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紅色文化是中國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在艱苦奮斗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保定市的紅色文化底蘊深厚,紅色文化資源也十分豐富。在新時代,發展保定市紅色文化是促進保定市文化建設的基礎。當前,保定市紅色文化的發展面臨著資源規劃不合理、大眾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不足等問題。面對這些困境,應加強對保定市紅色文化資源的規劃,利用科技創新紅色文化的傳播模式,提升文化建設中的大眾參與度,推動保定市品牌文化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紅色文化;城市文化;保定市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城市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各城市的硬件設施建設發展快速,這也對城市的文化軟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1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強調:“城市精神彰顯著一個城市的特色風貌。要結合自己的歷史傳承、區域文化、時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對外樹立形象,對內凝聚人心?!痹谛聲r代,加強城市文化建設迫在眉睫,應大力弘揚城市文化,助力城市發展,使城市發展成為健康的發展、可持續的發展、有生命力的發展,從而為城市文化注入更深層次的內涵。
一、紅色文化與城市文化的理論概述
(一)紅色文化的理論概述
紅色文化是由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在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的實踐中鑄就的先進文化,既包括烈士陵園、革命博物館等物質形態資源,也包括紅色事跡、革命精神等非物質形態資源。不同的城市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因此在歷史中所承擔的責任也不同,紅色歷史也是千差萬別的。因此,紅色文化的具體性、差異性等特征,能使城市彰顯自己的特色文化品牌。
(二)城市文化的理論概述
城市文化是城市在發展建設中形成的自身特有的文化,其可以為城市現代化提供強大的動力。人們的物質生活已有了很大改善,所以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斷增加。在城市建設中,只有使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改善,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新時代,城市文化軟實力已成為評估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部分,是城市凝聚力、創造力、競爭力的重要來源。通過文化引導,將紅色文化融入城市文化建設,既能為城市文化注入深刻的內涵,又有利于人們始終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
二、保定市紅色文化融入城市文化發展的價值
(一)促進保定市自身發展的客觀需求
保定市是一座年代悠久的老城,也是一座革命老城,紅色資源豐富,地域文化底蘊深厚。紅色文化是保定市城市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紅色文化是保定市在革命和建設的歷史實踐中凝聚而來的,保定市的發展歷史始終是不曾中斷的,如果忽略了紅色革命歷史,城市發展歷史不完整,則城市文化建設也會缺少價值導向。同時,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紅色文化與時俱進的品質更能為城市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帶來顯著推動作用。因此,通過對紅色資源進行整合,根據紅色文化特色塑造保定城市形象,大力發展保定地區特有的紅色資源,將能極大地提升保定文化影響力,為保定市文化建設提供強大的內生動力。
(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必然需求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雄安設立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保定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部核心功能區,必然會在協同發展新區的浪潮中得到快速發展。京津冀三地的城市除了在交通、產業等方面互通之外,還要尋求更多區域之間互相協作發展的機會和渠道。京津冀三地山水相連、文化一脈,雖然區域的發展水平不一,但是長期的文化交流使得三地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文化一脈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基礎。通過文化聯系來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可以更好地促進區域間的良性互動。保定市可以在實施協同發展戰略的過程中,充分彰顯自身的文化特色,推進跨區域合作交流,進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力。
(三)突出城市歷史教育功能
