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華
閱讀是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英語閱讀的重要價值日益凸顯,它不僅是學生獲取知識與信息的重要途徑,更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提升其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的關鍵。而小學英語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提升英語素養(yǎng)的起點,如何優(yōu)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效果,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儼然成為當前每個教師不得不思考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從英語語言性質來看,英語首先是一門語言,語言的最大價值在于應用,而非應試。一門語言映射著一種文化,一種語言代表了一種世界觀和思維方式,而掌握這門語言是首要前提。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英語課程不再單一地注重知識的掌握,而是要求學生在主動對知識的探索中去激發(fā)自身的潛力和創(chuàng)造力,更加重視學生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并在課堂教學、師生關系、教材等方面做出了深刻轉變。英語閱讀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學生英語素養(yǎng)過程中的基本載體。從目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來看,閱讀教學在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上做出了巨大的轉變,仍存在一些問題制約著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其中最為突出的是閱讀重心失衡、閱讀資源匱乏和閱讀方法缺失,尤其是閱讀資源匱乏和閱讀方法缺失。農村地區(qū)基礎設施落后,學生的閱讀面較窄,再加上英語閱讀所要求的詞匯和語法能力,讓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消耗殆盡。基于此,筆者將從“激發(fā)閱讀興趣、掌握閱讀方法”兩個方面入手,對此展開具體闡述。
二、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具體策略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
閱讀興趣是提升閱讀能力的首要條件,閱讀的過程是思維活躍,情感交流的過程,英語閱讀文本中蘊含著英語這門語言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念等多方面內容,唯有具備濃厚的興趣,才能深入領略其中的魅力。因此,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從興趣出發(fā),既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讓學生做到“親其師,重其道”;同時,也要從閱讀本身入手,豐富閱讀過程,提升學生的閱讀體驗。
例如,在上英語課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從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一方面,教師應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精心設計教案,讓興趣貫穿教學始終。另一方面,教師應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前提,在教學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并在教學中充分展現個人魅力,使學生建立對教師的信任,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二)掌握閱讀方法
閱讀方法的缺失是學生閱讀能力低的重要原因,沒有規(guī)矩,無法畫出準確的方和圓,同樣,沒有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閱讀能力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一方面,教師應通過適當的教法來指導學法,讓學生在教師的步步引導下提升對英語文本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教師還要根據具體的學生能力和文本類型引導學生嘗試不同的閱讀方法,以不斷增強學生語感,為英語素養(yǎng)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上英語課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在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上下功夫。一方面,教師應在教學中以教法引導學法,通過合作學習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共讀課文,交流自己的疑惑之處,合作學習文本所涉及的生詞、語法、句法等知識,并派出代表匯報本組的學習成果,以此來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活躍英語思維,為掌握方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教師應根據閱讀文本的不同,教給學生泛讀、精讀、細讀等閱讀方法,以讓學生在不同的方法指導下理清文本思路和主旨,對文章中所涉及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文化背景等方面有深入的認識。這樣一來,既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農村地區(qū)的小學教師重任在肩,使命如磐,全面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另外,在讀寫一體化策略被普遍運用的今天,英語閱讀是否應該結合寫作教學,做到讀寫結合,如何讓閱讀與寫作共同適應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等問題也是今后教師需要不斷思考并付諸實踐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武碧云.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分析[J].家長,2021(27):160-161.
[2]趙小蘭.探究小學英語課堂高年級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校園英語,2021(30):241-242.
注:本文系2021年度甘肅省“十四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一般課題“有效培養(yǎng)農村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能力的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1]GHB167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