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芳
在思維的六個發展階段中,記憶、理解和應用是低級思維階段,分析、評價和創造是高級思維。優化問題設計能夠提升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讓學生養成多角度思考的習慣。
1.讀前巧設開放性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在讀前環節教師可圍繞文本話題創設開放性問題,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為進入閱讀打好基礎。教師應有意識地強調與文本有關的語言點,掃除后續閱讀的障礙,使閱讀成為內在的需要。
以廣東版《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8 Weekend Fun的Story 教學為例,故事描述的是Jenny和Gogo一起堆雪人的故事。文本中關鍵詞有snowman、make以及多個表示身體部位的詞,句型是“I want to make...”。當時剛好是冬天,筆者以談論天氣為切入點,轉入到堆雪人的話題,自然地提出下面一系列問題(1)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2)What do you want to do in winter?(3)Do you want to make a snowman?(4)Can you make a snowman?(5)How do you make a snowman?(6)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make for a snowman?
學生非常感興趣地踴躍回答“I want to make his head/eyes...”,情緒慢慢高漲,挖掘舊知和充分發揮想象力,除了說出文本中的關于身體部位單詞,還說出了其他的單詞,如“I? want? to? make? his hat/glasses/
backpack...”。有的同學還加上了創意的亮點。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鼓勵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聯想,運用所學詞語自主表達,與同學積極交流,從而讓話題變得真實和豐富。
2.讀中巧設分析性問題,發展學生的邏輯推理思維能力
教師根據文本內容,提出一個個分析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關注文本中的關鍵信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這為學生深入思考提供了機會,從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五年級下冊Unit 6 Good habits的Story部分,故事描述的是通過Ben和Tony之間的一段對話How often does he...(指Gogo)來了解Gogo的日常生活習慣。筆者并沒有一連串的問句“How often does Gogo...?”等直接性的問題,而是通過多種形式的問題,旁敲側擊,讓學生在文本的描述中找到答案并用自己的理解來回答。
學生在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中弄懂了文本的深層含義,明白了什么是好的習慣和什么是不好的習慣。最后一個開放性問題學生紛紛發表己見,互相分享更多的好習慣。教師通過問題設計引導學生挖掘文本的內涵信息,逐步進入高級思維階段。
3.讀后巧設評價性問題,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六年級上冊Unit 4 Keeping Clean Reading and Writing閱讀的話題是城市的建筑物、道路、商店在過去和現在的對比,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變化。在讀后環節,筆者用PPT呈現了“還有其他各方面的變化”,例如學校、穿著和食物等。然后讓學生評價。
T:Are the changes good or bad?What do you think?
S1:I think its good. We can go to many places nowadays.
S2:Yes,but there are too many cars. The air is not fresh like before.
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和對文本的理解表達觀點,甚至與文本發出不同的聲音,充分利用學生的推理和評價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
4.讀后設置創新性問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師可以提出創新性問題,引導學生在充分理解語篇的基礎上,不受已知故事的束縛,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如六年級上冊Unit 6 Planting Trees的Reading and Writig閱讀以記者在海南的沙灘上訪問的形式,描述了在中秋節的第二天沙灘留下許多垃圾,大家一起清理。其中一個句子是This morning,we saw a lot of trash on the beach,and we cleaned it up.筆者提出以下問題Theres a lot of trash on the beach. Is it good?Ss:No,its very dirty. T:Yes,they should cleaned it up. But what can we do before?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學生回答S1:They should prepare a bag for the garbage. S2:Make a sign on the beach:Dont throw the garbage,please.
教師盡量引導學生用合適的詞說完整。這樣的提問方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要關注學生整體的參與度,根據課堂情況和進度及時調整問題,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高效達成教學目標。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