保定市擁有3處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0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5處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2處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些紅色文化資源是人們學習革命歷史最好的資料。在保定市人民了解了保定市的歷史后,更能激發對自己家鄉的自豪感,形成參與城市建設的責任感,最終形成促進城市發展與進步的凝聚性力量?!叭嗣裼行叛?,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因此應大力弘揚紅色文化,滿足當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促使人民群眾自覺地為保定城市建設貢獻自身的力量。
(四)促進保定市文旅融合的紅色旅游新業態
旅游業是一種朝陽產業和綠色產業,將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發展文化旅游,能夠為旅游增添更多文化內涵,同時也可促進對文化的深入挖掘。保定是京津冀三角中部地區,擁有環渤海、環京津的地理位置,也是北京的南大門,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是發展旅游業的客觀條件,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進而提升整體競爭力。利用紅色文化資源發展旅游業,可以豐富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賦予景區更深厚的文化內涵,提升紅色旅游的品質,既能為保定市打造紅色文化品牌提供創新路徑,也能為保定市的經濟發展創造新的增長極。
三、保定市紅色文化融入城市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保定市紅色文化資源規劃不合理
保定地區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是一大優勢,但同時也給紅色文化資源規劃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首先,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力度不足。雖然市內的紅色遺址數量較多,但不少遺址的修復與保護程度低,且出現了殘損、荒廢等問題。其次,紅色文化資源開發缺乏整體性。保定市紅色文化資源分布較為分散,在開發期間缺少整體開發,一些旅游景區只面向當地資源,沒有從紅色文化資源之間的聯系出發,導致紅色文化資源的影響力不足。最后,對紅色文化資源的解讀缺乏創新。紀念館、展館等的開發模式過于相似,且對紅色文化的內涵挖掘不足,導致游客難以真正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崇高精神。
(二)大眾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不足
在信息時代,全球的經濟文化交流更加便捷,復雜多樣的價值觀念不斷影響著人們的思想。保定市的紅色文化資源種類豐富,不僅有紅色革命遺址、名人故居,而且還有紅色文化宣傳中心、紀念館等場所。然而,由于大眾對當地紅色文化缺乏了解,甚至部分大眾單純地把紅色景區當作休閑娛樂的場所,并未真正理解其蘊含的紅色精神和內涵。這也表明大眾對于保定市文化建設缺乏有效參與,不利于促進保定市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特別是當代青年,其成長時期恰好伴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青年一代是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但他們普遍缺乏對紅色文化內涵的深刻體會及弘揚紅色文化的責任感,不利于促進紅色文化的發展。
(三)保定市紅色文化的產業化發展不足
對于保定市來說,紅色文化既是一大優勢,也是重要的經濟發展引擎。整體分析保定市市場規模,文化產業中并沒有代表性的企業,沒有形成品牌效應,并且紅色文化資源的影響力不突出。首先,紅色旅游產業發展中缺乏產業創新。紅色旅游產業是保定市文化產業中的重要部分,但保定市紅色旅游產業仍以傳統發展方式為主。同時,博物館陳列形式單一,無法激發游客的興趣。比如,阜平城南莊革命紀念館在展廳裝飾、資源展示方式上的創新力度較為不足。此外,大部分景點開設的參與性活動千篇一律,以拍照體驗、觀賞節目為主,缺乏對革命精神、革命文化、烈士事跡等旅游資源的內在挖掘,沒有形成復合型紅色旅游產品。其次,紅色文創產品的開發模式比較單一,對文化內涵的挖掘深度不足,與現代化城市的融合程度低,無法充分展示保定市的特色文化。基于保定市紅色文化資源,有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優秀文學作品被大眾熟知,如《小兵張嘎》《狼牙山五壯士》,但同時也存在缺乏知名品牌、文創企業沒有形成合力、缺少領導型的龍頭企業等問題??偟膩碚f,保定市文化產業的規模較小,且沒有充分發揮區域特色,在國內的傳播力度小,發展動力不足,競爭力較低。
四、保定市紅色文化融入城市文化發展的對策
(一)加強對保定市紅色資源的規劃
