓記》中學到無論何時都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襟,培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
2.在禮貌得體中交互
口語交際的基本要求就是簡明連貫、禮貌得體。如統編教材八年級下冊“口語交際·應對”板塊的訓練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在具體的交際場景中,根據對象、場合,耐心專注地傾聽,完整準確、文明得體、有條有理地表達、應對。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設計“應對”專題口語交際訓練。
案例1:小明的家長反對他閱讀文學名著,理由是:“又不是考試用書或者解題用書,這樣的閑書看了有什么用?”小明請求你幫助他說服家長。你會怎么說呢?
示例:我們可以這么說:“叔叔,文學名著可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閱讀文學名著,不僅可以增長知識、提高寫作水平,還可以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文學名著的滋養哦。”
這樣的語言表達,不僅從積極的層面給在乎考試成績的家長介紹文學名著的應試價值,而且正面肯定并引導家長了解文學名著的深遠影響,彬彬有禮、有理有據,讓人信服。這樣的溝通就是有效的。
案例2:為了保護環境,我們提倡垃圾分類。某中學組織了一次社會調查,然后呼吁大家要重視環境保護。假如你是這所中學的學生,準備采訪一位在公園晨練的老婆婆,向她了解相關的問題,你會怎么說?
示例:我們可以這樣說:“奶奶,您好,打擾您晨練了。我是某中學的學生,想詢問一下您對垃圾分類怎么看?”
這樣的溝通不僅讓被采訪者感受到交際時候的禮貌,而且使其了解采訪的內容,能促使溝通順暢、高效。
3.在言傳身教中交互
教師要以陽光的心態,尋找學生在互動中的長處和優點,多表揚、多激勵、多肯定、多鼓動,充分發揮正強化作用。正強化,主要是指在交流的過程中通過運用表揚、激勵、肯定、鼓動等手段,發掘一個人的優點,并使之得到及時鞏固、發展,從而形成一種心理定式。在平時的教學互動中,教師如果能夠經常使用正強化,就會使學生產生正面的情緒。比如:當學生回答合理時,給予微笑、點贊和夸獎;當學生回答有欠缺時,給予微笑和適當的提示,鼓勵他再思考;經常性讓學生分享成功的歡樂、愉悅的心情等。在交互過程中,教師按照陽光式口語交際教學的要求,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反饋,并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與口頭語言進行言傳身教,會對學生的口語交際運用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在規范的表達中與時俱進
口語交際教學有其多年以來形成的規范,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口語交際教學的內容和方式也應該在規范中與時俱進。其中網絡語言不可忽視,如“YYDS”“凡爾賽”“emo”“內卷”“躺平”等,具有諧音化、簡易化、符號化、現象化等特點,簡潔生動,極富創造力和活力,已經被人們廣泛認可且傳播迅速,成為口語交際中不可忽視的“社會性語言”或“微語言”。學生經常會用這些語言形容自己的學習狀態:“我們班同學都太內卷了,我感覺自己隨時隨地emo了……”“某某同學這次考試又是全班第一,YYDS!”
因此,面對網絡語言的沖擊,教師如何在規范中與時俱進地進行口語交際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首先要明確規范語言在口語交際中的地位,它是不可替代的。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發現網絡語言在口語交際中的精彩之處,打造開放的課堂,引導學生感受與甄別網絡語言的優劣,避免盲目跟風、片面模仿,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既遵循規范又不失時代感的語言交流學習情境。當然,教師還要把握網絡語言在口語交際中的尺度,對負面、消極的網絡語言要“禁”得有理,對正面、積極的網絡語言要“放”得精彩。
例如,在統編教材九年級上冊“君子自強不息”綜合性學習小專題的教學中,某教師設計了講“勵志的青春”故事的活動。課堂上,有一個學生這樣介紹:
我最崇拜的是中國跳水隊的運動員們,他們是奧運跳水賽場上YYDS。每當看到中國跳水隊隊員奪冠,站在冠軍的領獎臺上,高唱國歌,那感覺真是太給力了。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跳水隊!
這段話使用了一些網絡語言,在意思表達清晰準確的前提下,充滿著正能量,讓人心潮澎湃,并油然而生驕傲和自豪之情。該生的發言贏得了大家一陣熱烈的掌聲。
綜上,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內容,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認識到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到提高自身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為學生以后的生活和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