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多次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這次疫情防控使我們更加深切地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
恩格斯早就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斷提高,但過度開發也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迫使野生動物遷徙,增加野生動物體內病原的擴散傳播。新世紀以來,從非典到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征、埃博拉病毒,再到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新發傳染病頻率明顯升高。只有更好平衡人與自然的關系,維護生態系統平衡,才能守護人類健康。要深化對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規律性認識,全面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這個旗幟必須高揚。
越來越多的人類活動不斷觸及自然生態的邊界和底線。要為自然守住安全邊界和底線,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格局。這里既包括有形的邊界,也包括無形的邊界。要完善國土空間規劃,落實好主體功能區戰略,明確生態紅線,加快形成自然保護地體系,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在空間上對經濟社會活動進行合理限定。
要增強全民族生態環保意識,鼓勵綠色生產和消費,推動形成健康文明生產生活方式。要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飲食文化和良好生活習慣,嚴厲打擊非法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
(本文是2020年4月10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選自《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