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芬
一、人工智能技術與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融合創新實踐應用價值
人工智能應用可以提高教學資源挖掘與整合能力。英語課程應根據教與學的需求,提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英語學習資源。人工智能以上述技術手段實現優質的在線學習、在線教學、在線測試、專項素材等資料歸集與整合,為師生提供高效的教(自)學輔助功能、豐富的線上資源;同時服務于課程教學創新設計。人工智能應用同時發揮人力資源整合效用。人工智能方興未艾,其教學實踐及應用優勢極大程度由教學主體-教師的專業素養所決定。教師通過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完善知識結構、優化教學手段和提高教學效率,豐富和發展教學信息化體系。在人工智能平臺優質的資源和高效的整合機制加持下,學生能進行全場景、多樣化、交互式的學習,實現自身英語核心素養和思維能力全面提升。
二、人工智能英語聽說教學平臺
下面以智慧化英語精準教學平臺——翼課網為例,分析一種典型的人工智能教學平臺應用。翼課網教學平臺,基于智慧化學與教的核心特點落地精準教學,圍繞教師、學生、家長三位一體的教學管理模式,研發全場景深度應用模塊如“學情分析”“智慧教學”“智能聽說訓練”“同步作業實踐”“趣味自學進階”“教師發展研修”“家?;ネò閷W”等,同時結合“翼課教師APP”和“翼課學生APP”兩項移動端應用,為人工智能“賦能”英語聽說精準教學提供融合應用的綜合平臺。翼課網智慧化英語聽說教學創新實踐體系應用成熟,且受眾廣泛。我們將以翼課網作為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人工智能平臺開展融合創新教學實踐研究,以期實現精準教學、分層教輔,有效提升教學質效。
三、人工智能與初中英語聽說教學深度融合創新實踐
(一)基于翼課網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融合創新實踐模式
利用翼課網人工智能平臺開展精準教學創新實踐,具體分為確立教學目標、實施教學策略和分析教學成果三個階段。課前,教師在平臺上基于教學內容和既有學情為學生布置課程聽說預習任務,隨后基于當前學情數據分析疑難知識點,歸集共性問題,確立針對性的教學目標;課中,教師依托豐富的教學資源制定教學策略,實施精準教學,指導學生習得、內化教學知識,并利用平臺即時檢驗學習效果,促進其能力提升;課后,教師分析教學成果,為學生布置分層教輔任務,使各層次的學生學有收獲。相較于傳統教學,人工智能實現了“以生為本”的精準教學。
(二)教學案例
以PEP七年級英語上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為例,圍繞教學目標“談論日期話題”開展聽說教學活動。
1.課前:學情分析。教師通過平臺布置預習任務,即學生以聽讀方式自學課程基本詞匯、重點句型等。通過平臺大數據學情分析結果,教師獲得學生起點水平如詞匯及其發音、句型語法等掌握情況,據此確立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學生平時亦可根據自身學情選學APP上相應難度的資料,如基礎詞匯練習或拓展配音等,實現既有能力。
2.課中:精準教學。首先,教師利用平臺共享資源,讓學生觀看一段“序數詞的拼寫規律”主題視頻,介紹其應用,自然導入本課時學習目標;學生通過體驗與探究,逐漸發現語言規律,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發展創新思維。然后,教師通過演示教學、在線練習和講解等步驟,解決學生預習時的疑難知識點,為學生查漏補缺。再次,教師將教學目標和中考考綱作為基準,以習得策略為抓手,指導學生在聽力訓練中預測信息、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甄別信息,使其聽力技巧和能力逐步實現突破。本環節,教師已完成對學生教學知識輸入。最后,學生即可進入口語展示階段。
3.課后:分層鞏固。平臺智能化在線、移動應用模式,實現全面的教、學、管理數據歸集。其強大的數據挖掘與分析能力(“學情分析”等模塊),使教師可準確、及時掌握教學成果,從而開展課后分層任務布置;多維度的資源管理模式,亦有利于學生開展個性化學習。可通過課后聽說訓練選(組)卷實現分層教學機制,其主要具有四個分層維度:一是針對學生疑難知識點精準選(組)卷;二是針對教學過程目標選取鞏固性或目標達成度專項練習;三是針對《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有計劃、分層次的聽說能力實踐要求選(組)卷;四是針對教與學的目標或學情,為提升學生考測水平而進行難易層級搭配的選(組)卷。
責任編輯 邱 麗