由于地域情況不同,針對保定地區的紅色文化資源分布較為復雜的情況,首先,要保證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同步進行。紅色文化遺址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因此在開發利用時,要先做好資源保護工作。根據保定市目前的實際情況,要完善紅色文化遺址的保護條例,將全地區的紅色文化資源登記在冊,制定紅色文化遺址保護的基本原則,明確保護及利用紅色文化遺址過程中的責任關系,為紅色文化遺址的利用提供依據,確保紅色文化遺址的合理開發。其次,要整合多種文化資源。保定地區歷史悠久,紅色文化資源分布較為分散。因此,要使這些紅色文化資源“連點成片”,形成規模,對不同紅色文化資源之間的共同點進行整合,例如將抗日革命資源與歷史遺跡相結合,打造特色的組合資源,以挖掘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目前,文化品牌競爭已經成為城市之間的一大重要競爭,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品牌,是提升城市知名度、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一種重要手段。
(二)利用科技創新紅色文化傳播模式
當前,世界正處于信息時代,文化傳播也逐漸變得信息化、數字化,因此,保定市紅色文化傳播也應順應時代潮流,創新傳播模式。首先,要讓紅色基地“年輕化”。應利用數字化紅色資源庫來解決紅色展覽中心宣傳模式過于相似等問題,借助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將紅色文化以更加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出來,使大眾在真實體驗中深化對紅色歷史的認識。其次,要利用新媒體的優勢為紅色文化傳播注入新動力。紅色文化宣傳中心可利用抖音、嗶哩嗶哩、小紅書等平臺,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推廣保定市紅色文化,為大眾提供精準、有深度的紅色歷史知識。各級各類黨委政府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學習強國等平臺提供紅色云課堂、紅色展覽等公共服務。再次,還可通過文藝作品、文創產品來重新詮釋紅色歷史故事,針對青年群體開發紅色動漫IP,利用社交互動提升青年群體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最后,要不斷學習和借鑒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通過實踐不斷總結具體經驗,以讓更多人了解保定市這片紅色熱土。
(三)提升保定市文化建設中的大眾參與度
群眾是紅色歷史的創造者,也是紅色文化的傳播主體。保定市要想提升文化建設中的大眾參與度,則要充分利用不同群體推動紅色文化的傳播。第一,要協調與聯合各類民間組織、企事業單位,將保定市歷史文化教育與大眾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提高大眾對保定市歷史的認識和對紅色文化的關注度、參與度,鼓勵民間組織開展紅色文化活動,真正使紅色文化貼近大眾的日常生活。第二,要通過社區組織街道宣講等活動,組織保定市老黨員、紅色宣傳中心講解員等到社區、街道開設紅色文化課堂,將紅色文化與本地民俗相結合,拉近紅色文化與大眾之間的距離。總之,提升保定市大眾在城市文化建設中的參與度,能夠使紅色文化更快地融入保定市文化建設。
(四)促進保定市紅色文化產業發展
在新時代,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就是文化產業,將城市特色文化融入文化消費、文化傳播的各環節,能夠不斷提升城市軟實力。紅色文化是當代社會的主流文化,其與文化產品的結合能夠為文化產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有利于城市紅色歷史文化的傳播和發展。首先,紅色文化產業以紅色旅游為主要產業。在紅色旅游方面,保定市應把分散的紅色資源整理成各具特色的紅色旅游線路,此外還要結合“線上+線下”旅游模式,為游客提供沉浸式、動態式的體驗,讓紅色旅游換一種“打開方式”。其次,紅色文創是發展紅色文化、打造城市品牌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連接紅色歷史與消費者的橋梁。因此,發展紅色文化產業,既可以促進城市軟實力的提升,又能使城市文化、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綜上所述,城市文化建設是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在新時代,保定市在文化建設中要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賡續紅色命脈,并從中汲取動力,提升綜合實力。同時,要想加快保定市品牌文化建設,實現文化強市的根本目標,則需在整合紅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提升大眾在文化建設中的參與度,以使文化和經濟實現良性互動,促進二者的深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群喜.開掘整合紅色文化資源,提升中國城市文化精神[J].城市發展研究,2012(5):144-147.
[2]李艷慶,張文霄.新時代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目標與路徑研究:基于習近平關于文化產業的重要論述[J].理論導刊,2021(6):32-36.
[3]單霽翔.城市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城市建設[J].城市規劃,2007(5):9-23.
[4]陳靜,欒文靜.雄安新區規劃與古城保定創新發展模式探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39-46.
[5]李鵬飛.城市特色文化建設問題研究[D].石家莊:河北經貿大學,2013.
[6]孟祥林.京津冀一體化背景下保定紅色文化發展研究[J].中國名城,2014(4):33-42.
作者簡介:
劉垚,中國計量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