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成林
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在學科教學中有很大的優勢,而且也能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進行整合,并使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得以提升。但是,對于該模式整體的應用效果來看,當前仍然存在一定問題需要處理,否則就會很難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現實需求。對此,本文主要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對現實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同時希望通過優化處理來使這項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能夠真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保障。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課堂教學應用的現狀調查分析
(一)應用特性分析
在媒體教學中,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結合了傳統的多媒體設備特點,將常規教學中所應用的黑板進行了替換,所以它具備新型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點。但是,在現實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不管是將交互式電子白板當作教學工具,還是當作一種教學資源,在應用的過程中都有其具體的體現。同時,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此種技術輔助下所開展的教學,其實更有利于師生之間的溝通,并且也能對教學內容的信息進行多樣化處理,更能通過全程信息記錄來分析教學當中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教學的特性決定了教師需要在教學時針對教學資源進行全面整合與設計。所以使用這種新型技術能夠實現對教師所應用的教學模式與方法的優化,這是傳統課堂所不能比擬的。
(二)教學應用分析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來實現對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并且通過交互模式和情境創設模式來匹配更多的教學方式,這時就能夠優化整體的教學效果。
首先,從教學資源的整合來看,在模式構建上,教師能夠實現以教學素材為基礎來整合數字化信息設備所提供的相關材料,即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能夠實現多方面教學信息的展示,并且能通過拓展來豐富教學內容。而且,該技術在現實應用的過程中能夠匹配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經驗、特點,還能通過信息錄入來實現大數據分析,進而有效規避傳統教學中教師由于無法針對每一名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和情況來進行處理從而導致教學上的偏頗。對于當前的一些新型技術來看,在交互式電子白板與之結合的過程中,能夠通過模塊添加來實現AI化處理,這時可以真正做到針對每一名學生的整體情況,通過系統打分來判斷學生的優勢和不足之處,這樣就能在強化教學中為教師直接提供更適合的教學方案。從教學模式來看,它能夠為教師提供一些現成的教學資源,還能在整合的過程中輔助教師教學中各項工作的開展。比如,在教學設計中,能夠結合教師所教的學科來供給相應的資料,這其中包括影片、圖片、音頻等形式的內容,這能夠有效彌補教材當中缺少的部分。同時,該技術支持教師設置單向渠道,并讓學生通過單一渠道來實現信息獲取,這樣就能有效規避學生上網找材料時可能會引發的一些不良問題。此外,從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來看,它具備操作性和示范性的作用。所以它在應用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匹配教學內容,并且能夠與教學目標形成高度的契合性,還能通過實時監督模塊來匹配教學資源,并針對學生的訴求給予幫助。但是,這也需要通過教師指導來進行使用,否則會導致學生的發展
受限。
其次,從交互模式來看,它能夠實現信息網絡和電子白板的有機結合,這就能夠打破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一些限制問題,并且也能保證通過一體化處理來實現對學習進度的掌控,進而有效規避不良問題的發生,并且讓教師照顧到每一名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通過個性化服務來幫助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有所成長。在該技術的支持下,能夠實現利用網絡匹配來進行全面整合,這時所構建的學習系統,就能夠以網絡服務為基礎來進行內容服務供給,以此通過同步傳輸以及差異化處理來匹配學生發展的需求,從而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發展,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自我實際情況來調整自己的學習進度。
最后,從情境創設模式的應用來看,其具備傳統多媒體教學所具備的畫面學習,能夠實現知識補充,而且也能夠實現對教學活動的優化,這時通過外部刺激就能夠使學生沉浸到電子白板所創設的情境當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并提出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索與使用,逐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發展,并且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構建知識網絡,這對學生的能力成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對于電子白板的應用而言,其實可以通過邏輯匹配來形成完整的邏輯思考運行模式,這時利用實景處理系統以及虛擬處理系統就能夠讓學生在實操的過程中進行思考與發展,還能通過教師的引導來實現優化處理,這對學生的學習有十分重要的幫助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該技術能通過模塊匹配來做出反饋,以此在信息交互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三)評價體系分析
從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來看,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在使用的過程中,它的效果也越來越好。但是,如何實現在該技術應用的過程中,通過模式匹配來使教學的效果更加突出,則必須以科學的評價來對其使用情況進行反饋,這樣才能夠真正使該模式對學生的發展起到輔助性的作用。
從評價工作的開展來看,當前并沒有現成的研究成果,而且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它主要也是針對教學設計是否合理來進行評價的,所以從當前的主要應用方式來看,它是以科學的評價體系為基礎表達教師在應用的過程中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目標,在現實活動開展中、在操作上和指導上是否能夠使教學活動更加流暢,同時是否能夠針對教學設計在優化上能夠保證內涵的一致性,從而確保教學目標落實的效果與預期一致。此外,從該評價工作的開展來看,其中也包括創新性和應用效果的反饋。基于此,從交互式電子白板課堂的構建來看,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勢必會有一定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會體現在師生關系、課堂教育模式以及課堂教學策略上。對此,如果在評價的過程中只是以單一模式來進行思考,那么從該模式的應用評價標準體系來看,勢必難以保證后續應用的效果。因此,從評價標準來看,應該以學習傾向、知識獲取以及能力發展為基礎來進行評估,這樣在應用的過程中就能夠真正結合教育目的、教育目標以及學生發展實際情況來進行討論與應用。
二、交互式電子白板課堂教學應用問題的分析
(一)由技術性操作轉向學習意義
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使各行各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均有了明顯的變化。因此,對于教育工作開展來說,未來的發展也會以科技化為主,所以這勢必就需要以多元互動、科技教育、情境打造等方式來實現有效連接。因此,在教育模式上,如果不能夠實現由技術性操作轉向學習意義的發展,勢必會導致由于技術性操作過于頻繁而使學生無法真正實現自我思考與發展,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感到疲憊。畢竟學生學習的意義其實是實現通過自我能力發展來獲取知識,并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
從而使學生在每一個階段內都能夠有所收獲與提升。但是,長期以技術性操作為基礎進行知識教育,也可能導致部分學生喪失一定的動力。
(二)教師的專業操作能力需提升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但是在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
教師如果過于依賴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教育模式,并讓學生主動到白板上進行活動,有時候會使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產生厭煩感,而且會導致一些學困生無法得到發展。因此,教師要通過專業能力的提升來實現技術匹配,并通過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來靈活使用此種教學模式,這樣才能通過突出教師引導者的角色來平衡課堂,并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有所發展。
(三)教學應用體系評價需要優化
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必須與應用學習效果進行結合,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在此模式下得以發展。因此,從當前所應用的教學體系來看,在評價工作中需要通過優化處理來實現整合,這樣才能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意愿,從而通過有序調整實現綜合匹配,并通過優化保證技術應用的效果,這樣才能使新型技術的融合真正保證課堂教學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當前在研究成果上主要是以課堂教學應用效果為主進行的探討,所以對于應用的理論化內容有很多方面值得深思。但是,對于學生是否能夠在此課堂上實現高效發展,仍有缺失和實例證實,所以這就需要在后續發展的過程中證實交互式電子白板課堂的構建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意愿,并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從而才能在評價體系上真正優化,才能使該模式在融入課堂時能夠取得好的成果。
注:本文系甘肅省“十四五”教育規劃重點課題“交互式電子白板與小學數學課程融合應用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GS[2021]GHBZ040)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